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乞巧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难忘的「乞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8期  作者:金家勛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乞巧 刺绣 科学

    朋友送了我一对电脑刺绣牡丹枕套。姊姊戴着老花眼镜抚玩良久,犹爱不释手地感叹说:「人手再巧不过科学,这样栩栩如生的精品,人手哪个绣得出!如果现在还通行『乞巧』风俗,我看『乞』的对象也该是『科学』了!」姊姊的一句话,勾起了我五十年前的一段难忘囘忆。当时我和姊姊都住在萧山外婆家。外婆的刺绣活在当地颇有名气。她绣成的鸳鸯似乎能交颈低语;她绣的蝴蝶又分明会翩翩起舞。但人们都认为外婆这手绝活,一半来自刻苦,一半来自「乞巧」。外婆也相信这说法,所以在悉心传授姊姊刺绣

  • 文章無錫的傳統節令風俗——七夕——『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2期  出版时间:1996-08-20
    关键字: 传统风俗 七夕 牛郎织女 乞巧 红指甲

    阴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星在天河两边,银河之东有一颗亮星,旁有两颗小星,这亮星就是牵牛星;河西有极亮之星,就是识女星。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我国可说是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人们对牛郎、织女的悲惨遭遇寄与深切的同情。相传七夕之夜人间喜鹊都上天去搭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据说七月初七这一天喜鹊很少,第二天鹊尾都秃了。故古诗说:「寂然香火灰,鹊散渡桥空。」七夕风俗中流传最久、最广的是「乞巧」。这天晚上,少女纷纷结彩

  • 文章臺灣的「七夕」習俗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7期  作者:君實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七夕 七星娘娘 乞巧节 乡土风俗

    幼儿。另有「乞巧会」,是在月下设香案,备针线、生花、白粉、瓜果之类,祭牛郞织女两星。女子祈求貌美才高,针艺上进,而向月穿针线;如果穿进,认为是针绣巧美的预兆;并以白粉掷向天边,粉落在脸上,也认为是美貌的预兆。这一天也以为是魁星诞辰,昔时书垫多有「魁星会」。*

  • 文章七夕漫談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七夕 风土习俗 乞巧节 神话传说 历史

    一农历七月七日,称为七夕,在我国岁时节令上,属七巧节,七月也称巧月,在民俗文化上,也别具风格。据久远流传的民间故事,说是夕为天上牵牛织女两星,一年一度在天河鹊桥上相会欢聚。旧时民间女子们喜欢在月下对牛女双星做乞巧活动,在庭中摆设香案,陈列生花瓜果香粉针线等物,告祭牛织仙侣,表达其朴素的心灵,祝福双星仙侣的幸福,并向其乞巧,冀求自己针艺精巧、智慧高、容貌姣好,请双星玉成她的愿望。每每当场对月穿针线,如得穿进,则窃窃自喜,认为针绣艺巧的佳兆。乞巧活动的玩意儿

  • 文章故鄕憶往陰曆七月的習俗種種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6期  作者:陳平  出版时间:1973-08-20
    关键字: 阴历七月 无锡民俗 大老爷灯笼 张巡 乞巧节

    表示个人的忠烈,对唐室中兴的供献,实在不小。)这盏大老爷灯笼上面,有用红色书写上「驱瘟逐疫」,「收灾降福」,「旻天大帝」,「风调雨顺」「田蚕茂盛」,「五谷丰登」等的句子。故鄕不论男女老幼,都知道张巡是一位有正气的千古奇忠,悬挂大老爷灯不但是纪念他,据说实有鎭压邪魔的力量。初七日「乞巧节」,晚上家家户户在大门口设有香案,供以鲜菓,大家坐在庭前或场上看牵牛织女星,同时乘乘凉,对儿童们讲讲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旧时还有女孩子们做「乞巧」的游戏,她们捉一只蜘蛛盖在盒中

  • 文章泛談「七夕」與「中元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 乞巧节 七夕鹊桥 七夕的民间谚语 中元祭祀的民间习俗 祭祖先 东京梦笔录

    星。」这虽是一首隐隐中带有宫中秋怨气氛的诗,但以面对着七夕的美景,亦可陶醉人生,消磨寂寞呢!「双星神话,七夕盛况。」——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织女牵牛聚会之夜。按戴德夏小正云: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春秋斗运枢云:牵牛神名略石氏。星经云:牵牛名天关佐助。期云:织女神名收阴。史记天官书云:是天帝外孙。傅玄拟天河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此则其事也。河鼓,黄姑牵牛也皆语之转。」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鍼或以金银𨱎石为鍼,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