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日战争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專論)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回顧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8期  作者:龐靖宇 出版时间:1995-10-03
    关键字: 交通要道 中日战争 交通运输 投降

    签字仪式结束后,代表盟国的麦克阿瑟将军,在中、美、英、法、苏五国国旗迎风飘扬的密苏里甲板上,发表演说,向全世界指出:「今天的炮口沉默,一个极大的悲剧已经结束,一个伟大的胜利已经取得,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任务已经完成,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在麦帅受降典礼后第六天,即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上午九时,我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委员长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接受日本驻华派遣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是为中日战争正式落幕。中国军民在八年抗战

  • 文章是對日抗戰史實 爲保鄕衞國奮鬪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4期  作者:武陵  出版时间:1970-12-20
    关键字: 中日战争 匪徒暴行 十镇联防

    二十六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爆发,吾邑于同年十二月初沦陷后,锡西一带,仍在我游击部队及地方自衞队控制下;但敌寇则不时下鄕噪扰搜索,且来时总是大队人马,少数不敢下鄕;在沦陷之初,敌寇尤为凶恶残酷,一到之后,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可抵御;同时萑蒲遍地,在鄕村方面,到处抢刼勒索;鄕鎭自衞队,大都以保衞鄕鎭为主体,对于鄕村方面,既属鞭长莫及,更不敢轻擧妄动,与若辈作对,免得自招麻烦,由是这许多亡命之徒益加横行无忌;鄕村民众,以寇去盗来,盗去寇至,一夕数惊,莫不

  • 文章旅大外患五十年 (上編)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汪漁洋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旅顺 大连 甲午中日战争 日俄战争 三国干涉还辽

    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四五)八月日本投降止,再加算失守前的离散,投降后的混乱,恰好是五十个年头,这段期间里,为保卫疆土的海陆官兵,反抗日俄的爱国志士,朴实空拳的无辜百姓,不知流了多少血泪,葬了多少尸骨!擧例言之,当甲午战败,日军攻占旅顺后,残杀极为惨酷。美人(HULAND)在其所著「中日战争之国际公法」一书中称:「当时日本将卒之行为,实逸出常度之外,四日间残杀了很多非战斗妇女幼童,从事日军作战之欧洲军人及特约通信员们,当时目睹残虐状况,无法制止,唯有旁视叹惜,得免于被杀

  • 文章吳之英小傳及其詩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7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9-01-01
    关键字: 吴之英 宋育仁 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运动 刘光第

    鹽亭蒙文通著:「經學抉原」序有曰:文通於壬子癸丑(民國元二年兩年)間,學經於國學院,時廖劉兩師及名山吳師幷在講席。或崇今,或尊古,或會而通之,持各有故,言各成理,朝夕所聞,無非矛盾,驚駭無已,幾歷歲年,口誦心維而莫敢發一問。雖無日不疑,而疑終莫解。然依禮數以判家法,此兩師之所同;吳師亦曰:「五經皆以禮為斷」,是固師門之緖論謹守而勿敢失者也。序中所言廖劉兩師者,卽井研廖平季平及儀徵劉師培申叔,而名山吳師則為吳之英氏,蓋皆以經師名海內者也。吳氏名之英,字伯¬...

  • 文章《陽光下的悲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0期  作者:徐霞梅  出版时间:2006-07-25
    关键字: 航空烈士公墓 空军烈士 中日战争 纪念碑

    们的血肉之躯,以掀天揭地惊鬼神的气魄,力挽狂澜,拯救了中华民族。黑色的大理石纪念碑上,镌刻着八八四名中国空军烈士的名字,还有美国空军烈士二一九七名,前苏联空军烈士二三七名,韩国空军烈士二名。阳光照耀着默默无语的纪念碑,纪念碑上三千三百二十个名字,不就是三千三百二十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吗?中日战争爆发时,中国空军虽有六百架飞机,但战斗机不及半数。而日本共有两千七百架飞机,侵华战争一开始,日本首批就动用四百五十架飞机,不久又增加到八百架用于中国战场。在军力悬殊的情况下

  • 文章甲午百年懷鄧世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魏彦才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邓世昌 甲午中日战争 往哲怀思 周年纪念 人物回忆

