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风俗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8-06-06
    关键字: 民歌 传统风俗 乡土回忆

    一爬山豆,爬山娘,爬去爬來去望娘。半夜聽得河水流,我娘一去不囘頭。二艷山紅,朶朶開,爹爹接倜老奶奶,脚又大,嘴又歪,梳個毛纂往前栽。三么妹乖,嫁秀才,轎轎去,馬馬來。白綢衫,緞子鞋,莫得么妹那裡來。四三月裡,桃花紅,桃子開花李子紅,李子樹上掛燈籠,風吹燈籠團團旋,火燒燈籠滿天紅。五瀋老鼠,夜夜來,鍋裡熟的角角米,灶裡燒的把把柴,又鄺骰子又打牌。六大老爺,上任來,要請客,要請梂子客,張秀才,王秀才。吃不奶胎濶七麻雀麻雀打筋斗,一打打在孃孃後門口。我問孃孃那...

  • 文章富陽人對於偶像之崇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78-09-06
    关键字: 富阳人 偶像崇拜 传统风俗

    富陽人對于偶像之崇拜,從下面所記的事實看來(雖所記只限於城內外及西北兩鄕)可以窺見一斑。㈠天久旱不雨,就把菩薩(大抵是有名望的,並可以抬出門來的)抬了來,給晒在太陽光下,對他點燭焚香許願;如雨下就送他囘去,敲着鑼,打着鼓,同時還願。㈡田禾遭瘟災,就把城內的元帥菩薩抬到田坂裏去抬一轉,驅逐瘟虫,蓋因元帥乃司瘟之神也。㈢從正月十三日起,各地方迎出龍燈,竹馬,獅子,必先到宋殿(距城約廿里左右)等地去進香求蠶花。㈣熱閙的菩薩的誕日:⒈三月初三日舒姑坪(距城約八九...

  • 文章月是故鄉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0期  作者:李玉桂 出版时间:1978-10-06
    关键字: 中秋佳节 乡土情怀 传统风俗

    秋高氣爽,橘綠柚黃,又是桂子飄香的中秋了。所謂佳節倍思親,本是人之常情。於是有「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鄕心五處同」。果眞人人都執着這份「月是故鄕明」的深厚情感,那麼有此觀念,才能產生深愛家庭的心理,由愛家才能愛護鄕土,再進而熱愛國家民族,是正確的思想途徑。可不是誰家沒有負過養育劬勞的慈祥父母,和親愛的兄弟姊妹,天眞活潑的子女,及聽白髮奶奶講月亮的故事。誰的故鄕—那生長的地方,一草一木一水一土,不曾留有撫摸的痕跡,能不倍感芳香親切嗎?幼時的伴侶更曾是歡樂的源...

  • 文章民間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8-10-06
    关键字: 民间故事 传统风俗 乡土回忆

    東坡生平,幾次受過王荆公的愚弄,一日荆公對東坡說道:『巫山三峽的水,有上峽,中峽,下峽不同,我要你去取中峽水一瓶,趕取囘來復命』,當時荆公當朝,聲氣赫奕,東坡怕他威嚴,不敢不行,由四川買舟順流直下,舟抵某處,遠見兩岸峭壁嶙峋,懸崖萬仞,而水流湍急,一瀉千里,詢之舟人,卽巫山三峽之上峽也,東坡此時,身在舟中,觸景興懷,忽憶及唐人詩高聲吟曰: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按此詩卽李白早發白帝城)剛吟罷這四句詩,問舟人道『到...

  • 文章浙江民謠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1期  出版时间:1978-11-06
    关键字: 浙江民谣 传统风俗 乡土回忆

    男唱枚姐洗衣抑洗褲?高頭起來問條路:那條路去雙嶺仔?那條路着水浸湖?女唱我是洗衣無洗褲,無姓無名問乜路?上條路去雙嶺仔,下條路着水浸湖。未婚夫唱碗飯留我作日午,未交我食到地候,米煑成飯眞惡放,菜煑成湯實惡留。未婚妻唱碗飯是你作日午,將交你時未到候,將食問過爹娘肯,爹娘情願我不留。未婚夫唱站足咪軟立足酸,擰足起行狗又吠,門神公叹門閂鬼,代我通傳人開門。未婚妻唱我送你出五門外,你去學堂口勿沙!我是桃花未開蕊,你來求情無奈何。未婚夫再唱囘到學堂燈光光,中擧不如...

