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口共返回4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西客(天增和小喬)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劉德麟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西客 人口迁移 歌谣

    于我村者不下数十人,这有两个因素,第一资给较低,第二体壮性朴,能吃苦耐劳,忠心耿耿,很受雇主欢迎,但在他们的意识中总抹不掉那一缕——天灾人祸,毁家离鄕的隐忧,天增和小乔并非眞的是西客,而是道地的土产货家鄕人,叫他俩绰号——西客——的原因,是因为二人憨直可爱,只受别人欺负愚弄,而毫不反抗的眞朴敦厚天性。歌曰生在博兴县,住在康家庄,黄河开了口,冲了五谷粮,家里没的吃,寿光来逃慌,来的人太多,吃住着了忙,多中多人口,父母少主张,万般无几奈,下了恨心肠,自愿做养子

  • 文章什邡經濟槪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什邡 土地 人口 农业 财政

    公厘,最少为九公厘。历年霜降最早月份为立冬前后,最晚为小雪。历年降雪最多月份为一月,最早月份为小寒,最晚为大寒。春季多为东北风,夏季为南风,秋季为西北风,冬季为北风。二、人口什邡全县人口,据民国三十三年统计,有五〇、二〇二户,男一二四、九八一人,女一〇〇、四八一人。其职业分配,农业人口约占百分之九十,有四三、六五一户,约二〇一、八六四人,其他工商业人口仅占百分之十,约二三、五八九人;内工业八、三五二人,商业一一、二九四人,其他二、八九七人。在农业人口

  • 文章摇旗吶喊集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張九如 王德箴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摇旗吶喊集》 世界人口 青年救国团 人口论 能源

    編者按:名作家立法委員王德箴女士爲紀念夫婿張九如所寫的「一封書」,在中外雜誌二六七期刋出後,讀者對張九如委員的著作,極爲重視,本誌遵照讀者的懇託,特商請王德箴女士精選夫婿張委員的遺著,詳加訂正爲「搖旗吶喊集」,交由本誌分兩期隆重刋出,以饗讀者。

  • 文章唐代長安百萬人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莊申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唐代 长安城 人口 历史资料

    台湾人口已经突破两千万,其中有两百七十万集中在台北市。你可知远在唐朝时,首都长安就有一百万人聚集?当时人口结构之杂,犹胜今日之台北!在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唐僧玄奘是这部神怪小说的中心人物。其实玄奘并不需要吴承恩为他宣传。就在唐代初年,他往返中印而取经回国的事蹟,恐怕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西元六四五)正月下旬,玄奘回到当时的国都长安。据「续高僧传」里的记载,当玄奘还没进入长安,只到达长安西郊的时候,为欢迎他的归来闻风而至的人,己有数

  • 文章續氏源流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續八寶 苗文源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续氏 姓氏考证 人口迁移 数据统计

    襄汾、浮山、晋城等县市续姓多达六八〇〇余人,而晋中孝义、介休、灵石等县市才有续姓一四〇〇余人,即晋北的定襄、原平、五台也只有三六〇〇余人(以上人口数根据一九九〇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査资料)。西社乾隆《续氏宗谱》载:村北三里寨上村「有元世祖时李福孝一碑,其孙妇有二续氏焉。」又载:「续基,元进士,见漆郎山(在西社村西)残碑。」这说明,元代时西社或其附近即有续氏住户,可能就是从晋国逃到此地(春秋时为戎狄部落居住地区)的,但后来不知是搬走了还是趋于式微了。总之,元代

  • 文章淳安县的人口及其构成状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3期  作者:方德祥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淳安县 户口记载 人口构成

    在淳安历史上,人口的发展经历了增长、下降、起伏阶段。南宋时,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县境内人口激增。淸初,战事灾祸不断,人口迁徙频繁,或增或降。淸末民国初年,地处三省毗连山区的淳安,相对安定,故有大批客户迁入。南有福建、温州,西有江西、安徽等地灾民难民相继迁入县境「歇山棚」,(即在山区架棚而居)抗日战争期间,淳安、遂安两县敌蹄未及,大批外地工商居民逃迁来县落户,以及驻军与过往客商部队等频繁,人口大量增加,淳、遂两县各市鎭,形成空前的繁荣景象。淳安户口的记载

  • 文章救世雜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1期  作者:謝震  出版时间:1993-11-10
    关键字: 道德伦理 济世 人口爆炸 科学

    世界各国的治国者,无一不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忠心谋国演进以求自足、富强、太平,这种"PEACEFULE VOLUTION"应是好事。我曾说过:「芸芸众生,生众食寡。」现今世界上混乱最基本的原由,就是出诸于人类人口过于爆涨的祸患,滋生饥饿与贫富不均的不平则鸣,大自然老天爷眞是有一套减少人口的玄理:天灾(旱灾、水灾、地震、歉收等等)!近年来,非洲依索比亚的饥荒饿死了数百万儿童,各国的水灾频频,加以最近印度的大地震就死了四万多老百姓,即以「人祸」的战争而言,两伊战争,中东紊乱

  • 文章45萬西民遷移計畫邁開步伐響應「一年搬遷、兩年定居、三年溫飽」口號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迁移计划 45万人口迁移工程 新闻报道

    本报香港十七日电】据香港「明报」报导,一个涉及四十五万人的人口迁移工程正在大陆西北地区进行,显示北京高层争论已久的西部人口迁移计画已成定局,至今已有卅二万人从陇中、宁南等贫困山区迁至黄河沿岸及河西、河套地区,以期达到「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温饱」。报导说,大陆西北部及靑康藏高原一带,历史上人口密度一直很低,尤其至近代大陆工农及商业主要分布东南沿海,西部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东南部。以甘肃定西为代表的陇中、宁夏西海及河西走廊,均属著名贫困区,共四十七个县一千

  • 文章抗戰歌曲「歌八百壯士」作者夏之秋敎授暢遊寶島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作者:張世傑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人口大迁移 夏之秋主要作品 来台访问

    为解决这些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八〇年代中共就有人提出向西部移民的建议,但随即有人反对并指不切实际,还提出相反迁移计划,即贫困地区居民向富裕地区迁移,双方意见争论不休,直到中共国务院决定采纳后一种,并决定投资每年两亿人民币的迁移工作,才使争论中止。报导说,这次西部人口大迁移的基本策略,乃以甘肃、宁夏两省在黄河沿岸可耕地多人口少的河西走廊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打井开渠、修路种树、平田整地,以建设多种形式的移民点及移民基地,在完全自愿的原则下吸引移民。据表示

  • 文章客家人與客家民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客家人 源流 品质特征 人口数量 客家民歌

    客家人原是中原古老之漢民血族,其先民自中原數歷遷徙分居南方,至今仍能保持傳統之語言、禮俗、習慣,在徙居地另成一系,南方人遂稱其爲「客人」,亦稱「客家人」。根據學者考證,客家人的先民,早在秦朝就有少數戍卒南來,之後東晉五胡亂華、唐末黃巢事變、宋室南遷、元兵入主以至滿淸犯境及淸朝廣東西路事件、太平天國起兵等影響,而有多次的大遷移,成爲再由南方分遷東南、西南,以至國外各地區,而遍及世界了。客家人秉性保守,語言、生活、禮俗、志節,猶多中原古風,由於迭經離亂,更養...

共41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