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尽其才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宋朝大儒邵康節漁樵問對培養挑重擔的能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宋瑞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渔樵问对 人尽其才 忍耐力

    宋朝大儒邵康節,寫過一卷「漁樵問對」,其中有一段的內容是這樣的:——樵夫對漁夫說:「我往常挑柴薪,可以負荷一百斤的重量,但再加十斤上去,身體便承擔不起而受傷,請問何故?」漁夫囘答說:「我沒有挑過柴薪,不過以我打漁的經驗來看,也有同感。我曾經鈞到一條大魚,跟我交鬥,我想放棄,又捨不得。想獲得牠,又不能立勝,結果折騰了一天,才弄到手,可是幾乎要溺水沒頂了,豈止是受傷而已。打漁和砍柴雖是兩囘事,可是我們因爲貪心而罹患的情形則是一樣的,一百斤的重量,是在力所能逮...

  • 文章知人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趙其文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任贤才 如何知人 人尽其才 智慧人生 知人善用 人心难测 巧言令色者不可靠 考核人才的原则与要领

    知人的意義知人者,乃對人的品德、學識、才能等,正確的了解。能夠知人,在用人時才可用其所長,捨其所短,即所謂「善任」,所以知人爲用人的基礎。孔子說:「人存政舉,人亡政息」,可見政治的隆污,國家的興衰,與「用人」有密切的關係。而用人是否恰當(善任),取決於對其是否有正確的認識(知人)。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將人才分爲四類:「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用人之時,以聖人與君子最佳,如不可得,則寧可用愚人而不用小人。因爲...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