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生哲理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諺語續輯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6期  作者:文心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谚语 人生哲理

    好事傳屋裏,壞事傳千里。近硃者赤,近墨者黑。如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勿論人之短,勿說己之長。第一富,吃飯趕工兩頭烏。第一窮,朝朝睡到日頭紅。十月中,梳頭燒飯當一工。先到之人得安穩,後到之人半路送。處暑前三日豆,處暑後三日頭,過時勿種豆。山歌 碎唐癩痢癩,偸鷄殺,鑊裡湁,用箸挾,挾到廟裡敬菩薩,銅菩薩,銀菩薩,保佑癩痢生頭髮。

  • 文章曇花一現的聯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海天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昙花 人生哲理 散文

    曇花是一種多年生草,屬仙人掌科,又名月下美人,瓊花。莖變態成葉狀,稱葉狀莖,花爲白色,下方有紫紅色的鱗片狀花被,托住花瓣,花型比拳頭略大,只在晩間開放,不但花形美麗,且有香味,也有食用價値,惜花期最短,盛開後即謝,海島常見,咱家沒有,應屬亞熱帶植物,扦插均可,存活率極高。「曇花一現」,比喻不常見的事物,偶發生而不久即消失,語見華經:「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如優曇缽花,時現耳。」記得第一次觀賞曇花,是在台北縣小基隆(三芝鄉)一家茶商家裡,時年十七歲,尙是學...

  • 文章三個和尚沒水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老康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小品文 人生哲理

    常言道:「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人類的依賴性實在可悲!可是,人總是人;在西洋更有「四個和尚」的故事,且看下面這則趣聞。話說有四個人,他們的名字是:人人、某人、任何人、沒人。這故事的標題是:「那不是我的事」。原文如下:~That's not my job~This is a story about four people named every body,somebody,anybody and nobody.There was an importannt job.to be done and everybody was sure that somebody would do it.Any-body could have done...

  • 文章歲寒吟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詹同章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诗歌 人生哲理 戒烟

    自嘲 十二月廿四日與張爾璋兄通話後老詹天真老不休,汲汲營營何所求?只緣公私情未了,朝乾夕惕度春秋!大樹頌 元月二十日繁花搖落葉長青,根莖茁壯愈崢嶸;風霜炎涼渾無數,頂天立地自堅貞!戒煙五十一週年 二月一日五一年前在金門,破斧沈舟戒煙癮;深知命運非天定,成功總在有決心!午休起 二月四日道高一尺魔一丈,魔高十丈道在上;多行不義必自斃,福國利民總流芳!

  • 文章容忍為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1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人生哲理 外圆内方 鲁迅

    人生就像大海,處處有風浪,時時有阻力,我們是與所有的阻力較量,拚個你死我活,還是積極地排除萬難,去爭取最後的勝利呢?有些人面對這個人生疑問時,選擇了消極地逃避而不是積極的面對。當然,在今天的社會條件下,我們面臨更多的是內心矛盾,但有時也同樣要來點:「外圓內方」,這不是老於世故的表現,實際上,圓是爲了減少阻力;方是立世之本,是實質。也許某些人是自戀的,但是這樣的小家之氣,如此自私,這般的狂妄,出奇愚昧,讓人無法忍受的獨斷專行等等,可是朋友,可能你是一個很高...

  • 文章街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7期  作者:丁文智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街景 童年 人生哲理

    說我們這條小街的都市景觀單調,並不盡然。說它良莠紛陳,倒有幾分恰於其份。如以我們周邊街景,測度人間滾滾紅塵,也許不够深,但卻壯闊有餘。因爲,不論人們的擧止、格調、以及走的何種風尙,都是一目瞭然得不容你絲毫瞎掰與質疑。當然,在我們這條小街上,鄰里們相處的還眞是有板有眼的那樣好(在工業社會裏,人與人之間,能不摩擦,是非少,就算上上之好)。縱有微詞,或不搭調,那也是出於一種無奈的、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獨大」心態。·就以隔壁頂樓那小小夫妻來說,他們夜以繼日的爲人...

  • 文章遠見與淺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若佛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见识 人生哲理 平等

    世人最重視的為「身家性命」及「子孫後代」,因而一切作為首重養身,次為養家,並傳之後代子孫,使其不為貧窮所困。絕大多數的人,都跳不出這個範圍。老子說:「反者,道之動」。一般人所想的,與「道」(自然法則)正好相反,若按照俗人的想法去做,結果必是害了自己。先以養身來說,人人都希望錦衣玉食,山珍海味,魚與熊掌兼而嚐之,甚至來個滿漢全席享受一番。據說台北有家飯店,有十二萬一桌的菜肴,再加上XO之類的名酒,一席吃下來約十五、六萬之譜,是打工者一年的工錢,可以說到了窮奢...

  • 文章忠與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8期  作者:天民 出版时间:1980-08-25
    关键字: 忠臣 人生哲理

    「忠」字的意義,在我國傳統上本來有一定的解釋,但後來不知什麽人開始假借了這個字,把它併進臣字,合爲一辭。就「忠臣」這個辭而言,它的意義仍然十分淺白,因爲它與忠字原本的意思出入不大,「盡已之謂忠」,所謂盡已,就是凡事要反省,自己已經對這件事盡了全力沒有?同時這個反省,還要加上一個條件,卽是反省的時候,必須是絕對客觀的,不容有一毫主觀私意作崇其間,在作這個反省的過程裏,是否完全依據客觀而沒有主觀私意存在,亦正是「忠」的工夫體驗,所以當曾子應付同學們關於老師講...

  • 文章論忠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政大畢業 杜心玲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忠恕之道 儒家思想 人生哲理

    一個國家社會的強盛與否,可以從其組成分子,各個國民日常的操守和行爲中看得出來。一個罔顧忠信、重利輕義的人,其所做所爲必皆缺乏廉恥,以一己之利益爲先而置國家社會於後。這種人是國家民族的敗類,社會上的害群之馬。要使國家能夠強盛,社會能夠安康,就必須把這些敗壞法紀、唯利是圖的害群之馬消除殆盡。靑年守則第一條說:「忠勇爲愛國之本」。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都是在強調忠恕的重要性。所謂忠,就是盡己之心,恕就是寬恕愛人。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仁愛,而以忠恕爲其做...

  • 文章細品《萬空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沈夏淦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万空歌》 劝世歌 诗歌品读 人生哲理

    我国南北朝萧齐、梁武帝时代,有一位高僧—志公禅师,有首《万空歌》,原文如下: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谁推动;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其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初读时,似给人们一种消极悲观之感,细细地品味后,却能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颇具劝世之意。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不可能样样顺利,要做到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注意使自己的期望符合客观实际。做人、做适切勿存在「贪心」,《万空歌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