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山思想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四运动与国父思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9-06-30
    关键字: 孙中山 五四运动 孙中山思想

    五四运动发生时,我在广州,还是一个十七岁的中学生,就读于国立广东高等师范附属初级师范。五四运动在北平发生后,很快便传遍全国,纷起响应,形成澎湃汹涌的全国学生爱国运动。广东原为革命策源地,当时国父正在广州成立军政府,从事护法运动,虽由于桂系军阀的跋扈专横, 国父辞职赴沪。但广东民众素受革命思想薰陶,学生爱国表现,更从不后人。而且自从「北京政府」于民国七年五月和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其媚日卖国之野心,已昭然若揭,我留日学生群起反对。其中粤籍留日

  • 文章中山先生思想之特色及时代意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劉眞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特色 时代意义 前瞻性

    中山先生言论宏富,著作等身,其全部遗著达八百余万言,包括三民主义、革命方略、建国大纲、宣言及文吿、论著、谈话、演讲、函电、公牍、译著、杂文及遗嘱等。研究中山先生思想,自应阅读其全集。中山先生主要的政治思想,大体可窥见于三民主义一书之中,兹试述其特性及时代意义,藉当芹献。关于中山先生思想的特色,最明显的约有左列数点:一、中山先生思想之结晶中山先生自述其思想渊源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蹟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 文章中山先生思想与世界潮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6期  作者:張文蔚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孙中山 三民主义 张其昀 中山思想 世界潮流

    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彻底了解西方文化、政治、经济、工业革命及帝国主义的中国人,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法治发展,对资本主义的弱点及殖民侵略,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唯物论证都是首先硏究了解,并用科学的态度与历史进化的根据而分析评论。所以中山思想是中外兼顾和古今相应的融会而贯通之思想体系。时隔六十三年之后,远观近代世界潮流之节节推进,凡我中华儿女更应体会他思想体系之精神博大,调和中西之文化根源。什么是 中山思想体系的精义,其对今天

  • 文章中山先生思想与中国文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米至仁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五权分立 三民主义

    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先生亦曰:「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蹟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中山思想伟大久处,即在顽固自大、盲目排外之时,独能采纳西方之所长,充实思想之内容,以为革命救国之用。当新文化运动失其所守极力摧毁正统文化时,独能高举中国文化之优越旗帜,扩而大之以为建立民国之纲领。他于日本演讲大亚洲主义之时,详细阐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不同,东方文化主张王道主义,西方主义主张霸道

  • 文章國父一三九年誕辰紀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一百三十九年诞辰 两岸学术交流 孙中山思想

    国父纪念馆为纪念国父一百三十九年诞辰曁宏扬国父思想,推广艺文教育,特举办一系列别具意义的活动,包括第五届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硏究与实践」、「中山思想与社会科学」、「孙中山与日本殖民时期台湾政治社会运动」等三个大型学术硏讨会及多项艺文活动。今日国父纪念馆将先由馆长张瑞滨率全馆工作人员向国父铜像献花致敬,并举行「纪念一代伟人孙中山—民国建立与孙中山图片展、孙中山先生与北京特展、南京城市的记忆图片展」开幕典礼,展出南京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旧址纪念馆等二百多

  • 文章共同的紀念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马乾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孙中山 诞辰140周年 孙中山思想 纪念活动 海峡两岸

    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他就是今年全球华人共同纪念的孙中山先生。为缅怀孙中山先生诞辰一四〇周年,缅怀先生的丰功伟绩,民革云南省委会今年十月至十一月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世纪中山》巨幅油画送京仪式、「孙中山思想与当代中国国际学术硏讨会」、纪念孙中山诞辰一四〇周年座谈会等纪念活动。十月,应年初民革中央委托,云南美术出版社著名画家、民革党员赵力中先生创作的巨幅油画《世纪中山》,在昆明,由民革云南省委主持,举行了隆重的「送京仪式

  • 文章中山思想在中西文化会通上的典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趙玲玲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中西文化会通 学术研究 国际瞭望 思想文化

    (本文系中山思想学术硏讨会论文之一,作者赵玲玲博士系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硏究所所长)

  • 文章中山先生的大同思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莊政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大同思想 学者论述

    中山先生生平最爱书写「天下为公」和「博爱」条幅,贻赠于人。诚如所云:「人类进化之目的为何?即孔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耶稣所谓:『尔旨得成,在地若天』。此人类所希望,化现在之痛苦世界,而为极乐之天堂者。」缘以人类进化的最终目的,在求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实现。这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愿望,而且根据历史进化的法则,自然会臻于此一境界。可是对此说仍持怀疑态度者多矣,尽管其罗致很多理由,自圆其说,言之凿凿,然而皆难以对未来的大同世界之可能性,作根本上的否定

  • 文章中山先生重视道德与知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劉眞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思想学说 道德与知识

    完全不同。同时,中山思想是集中外思想之结晶,完全基于道德与知识,确认民生为历史重心,极富前瞻性与可行性,而以实现「大同世界」为终极目标,不仅为我国治国的宝典,亦为世界臻于大同境地的指针。所以中华民国宪法序言中特别说明宪法之制定,系「依据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华民国之遗教」,及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而我国所订「国家统一纲领」之目标为:「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国」,实即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

  • 文章放之四海而皆準——我言故我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王守平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杂文 孙中山 历史巧合 命运之说 道家思想

    南昌 王守平一、四月四日见中华日报报导「国父孙中山先生是孙武的七十二代伟人,一武一文,武以安邦,文以建国,千古佳话。」我记得早年在某处展出的孙氏家谱中发现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祖先还是江西宁都人,我特地记下这段资料在古今名人命鉴的孙中山先生命谱上:「国父确系同治五年十月初六寅时生,祖先孙誗从唐剿黄巢之乱,从福建迁到江西宁都后再迁到广东。」所以说国父还是江西老表的后代呢。二、康有为是梁任公启超的老师,但两人政见不同,康主君主立宪,为保皇党首领,不与国父合作。梁则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