    注:邓世昌像)一一百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赔款、割地、开商埠丧权辱国吿终。从此,唇齿相依的朝鲜和中国神圣领土台湾澎湖,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更深重了。究其失败原因,康有为说得不错,“庙堂无定,众志各殊,土地虽广,人民虽多,而形势转觉散漫,莫相统摄”。一句话,腐败无能,畏敌如虎,帝(光緖)后(慈禧)两党借和与战争权夺利。特别又有糊涂媚外,掌握军政实权的李鸿章,外交上屈辱求和,军事上避战自保,纵使有爱国志士如刘永福、丘逢甲、邓世昌

  • 文章世界潮流浩蕩 東方巨龍騰飛(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1期  作者:桂心儀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回忆 武昌起义 民主主义革命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東亞接連發生兩件大事:一爲一八九四年的日清戰爭,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龐然大國,竟被維新纔二十六年的島國日本,海、陸軍一敗塗地,訂立了極其苛刻的馬關條約,割地賠款。一是世紀之交的一九〇〇年,八國聯軍勢如破竹地攻佔首都北京,清兩宮倉皇逃走,訂立了辛丑條約,鉅額的賠款,沉重的鎖鏈,老大帝國一下子淪爲半殖民地,瓜分豆剖之禍,迫在眉睫。重大的創傷產生深刻的影響全中國的熱血青年,愛國志士深深地認識到滿清王朝已腐敗透頂,不可救藥,非用革命的手段將其徹底...

  • 文章民國三十一年秋:蔣公視察蘭州對左宗棠經營西北的感懷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8、49期  作者:蔡孟堅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中日战争 蒋公视察兰州 左宗棠经营西北 人物感怀

    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开始,蒋委员长决心长期抗战,必须扩展中国西部后方抗战基地,由西南开展至西北,即于民国二十七年间先派朱绍良驻兰州,任第八载区司令长宫,划分中央军与回军防地,旋于三十年初加派谷正伦为甘肃省主席,因回军将领马步芳、马鸿逵分主青海、宁夏两省,甘肃省夹处两省中间,省界索称「河西走廊」,算属西北地带,政治上有深远意义,喊出开发西北口号,同时任我为首任兰州市长,作为开发西北起点。我于三十年就任市长时,说出「我非兰州市长,而是兰州市工头」,决心改变

  • 文章跑反歲月爲紀念抗戰勝利五十週年作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王維鐸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跑反解释 阜宁沦陷情形 中日战争胶着期 日军在华挣扎期 战争逃亡阶段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英勇奋战,为中国人民塑造了誓死抗日的典型,南京大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生命,慷慨就义,也唤醒了沈睡中的睡狮,「抗战到底」的发出怒吼。阜宁城第一次沦陷时,是在中日战争爆发第二年,春末夏初时分,城中房舍烧毁了三分之二,通楡路两侧居民,时遭日寇枪杀,这一时期,可称为日军侵华的烧杀期,居民没有逃难经验,都是闻风而逃,日本人尙在东台北上,沟墩鎭及阜宁城内的居民,都已开始撤离,我家虽然住在鄕下,家中有条运粮船,经过清洁整理,上面加盖蓬蓆,变成逃难船、家中

  • 文章記浙江幾座營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2期  作者:程怡福  出版时间:1984-12-10
    关键字: 营房 国民革命军 浙江保安处 羊癫症 中日战争 淞沪会战

    營房是浙江省的特色。筆者自民國十六年投筆從戎,數十年征戰,遍歷各省,多半都是借住民房,很少駐營房;但是浙江幾座營房却都曾駐紮過,各營房的建築及環境,都不相同。數十年來,人事滄桑,都已不復當年,爰就記憶所及,略加敍述,雖一麟半爪,堪爲歷史作證。筧橋營房十六年初春,初蒞杭州,投考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軍軍官團。人地生疏,祗有姑丈施國瞻任職第二十六軍第七團連長,駐紮筧橋營房,暫時在營中作客。離杭州良山門外約二十里,滬杭鐵路旁的平野中(此地有車站),四方形的磚瓦房,...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