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住房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勝利之夢(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1期  作者:尹雪曼  出版时间:1986-11-30
    关键字: 益世报 往事回忆 住房

    張家夫婦離開上海益世報後,我們一家在亞爾培路這間教室裏又住了一陣子,方再搬遷到上海公共租界靜安寺路的張家花園一幢石庫門房子裏。張家花園好像是靜安寺路一處有名的社區,房屋的建築與社區環境,都相當的好。只是在這兒住了不上一年,我們三度搬家,再遷往南市高昌廟。這時,已是民國三十七年的春天。報社同仁同住一處原來益世報的總編輯胡漢君先生,是范先生向上海新聞報程滄波社長情商借調的。借調了半年,胡先生便囘新聞報去了;總編輯一職,范先生請來陳德徵先生繼任。陳德徵先生是位...

  • 文章家庭預算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6期  作者:瑞芝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家庭预算 食品 衣服 住房 娱乐

    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否與經濟預算有相當密切之關係。在同樣的,或者差不多相同的經濟環境之下,爲什麼有些家庭主婦終日爲了生活而發愁與苦惱,有些家庭主婦却又十分愉快地過着生活呢?很明顯的,前者必定有週密的經濟預算;後者一定是抱着用完了再說的那種莫名其妙的心理,兩者相差天淵之別。如果一個家庭對於自己的生活沒有作一個適當的計劃,則將來的一切,問題重重,爲了創造一個安定而幸福的家,我們該如何去計劃才恰當呢?生活中不外乎包括食、衣、住、行、娛樂,及一般人情來往等等,我們對...

  • 文章返鄕傷感多

    来源期刊:《浦東》 63、64  作者:陸生麟 出版时间:1991-04-15
    关键字: 返乡探亲 道路交通 汽车 脚踏车 住房环境

    唐朝詩人賀知章有囘鄕偶書詩曰:「少小離家老大囘,鄕音無改鬢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去年我返金山故鄕探親,却應將此詩第三句改爲:「胞姊相逢不相識」,乃是當時情景的寫實。飛機降落於上海虹口機場,經過一番繁複入境手續,推擠在人群中好不容易奔出機場出口處,內子一眼瞧見看板上我的名字,只見胞姊與從未謀面的外甥佇立在那裏,於是我們一陣悲喜交集中淚水替代了言語。外甥駕駛公家轎車,駛上一條寬敞水泥馬路,據說這條費時五年的新築馬路自上海直達杭州,沿路兩旁鄕...

  • 文章返鄕見聞

    来源期刊:《浦東》 第54期  作者:安湛 出版时间:1988-10-15
    关键字: 虹桥机场 交通运输 住房 台湾同胞 警察 清明节

    中國民航的班機,四月十九日深夜,降落在上海的虹橋機場,天上的繁星和疏落的街燈,有氣無力的在寂靜的黑夜裏,走下飛機,我又踏上了遠隔四十年的故土。上海的空氣是沉悶的,黃浦江的水是渾濁的,擧目四顧,看不到一點現代社會的輪廓,上海好像沉睡了四十年,目前喧嚷的人潮,破舊的建築,馬路上擁塞的脚踏車,代表了這個大都市的全貌。十天一晃就過去了,見到的只是表皮,聽到的沒有時間去引證,謹將膚淺點點滴滴,摘錄爲「返鄕見聞」。一、滬甬捷徑這是値得一提的事。上海成爲國際大都市之後...

  • 文章走過從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王仲鳴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流亡台湾 人口组成 人员安置 住房 教育 生计

    我們這一代流亡在台灣的人,於今都垂垂老矣,而一生奔波勞碌,所受的苦難與折磨,有可悲可嘆、可歌可泣之事蹟,更有前人所未有後人所無的痛苦經歷,不能不爲之記,以勵來茲。來台灣的人,大部份都是家境富裕,受到父祖寵愛,茶來伸手、飯來張口,要啥有啥,都有過快樂幸福的童年,不知愁滋味的少年,溫暖的數代同堂的大家庭,有至親好友及廣大鄕鄰的相互輔持,不論讀私塾或上洋學堂,都受到父祖的重視,可惜好景不常,七七事變發生了,經過八年抗戰;最後雖然勝利了,可是緊接而來的是鬧八路,...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