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仕途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謝霊運與永嘉(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2期  作者:李森南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谢灵运 离职永嘉 始宁别墅 仕途走向

    四、謝靈運離開永嘉後之去向靈運於宋少帝景平元年(四二二)秋天離開永嘉城,永嘉吏民群集於北亭,恭送這位離職的詩人太守。據永嘉縣志載:「北亭在州東北五里,枕永嘉江。」也就是東門外甌江之畔。其亭今日已無遺跡可尋。他作了一首「與永嘉吏民别」詩:刀筆愧張杜,棄繻慚終軍;讀史寄子長,愛賦託子雲。昔值休明初,以此預人群;常呼城旁道,更歌憂逸民。猶抱見素樸,兼勉擁耒勤;定自懲伐檀,亦已驗惟塵。晚未牽餘榮,憩泊甌海濱;時易速還周,德乏難濟振。眷言徒矜傷,靡術謝經綸;矧乃臥...

  • 文章先嚴定一府君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張貞生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怀念往事 仕途履历 人物生平

    先嚴諱靖,(初名克靖,嗣因獻身革命,遭軍閥之忌,乃省去克字。)字定一,世居河南省淅川縣北花園張宅。幼讀經史,志節高昂,遊學汴梁,汲汲然日以卽物窮理爲急務。溯自開封公立第一商校曁工業專科學校畢業後,卽承家伯父之之輔導,在創設阜康工廠附設織染學校,時以軍閥橫暴,國事蜩螗,乃憤然捨去,以中國國民黨黨員,先後奉命充任建國豫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南京市黨部事務科主任,江蘇省黨部事務科主任,河南省黨部調査科主任,開封市黨常務委員。在南京市黨部任內,督建房屋二百餘間,包...

  • 文章高風傲骨的鄉賢陶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易烈相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江西先贤 陶渊明 人物史略 仕途 历史轶闻

    雩都 易烈相陶潛,晉代潯陽柴桑人氏(今江西省彭澤縣);字淵明,又名元亮,世人多尊稱謂陶靖節,及田園詩人之美譽。志趣高潔,不慕虛榮;其創作之詩文,沖穆澹雅,超逸高古。始就江州祭酒之職,後任彭澤縣令,在職僅八十餘日,同年歲暮,郡派督郵至縣視察,衙吏吿其規例,應朿帶迎之。潛曰:吾豈能爲五斗米,向鄕里小兒折腰嗎?遂憤然辭職,賦「歸去來辭」以見志,躬自耕作,安貧樂道,以詩酒爲娛,徜徉自適。義熙末年,徵彼任「著作郎」不就,著有陶淵明集,元嘉初卒。淵明先賢之曾祖父,是...

  • 文章東坡與西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7期  作者:仲立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赴任杭州 东坡诗作 治理西湖 仕途坎坷

    公曆一〇七一年(宋神宗熙寧辛亥)蘇東坡(三十五歲)因反對王安石推行新法,自請外調爲杭州通判(卽今日的市長)這次請調,雖出於自動請求,事實上是逼於形勢,是帶了沉痛的心情去赴任。這年的十一月到了杭州。杭州的風景是迷人的,爲了排遣愁悶,蘇東坡常去湖上遊覧,在湖光山色的撫慰下,他的詩興勃發,他的許多詩,都是在杭州吟成的。在西湖,有一次與詩友飮酒尋樂,忽然間下起雨來,他一時詩興大發,寫成了一首七絕:「水光瀲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

  • 文章神童丘元遂的故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丘玉輝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丘元遂 历史故事 科举考试 仕途为官

    丘元遂(一七一二至一七五五年),字體乾,號健菴,大埔縣百侯鎭侯南村人。自幼聰穎異常,出身於書香門第,年甫四歲,就已讀完《三字經》、《千字文》、《幼學瓊林》、《千家詩》等啓蒙課本,多才善對,人稱神童。六歲時,他隨父就讀於鄰鄕。某日傍晚,有一位老嫗來訪其父,適父外出,問何事?嫗曰:「昨晚我女兒在家分娩,得一男孩,母子二人均平安。要請你父代寫一信給我外地之女婿,速寄款回來。」次日鄕嫗再來,其父在家,嫗重上述,父曰:「可」,正欲執筆,見桌上元遂已寫好一首打油詩,...