  • 文章恭喜發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本刊編者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恭喜发财 新年贺词 传统风俗

    連年有餘春節—舊曆新年,在每一個中國人心目中,這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是眞正的過年。因爲它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雖然老的事物在我們這一代中已經逐漸消失,可是舊曆新年却仍然強烈的存在於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民國初年,政府曾全力推行陽曆,因此對於舊曆新年,就施行強烈的禁止,規定舊曆年要照常辦公,不許張燈結綵和放鞭炮,然而老百姓自己仍過自己的舊曆年,移風易俗在這方面似乎是特別的困難。現在把舊曆年改稱春節,對中國人來說,不管你叫這一天爲什麽節日,在他們心目中都是過年。因此有...

  • 文章新年聯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传统风俗 民间传说 思想文化

    韶華荏苒,農曆新年轉眼已來臨。我國風俗:必書對聯(或稱揮春),貼於神廟、祖祠、住宅、書齋等處。據說:聯始於蜀主孟昶題桃符:「新年納餘慶;佳節肇長春」。及後明太祖大加倡導,遂成風氣,至今延習不絕。是否事實,無遑深究。對聯雖屬小技,然於文學上亦有價値在焉;況可增加新年歡樂之氣氛,未嘗非盛事也。今擇有趣者數則,而爲茶餘酒邊談資,以開笑口,不亦樂乎?據說:有朱、項二姓各居一寨(鄕),相距甚近,而寨門相對。每年書聯必請能手,以求勝於彼寨。一年朱姓書聯云:「兩朝天子...

  • 文章歲暮談民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畢新華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岁末民俗 传统风俗 守岁 春联

    我國昔日農業社會農曆年的民俗,筆者曾親身所經歷,茲値歲暮,爰略述幾點,以饗讀者。(一)通書:以往在家中過年,不分貧富職業,家家均在歲尾前買一本通書,鄕村人又叫「天書」。諺云:「活到老,一部天書讀不了」。意思是說天書包羅萬象,學之不盡。通書上詳記農陽曆星期外,內容包括春牛圖、立命、神占、心理、擇日、開張、結婚、算命、金錢卦、應用柬帖、朱子格言等等;應有盡有,眞像一本百科全書,尤其歲時節令,稼穡人視爲主要依據。近日我在台北街頭買了一本,不過內容比數十年前已遜...

  • 文章鄉村年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雲谷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乡村年景 传统风俗 乡土回忆

    在城市裡人們所說的「春節」,在鄕下仍然叫做「過年」。囘想小時候鄕下過年,覺得歡樂的氣氛要比城市濃郁得多。鄕下從十二月開始,人人便爲過年忙碌。而孩子們有更多的空閒,首先領受到過年的快樂。莊稼收割後的田地,坦坦蕩蕩,做遊戯、打野仗、笑聲、喊叫,此起彼落。玩得太疲倦,便向稻草堆上一躺,仰著面晒太陽,講故事。鄰近種薯,荸薺的田地,有人在挖番薯,荸薺的時候,跟在後面可以檢到剩下或破碎的,放把野火煨來吃。有人在清塘捕魚,走過去帮忙拉網,有權利去捉那些漏網的小魚,和埋...

  • 文章靑田兒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7期  出版时间:1978-07-06
    关键字: 青田儿歌 传统风俗 乡土回忆

    先生敎厓讀文章,厓敎先生打屎缸;先生晤會打,打到先生哀哀娘娘。先生敎厓「人之初」厓敎先生打野猪,野猪走過凹,捉到先生大栽敲。上廟神來下廟神;唔知那廟神過靈?保祐哥哥戀到妹,滿堂神像換過金。老妹生來計菜形,朝朝夜夜愛人淋,朝朝夜夜愛人摘。一時晤摘就上必。老妹唔使笑河河,笑呀亞哥無老婆。老妹管大無子見,總係同哥差唔多。老妹生來好笑容,頸板又白面又紅,乳古如同苗竹笋,眼界如同皺羅風。老妹生來仔鴨形,麼油麼鹽腥卿卿,哥哥生來仔鬼樣,兩人恰緊味道淸。老妹生來黃豆形...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