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庸之道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馬鎭方伉儷情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1期  作者:羅芙榮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夫妻情深 马镇方 中庸之道

    身为一个首长的夫人,在工作上是否有压力呢?秘书长夫人表示,因为身份特殊的关系,在工作上反而更要全心全力,以免让人产生「妻以夫贵」的印象;在与其他首长夫人交往时,也因自己是其中最年轻的,在言行方面也要处处谨愼,好在她本身就是一个内向而保守的人,所以还不至感觉太大的压力。在为人妻子方面,她强调一个现代的妻子应有新的思想,但也应遵行旧的传统,由于学的是中文,她觉得做人走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相当重要,若是夫妻之间意见不合时,妻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发现自己理亏时

  • 文章現代婦女之四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李盛菉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妇女德行 现代妇女 四德 中庸之道

    突飞猛进,我国在台之工业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品质日益升华之际,现代妇女之「四德」标准宜复古抑革新?举措该如何为宜?答案是「中庸之道」为最恰当。请予细评下列条分明晰:⒈妇德—品行端正、耐守柴门。绝不淫乱出墙,败坏家风鄕俗。平素与人和睦相处、温和有礼,处事以理性、不固执或偏颇己见,尤其待家族尊长及夫君,更当循规蹈矩,心存诚敬,以礼相待,常效孟光举案齐眉、法梁鸿夫妇相敬如宾。居今世局难免夫妻年龄与教育程度或兴趣不相投之种种差距,甚至生性脾气爆裂形成水火不容之势,只要妇德

  • 文章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9期  作者:車輪 出版时间:1993-01-23
    关键字: 中庸之道 条条大道通正路

    走向不归路,那就祇有死路,没有活路了。条条大道通正路,尽管每个人因职业的不同,所走的路线而有差别,但有一个共同的总目标总路线,可以趋于一致共守共行的,那就是在立德、立功、立言中,「具有光荣而有价値的人生,丰足而有意义的生活」;使心物合一,恰当适中,走向中庸大道。中国之路既不走「资」,也不走「社」,而是走「中」,中是中山先生思想所发皇的中庸之道,中庸非平庸,「中」是不偏不倚之正道,「庸」是永久不易之定理,讲中道,反极端,看问题从全面,作为执两用中之法则,也就

  • 文章孔孟之教育思想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6期  作者:陈立夫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中庸之道 孔子 儒家文化 易经

    一、前言中國的一切學問,都是以易經爲根源,是極高深的。易經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聖人的集體創作,是闡明宇宙及萬物生存進化的動變原理之巨著。其應用首先從天文、氣象、曆法、季節等方面開始,降及孔子在贊易中,始將天道與人道貫通起來,例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前句爲天道,後句爲人道,其他六十三卦,莫不如此。所以說:「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此即「天人合一」思想之由來。儒家的思想,即根據易經的道理加以闡揚,與人生日常生活關係密切,是知易行,...

  • 文章出席中韩学术会议讨论中庸之道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周世輔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中韩传统思想学术大会 中庸之道 访问实录 会议纪要

    会,系由哲学思想分科两代表分别宣读论文:韩国方面,由李乙浩敎授宣读,题为「韩国传统思想的现代理解」。中国方面,乃由世辅本人宣读,题为「中庸之道与现代思想」(中国传统思想之现代的理解)。参加讨论者计有:⑴汉城大学敎授崔昌圭、高丽大学敎授崔东熙、圆光大学敎授柳炳德,对於哲学问题,发表意见甚多。二十九日上午擧行第三次会,系由伦理思想分科两代表分别宣读论文:韩国方面,由张基槿敎授宣读,题为「韩国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中国方面,由谷凤翔先生宣读,题为「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与

  • 文章論孔子一分爲三的和諧思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李益榮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孔子 中庸之道 一分为三 合三为一 中和

    一、中庸之道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说:「……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受舜也……舜之所以受禹也。」「允执厥中」的意思是:允诺执行中道。执行中道是尧治国的重要方法,正是由于这种治国方法的重要性,尧将其传授与舜,舜又将其传授予禹。孔子在评价舜时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意思是:舜可要算是一个极为明智的圣人吧!舜非常乐意向人请教并且爱好推敲浅近的语言,它能容忍别人的缺点而

  • 文章說中國本中庸道中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中庸之道 尚书 中国文化史 中国礼仪之国 宿命论 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精理,后世之国民住及哲学家之主张,罔不本焉,是固不可忽视也,吾国之名为中国,始见于禹贡:「中邦锡土姓」。又史记:「中国锡土姓」虽与禹贡篇有别,惟清代学者孙星衍说:禹贡邦宇,当从史记作国,后世遂沿用之。举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仓葛曰:「德以威中国,利以威四夷」,又礼记王制篇:「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我国之所以称为中国是因为「中道」或「中庸之道」亦远自唐虞时代即传下来,尙书尧曰篇:「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舜亦命禹一」,(论语末篇亦曾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