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学教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鰲中憶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湯增琪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中学教育 中学教师 中学同学 往事回忆

    萍鄉 湯增琪離開鰲中,快六十年,回溯往事,憑添趣味,在此落筆亦雋永也。校長李兆封出身化學系,既高大又肥胖,有一年天氣很冷,我在大寢室內燒廢紙取暖,被他發現,問明姓名、班別,我據實以告,不到卅分鐘我被記過立刻公佈,直呼倒霉!教務主任考昭緒係外江佬,不會講萍鄕話,在台灣傳聞他係潛伏在萍鄕的中共黨員,是耶非耶難以求證。訓導主任李獅民國卅七年十月間之早晨我在漢口早點攤上同時用餐,我向他致意,他十分訝異地問長問短,我猜測他也離開鰲中矣!化學老師吳佑民,東路人滿口東...

  • 文章浙江省立寧波中學瑣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8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4-08-10
    关键字: 宁波中学 毕业季 怀念母校 中学教育

    驪歌初唱,離情轆轆,又是一個學年結束的時節,該畢業的學生離母校而去,該升學該就業的也有一個正常的段落,唯有我之離別母校浙江省立寧波中學,旣非畢業却也無法升學,乃因四十七年前七七抗戰爆發,大時代的變遷而意外地倉促離校,雖時隔半世紀,還是對這兀特的遭際,常感悵然若失。嘆時光之不再,慨前塵之難尋,祗有在囘憶中捕捉些母校的一麟半爪。浙江省立寧波中學簡稱四中,可能因浙江省轄杭、嘉、湖、寧、紹、臺、金、衢、嚴、溫、處等十一府,每府大槪均設一省立中學,而寧中行四,故稱...

  • 文章我的自述

    来源期刊:《浦東》 第16期  作者:成明萃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大学 中学教育 同乡会 奖学金

    說起我會考上臺大,親友莫不感驚奇,說實在的,剛開始連我自己亦有點不太相信,自小我就以搗蛋,頑皮、不用功出了名,書從來不念,但因家中管敎督責,每次作業必交,在班上成績亦是平平,上了初中,老師較嚴,書倒讀了一點,但也只限於應付功課,記得高中聯考那一暑假,念書還靠父母督促,甚至爲了我專心念書,全家不看電視,很幸運的以微分之差考上中山女高,在這所素以管敎嚴出名的學校,剛開始於我們的壓力確實不小,但一、二年級時,我仍敷衍了事,只求平均不低於七十分就已滿足。就在高二...

  • 文章「作」與「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徐公超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中学教育 文字解释 《说文》

    一位在國中敎國文的朋友,一次曾跟我談起常有學生問他「作」與「做」的意思有什麼分別?究竟什麼情況下要用「作」?什麼情況下要用「做」?事實上,不僅一般國、高中的青少年對此兩字分辨不清,就是我們成人有時也會感到困擾。按「作」字由來甚早,甲骨、金文、小篆都有這個字。而「做」則是「作」的後起字,照理二字的音義應完全相同。但事實上由於後世用法上的歧異,致使二字的音義也有所不同(讀音在此姑且不談)。「作」字的最初詮釋是「起」的意思(見《說文》);而「做」字卻沒有這項涵...

  • 文章杏壇尖兵——陳作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楊壽明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陈作正 人物事略 儒家精神 中学教育 教学生涯

    宜黄 楊壽明贛籍教授蔡仁厚先生,在講學中常談到當代儒家的精神方向,主要就是道統的光大、政統的繼續、和學統的開出,在講到佛家學問,特別強調這並不只是「述古」,而是「返本以開新」,以期民族文化慧命之相繼光大。來激發文化意識,暢通文化生命,樹立文化理想,使道統、政統、學統,三統並建,達到恢復文化的創造力。作正先生就是循著當代儒家的精神方向,一步一腳印在中學老師任內,渡過了數十寒暑,默默的奉獻,刻苦自勵,作育英才,誨人不倦,有教無類,桃李滿天下,不但是一位優良的...