  • 文章田園詩人陶淵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陳書平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陶渊明 人物传略 仕途 归田生活 田园文学

    陶淵明(三六五—四二七),—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於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陶侃曾被封爲晉朝的長沙郡公,祖父和父親也做過太守一類小官。因父親早亡,家道中落,陶淵明從小就過著較貧困的生活。他在《自祭文》中這樣寫道:「自余爲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綌冬陳。」雖然如此,他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尤其喜愛儒家的《六經》。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響,使他立志做一番「大濟於蒼生」的事業。陶淵明二十九歲首次出仕,爲江州祭酒。但是,殘酷...

  • 文章愛國詩人屈原軼事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1期  作者:唐超羣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屈原 人物轶事 仕途 升官 流放 离骚

    封赐诸侯卿大夫之封地。从十八传至三十二传,为楚怀王熊槐继位。所以怀王元年,即周显王三十七年,公元三三二年,屈原十二岁之时。那时屈伯庸早已亡故,而屈家祇有屈原母子姊三人(姊名女嬃),家道中落,人丁单薄,由此可见一斑。小时了了,长大非凡的屈原,史记屈原列传品评他说:「屈原者,楚王室中同族同姓之王族也。博学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由此观之,少年时期之屈原,肯定是品学兼优的青少年。二 仕途学而优则仕,为读书人必经之途。家学渊源的屈原,天资聪颖,好学不倦

  • 文章翟君韶武家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張儐生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人物生平 求学往事 参加抗战 仕途经历

    君諱承烈,字韶武,先世族貫不能詳。淸初有諱春發者自河南遷來修武南封邨,是爲君之八世祖。七世祖諱三傑,業商邑城,遂定居焉。曾祖諱英,子二:長諱允中,三子,光緖二年,俱遷新鄕。次諱允明,君之祖考也,經營錢莊,迺以僞票糾葛,折閱傾其家。考諱鎭西,字湧金,食貧失學。塾師愛其聰慧,慨令附讀,不取束脩。丁丑,豫魯大祲。從兄鎭東薦入新鄕縣幫辦書寫。自是習文牘,佐縣幕,歷遊商水、羅山、光山、襄城、項城五縣。配薛太夫人,修武廩生薛冠軍先生之女,遂依外家居延陵,與吾家衡宇相...

  • 文章楊萬里的氣節與文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7期  作者:曾采堂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杨万里 人物事略 仕途 《杨氏家训》 家风

    尤袤并称「南宋四家」,是江西诗派的第三代代表之物。他作诗两万多首,现留下的四千多首,是历史上多产诗人之一。他的诗语言泽厚含蓄,意境清新隽永,而富有哲理,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初入仕途,力主收复失地,大声疾呼,当挥戈北上,洗刷国耻。「吾起乱降日,吾将强壮手。中原仍梦里,南纪且愁边。」对权臣误国,表示极大的愤慨,如《初入淮河》:「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后来仕途坎坷,国事日非,他不时流露出忧国忧民

  • 文章張書紳倜儻不覊

    来源期刊:《同安》 第28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89-08-01
    关键字: 张书绅简介 无意仕途 才华横溢 文章晦涩 晚年旷达

    维英之嘉许。于是某童每遇出对,辄挽书绅为之代对。后为维英发觉,认为可造之材,告知书绅父母,准其入学,豁免束修,并按月给予周济,遂为维英及门弟子。书绅聪颖过人,复经维英加意培植,不数年,学力猛进,有靑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称,咸丰九年,维英中式擧人,授闽县敎谕,即挈书绅莅任,课士育才,多得其助,有声于时。同治三年,书绅捷鄕试,以训导候选。惟书绅不惯仕途,以亲老归养,在大龙峒所居,辟筑池馆,环植花竹,啸傲其中。额曰:「遂陶」,并制有楹联云:「竹露含烟春试画,松雪和墨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