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事亲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呻吟語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2期  出版时间:1996-08-20
    关键字: 孝子 父母

    故孝子之于也,终日乾乾,惟恐有一毫不快到父母心头。只是以悦为主。盖悦之一字,乃事亲第一传心口诀也。——《呻吟语摘》

  • 文章吴稚老笃孝事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4期  作者:湯承業  出版时间:1983-04-01
    关键字: 吴稚晖 孝子 孝行 为子之道

    稚老生于六世单传之贫家,母早逝,父多病,依外祖母长大;家世堪称寒微,身世堪称寒凉。惟舜门出孝子,颜巷有贤士;盖以稚老事亲以笃孝,敎子以笃慈;笃孝者乃人生之责任,笃慈者乃人生之义务;而其对家族与家庭之终极责任与义务,则为延续祖上之生命与扩大祖上之生命。稚老对此极为注意,亦极为努力,惟限于时势与命运,降及稚老父子,家世益为寒微与身世益为寒凉。稚老极能安命,亦极能立命,故能生于寒门与成于寒门,并能守于贫贱与乐于贫贱。以其极能操持为人之道与为子之道,故其孝性至诚

  • 文章父親逝世兩週年紀念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蔣經國 出版时间:1977-05-01
    关键字: 蒋介石 逝世两周年 纪念文 “立心” 以孝

    有着不可分的关系。父亲一生,事亲以孝,报国以忠,待人以诚,处以公,律己以严,而在我的有知之年,都承受父亲的训诲,庭前责敎,手谕督勉,以及思想、精神、行的潜移默化,时时刻刻,我都在慈晖敎泽之中。父亲逝世,已届两周年,悲恸之情,如海益深,思亲怀恩,久而弥切,现在虽年日长,而囘想父亲的慈敎严训,如在保育之中,但是忽忽两年,检点起来,于公务,于德业,都觉愧对父亲遗训,中心哀悚,实不能已。尤其父亲逝世,我原当遵礼守制,服三年之丧,不公务,但是国家正当多难之秋

  • 文章沈力扬医师生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25期  作者:陳福民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沈力扬医师 神经医学 显微手术训练中心 事亲至孝 神经医学会

    医物的毒性大得可怕,它杀死了癌细胞,但也破坏了全身所有的器官,到底力扬已是年近半百身心疲劳的肉身,但直到他咽下最后一口气,他没有拒绝过治疗,没有说过一声苦,勇者画像正是如此。力扬事亲至孝,不论身在何处总是念念不忘父母,在校时每逢假日必定准时囘家,从不在外逗留,此次身罹恶疾,两年来,坚不让两老知悉,以免为他担忧,当他为行政院孙前院长手术成功,报上无意披露他的疾病,他仍用尽心思将两老骗过去,其用心良苦,实非常人可及;他对妻子体贴入微,不论走到何处均立即打电话囘

  • 文章怀亭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張邁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故乡轶事 怀 照片

    尝闻建亭立碑,大都志其而不忘,或镂述所怀,而名其亭,欧阳修建亭于滁州,名曰醉翁亭,以志其晚年放情于山水之间,苏轼建喜雨亭,以久旱得雨,名为喜雨亭,归有光之沧浪亭,则述世态沧桑,难以定论,故亭之名,虽异,其志不忘一也。吾邑高陂鎭邻近之船坑,有居民张公子贞先生者,生平乐善好施,急公好义,地方兴革,无不率先躬行,民国十一年(西元一九二二年),军阀征战,抢匪猖獗,地方难以宁日,公首倡自衞,组鄕民壮丁,轮守要道,使抢匪难以得逞,保全居民生命财产,仍为鄕人

  • 文章我的母親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4期  作者:蔣禮瓊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回忆母亲 思乡怀 故乡往事 纪实散文

    本文作者,为东安故鄕靑年,从小苦读,事亲至孝,文笔流利细腻,为鼓励大陆亲友写作,特予刊出。

  • 文章忆出天花思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天花 童年往事 追思故人 父母恩

    丰城 王文「天花」,又叫牛痘,麻疹也,是一种恶性病毒,差不多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要经染一次。解放后,由于医药科学得到发达,加强了免疫力,做好牛痘苗的预防,才免于此患。往日,出于医学落后所致,很多医学书卷,众言口传,皆视天花一症,为人生健康最大的一个险关,列为难症,不易治愈。如果一个人,通过出了天花,才算是活来了半条命。由此,足见天花对人体危害,是多么可怕的。实,也确实是如此,因为在那时代,被天花扼杀去的幼生童命,难以数计,有些地方,由于天花恶行

  • 文章誰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蘭子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孝亲敬老 乡贤事迹 传统美德

    是个身材魁梧,温文尔雅,极慈祥和善的好医生。江尧禹先生为编写「私企旧」向我约稿,这才得以探望老人,时隔四十年,老校医已完全认不出我来,看他昏沉沉困顿在病榻上,想起他一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不知为多少人解除过疾苦,不禁肃然起敬,我与在场的汪超然老师、朱崇芹老师都潸然泪下。听江尧禹先生说,前几年旅台人士,房山董建华先生回乡时亦与他相聚,本市教育界前辈,几所中学的老校长如邹华民、桑淑尊、李黎明等经常来看望他。去秋九月廿日(公历),江老医生一病不起,近半年来,江尧禹

  • 文章子欲养而不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司水鑫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追思悼文 往事回忆 恩深情重 子欲养而不待

    今年是母亲百年冥寿。岁月如梭,转眼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三年。闭上眼睛,往历历,母亲的音容笑貌仍生动如昨。早就想写点祭奠的文字,然而提笔在手又顿觉诚惶诚恐,很是不愿再次轻易翻动那心灵深处的记忆。在我有记忆之始,大概也就四、五岁时,家境贫困,不知什么缘故,在这样的境况下,却只觉母亲温、勤劳、善良。母亲平时和睦邻里,宽以待人,勤俭持家,任劳任怨。此时,继承祖业行医终生的老祖父刚刚病故不久,并没有为我们留下什么资产,留下的只是一本又一本病人所欠药费的账簿

  • 文章舅父二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劉道庵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悼亡怀 人物回忆 往事夙文 童年记忆 舅父二三事

    舅父氏黄,名观裕,世居江西瑞金巿城东南方十华里之斧头嘴甘露下,与陈、许等姓人士合居为小村落,相处融洽,气氛和谐。生殁不详,系中产之家。育三男,乳名分别为莳田、南昌、斗斗。长男莳田,学名先辉,曾任瑞金副县长,家庭和乐,成就最大。次男南昌,为国小教师,生活稳定,文化气息浓厚。三男斗斗,在老家从耕牧工作,自给自足,生活愉快。子孙蕃衍甚众,约卅余人,兴旺发达,令人欣羨。舅父身材魁伟,肌肉结实,力能扛鼎,人如其名,观察情势,创造富裕。除耕田外,并设置油槽坊一间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