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伯乐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慧眼識人才的現代伯樂記成惕軒敎授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2期  作者:思兼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成惕轩 伯乐 人才

    咸熊、简宗悟、陈弘治、张梦机、张仁靑等,类多俊杰之士,桃李满门,一时称盛。先生平时谨言愼行,中规中矩,大小事务,莫不认眞尽责。厚爱学生,甚于子弟,对学问、为人、处世之道,随时指点。尤乐于提携后进荐拔人才,不遗余力。唐杨敬之赠项斯诗云:「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先生诚可谓今日之杨敬之。韩愈「杂说」有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成先生的许多朋友和学生,都共同推崇

  • 文章少年行(五古)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期  作者:官翰玫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慷慨傲气 纵览古今 胸中丘壑 驰骋凡尘 渴望伯乐

    少年不识愁,登楼临风眺,慨然把酒飮,志高且气傲。俯仰天地间,综览古今事,胸中有丘壑,怀才空自视。驰骋凡尘中,昂首自睥睨,若无伯乐在,焉能识良骥。

  • 文章春秋鹽道虞坂坡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貟創生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春秋古盐道 虞坂坡 历史传说 伯乐与千里马 唇亡齿寒

    ,又因形状如槽,故亦名青石槽。昔日的虞坂坡,从今盐湖区磨河村起始,翻以中条山全程至其南端,即当时虞国(今平陆县)的都城(今张店鎭古城村)处。由此可通过茅津渡过黄河,直达豫、陕等地。春秋时,「虞坂坡」是由南出晋运驮食盐经中条出境的唯一通道。这条盐道特殊历史地位的见证,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的丰富的吟咏赋文和诗篇。影响最为深远,且已载入中国史册的,当数发生在虞坂坡上的「伯乐识途千里马」和「晋假道于虞伐虢」的两则成语故事。伯乐与千里马伯乐,名孙阳,春秋时秦国人。他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