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野传说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盧洪巿傳奇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6期  作者:王海靜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芦洪市镇 乡野传说 地理风水

    本文作者,爲大陸故鄕小學校長,內容雖較神奇,然編者六十年前在大陸故鄕,或寒冬圍爐,或暑夏乘涼,聆聽老人說故事,確曾有此一則。事屬故鄕神話,特刊登以慰久別故鄕遊子思鄕之情—編者

  • 文章妙文趣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乡野趣闻 民间传说

    ●成人之美兩位老朋友,兩年未見面了,邂逅相遇時,甲問乙:「你和那姑娘結婚了沒有?」乙說:「我求你永遠別再提她了。」甲吃驚地問:「爲什麼?」乙沮喪地說:「我出門在外,每星期給她寫一封信,當我回來時,發現她和郵務員結婚了」。●千胞胎婦產科醫院的候診室裡,幾個準父親,焦急地等待著。「哇!」宏亮的嬰兒啼聲,劃破了寧靜。「張先生,恭喜,你太太生了對雙胞胎!」護士向張先生報喜道。「眞巧,我是『雙喜』沙士的經理。」老張高興地說。不一會兒,老趙的太太也生了,這次是三胞胎...

  • 文章民間笑話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作者:周飲龍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民间传说 别字村 乡野趣闻

    別字村清時有沿海某縣,縣民常常讀別字。一日,有傻兄弟倆,路經該縣一關帝廟時,哥哥將「關帝廟」三字讀成了「關常廟」,而弟弟卻讀成了「闕帝廟」;兩人各執已見,爭吵不決,結果主張去請該私塾老師,偏巧因逢假日老師去打齋了,門人問明原委告訴傻兄弟倆說:「我們先生打齋去了」;兄弟倆只得又跑到測字攤向算命先生求解,算命先生說:「讓我翻翻字典吧!」那知他翻了半天字典仍不知所以然。適時正有縣太爺呼嘯而過,傻兄弟倆暗忖:「知縣係『進士』出身,總該知道的了」,於是為求水落石出...

  • 文章大觉山求财泉的传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李明華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大觉山 求财泉 传说 乡野趣闻

    通往天街的一条小径旁,有一泓山泉。泉水碧澄清澈,水底砂石历历可见,当地人称它是求财泉。据说,人到此焚上一炷香,三叩拜,向财神祷告,然后向水中投入硬币(多少随便),即可求得财运。求神拜佛,讲究一个「诚」字,心诚则灵嘛。以前大觉山传说中提到的油泉和米泉,原本观世音菩萨是为了顾念信众香客携带油米食物不便,便作法将两泓山泉,分别变成油泉和米泉,让上山香客从此不须自带食物,来多少人,两泉就涌出多少米油。可偏有一贪心和尚,半夜偷着将山泉凿大,企图多出点油米发横财

  • 文章魚骨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尹銘三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鱼骨庙 乡野趣闻 历史传说

    我幼年听祖父辈讲:据老人传说,在好几百年前,有一次狂风暴雨,海里波涛,好像山一样,那种虎啸狼嚎的声音,眞是怕人。这样过了一天一夜,风停雨歇,大家跑到河边遥望出海捕鱼的船只,没看见一只归来,在河岸沙滩上,却发现了一条大鱼。牠身长数丈,粗有一丈多,站在鱼两边的人,谁也看不到谁,这鱼的眼睛已被挖去了。人们就猜想,这一定是龙王爷因为牠兴风作浪,毁坏了船只,损伤了生命,所以挖了牠的眼睛,把牠抛上岸来,向大众赎罪。大众就把这鱼分割煮食,剥下来的粗大骨骼,做了建庙

  • 文章狐仙祟人見聞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王廣健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狐仙 传说故事 乡野趣闻 灵验经历

    早年民智未開,鄕愚婦女大多迷信鬼神。民國三十年前後,家鄕女巫大行其道,假託某仙附體,可治百病惑眾;所幸除香紙資費而外,尙無歛財之事。女巫多爲年事較高之孤寡老婦,據說地仙(狐屬)託女巫行醫,以增益其道行;若藉機歛財,則必遭譴云。然亦有非常靈驗、神奇、使余百思不解者,茲就見聞舉述如後:一、家母系出名門,知書達禮,篤信耶敎,常排斥邪說荒謬無稽,後爲狐仙所祟,致纏綿床笫數載,終於屈服,遂放棄耶敎,但誓不爲女巫。民國二十九年冬夜,余侍母於病榻前,母忽而怒曰:「莫說...

  • 文章沭陽「二翰林」的來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宗靑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江苏沭阳 二翰林 民间传说 乡野趣闻

    优秀弟子,传说他的外甥,长篇小说「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就是他培育出来高才生之一。余写成这则家鄕名人故事,文字粗浅,不値鄕亲学者一哂。如有鄕亲学者,了解更多故事内容,敬请补充与指敎。是盼。

  • 文章龍苴·因名而繁榮昌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李自見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龙苴古镇 地名溯源 民间传说 乡野趣闻

    始於明淸,盛於淸末民初的「龍苴」古鎭,曾出現過多年商賈雲集,服務業興旺發達的繁榮景象,溯其原因,乃緣於一個吉祥的地名。因漢代大將龍苴王在此駐守而命名的古鎭,在海屬方言中習慣地把龍苴(音:居)讀作龍苴(音:鬚),正因與「龍鬚」同音,致該鎭名聲鵲起,豎起「龍鬚鬍子」的習俗文化。在當時的社會裡,男人進入中年後,都會留著鬍子,來顯示他的成熟完美,以及他在家庭與社會中的地位。爲了討個「留鬍子」的吉祥,許多外地人,都爭相到「龍苴」來整修「門面」,尤其逢到「二月二、六...

  • 文章「龍鳳穴」趣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孫同川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灌河东南湾 龙凤穴 民间传说 乡野趣闻

    海州境內,有一條著名的河流——灌河,也叫潮河。在長茂與北陳集兩鎭交界的西側,有一灣曰「東南灣」,北岸大有村,居住著一季姓的大戶人家。筆者從孩提時代起,就聽老人們講述「龍鳳穴」的故事。據說有一天,季氏家族的一位祖先在潮河邊散步,至東南灣處,見一喜鵲與一條長蛇互相爭鬥,其勢頗爲激烈壯觀。這位長者見之大喜:「此乃龍鳳穴也」。於是,他隨手掐了一根蘆柴,挿在喜鵲與蛇爭鬥處。時過數日,這位長者又到此處察看,發現蘆柴竟成活了。回家後,他叮囑兒孫:「我死後,一定要將墳墓...

  • 文章灌河三岔茶庵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徐秉揚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灌河东三岔 茶庵庙 历史传说 乡野趣闻 风波故事

    浩蕩奔騰的灌河在灌南縣北陳集街東不遠處分了岔,一條向西與運鹽河交匯,另一條向西南與武障河合流,這就是有名的灌河東三岔。這三岔北岸原有一座規模不大但卻很有名氣的茶庵廟,當年在方圓幾十里無人不曉。說它有名氣,是因爲它「廟小風波大,僧少故事多。」與一般廟宇相比有諸多特別之處。一、先從廟名說起:筆者從小就聽說過三岔河邊的「長安廟」,這次親去採訪當地五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才知應叫「茶庵廟」。問其得名緣由,老人們吿訴我:因這廟靠河邊,往來過河人下田幹活人經過門前,都...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