  • 文章主持彰化縣政的回憶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守六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四项选举 中学教育 防灾救灾 主持县政 府会联系

    有友党人士参加竞选,因此选情相当热烈与复杂,在这热哄哄的选局中,避免发生错误与纠纷,我眞是马不停蹄的,走遍了廿六个鄕鎭,亲自督导,一再叮嘱办理选务人员,小心谨愼,更不可流失一张空白选票,而造成诉讼;结果是顺利过关了,选出了理想的人物,而我们的选务,因全体人员的努力,成绩名列前茅,我个人也被省方核定记大功一次。二、督导国民中学教育彰化人口及鄕鎭,已如前述,国民九年义务敎育的推行,全县设有三十四所国民中学,以期普及,为了了解实况,我利用两个月的时间,不拘形式,不

  • 文章天涯懷舊雨、他鄕哭故人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人物事迹 中学教育 联谊会

    六十多年前,俊興兄在高中讀書的時候,龍盛鎏,陳代錕、陳賢書和家叔牟震是同班同學,因爲他們和我都很要好,所以我常常到宿舍去看他們,俊興兄也曾見過面,他姓甯,是鬱林的望族,住在鄕下山腰村。他們畢業之後,大家各奔前程,繼續深造,沒有見面的機會。抗戰期間,我在桂林省府做事,俊興兄又去重慶了,直到抗戰勝利以至戡亂這段時間,他又沒有回過家鄕,一直都在外頭服務,但過去的記憶並沒有沖淡。到了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情勢逆轉,我攜眷逃亡香港,舍弟牟雲寫信來,說俊興兄現在臺灣,我心...

  • 文章張夢慨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8期  出版时间:1971-01-02
    关键字: 张梦慨 中学毕业 抗日战争 中学教育 翻译官 职业教育 因病去世

    先生原名厚信,後以夢慨爲名,江西省新建縣人。其父仲綏公早歲獻身革命,戎馬馳驅,不遑定省,先生以長孫深得祖母之鍾愛,代奉甘旨,家居不唯承歡祖母,孝順母親,且對幼齡弟妹,能寓管教於友愛之中。先後畢業於南昌市立三眼井小學及江西省立南昌一中初中部。民國廿七年抗戰正値艱苦階段,南昌告急,仲綏公供職四川瀘州軍次,責任綦重,無法分身兼顧,先生年不足十六,即侍奉高齡祖母以下婦孺八人,由南昌間關入川,歷經險阻,終使一家老幼平安抵達瀘州,父輩均奇異其明决幹練,與夫任事之勇。...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十六)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5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2-02-10
    关键字: 名厨 白宫 落马之湖 中学教育 流亡政府 电报 文化月会

    李品仙主席以地主身份款宴我們。安徽省黨部的書記長是方宏孝同志也請「羅斯福」爲我們做了一桌菜。「羅斯福」是當時立煌的大名廚。其所以名羅斯福的原因是這位廚司曾在美國某餐舘司廚,極有聲譽。美國總統羅斯福聞其名,特邀之往白宮表演了一手,頗獲賞識,當即以親筆簽名的大幅照片贈之以爲謝。這位廚司回國後將此照片懸之壁間,引爲殊榮。所以人們給予一個綽號—「羅斯福」。其本名反而泯沒。我在立煌躭擱的期間,住在安徽省公路局局長陳子英的住宅。其住宅砌在山上。是一種用竹子做牆壁,外...

  • 文章「壯遊八十年」序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7期  作者:焦席禩 出版时间:1982-06-10
    关键字: 陈广沅 铁路机车工程 机械工程师 中学教育 《壮遊八十年》

    余年十三,就讀於揚州城內江蘇省立第八中學,即知當時四年級同學陳廣沅,課業成績,每學期皆爲第一名,同時操行亦列甲等,爲全校最優秀之學生,從而心儀其人。但以班次懸殊,不多接近。若干年後,廣沅學長赴美國伊利諾大學專攻鐵路機車工程,獲機械碩士學位,回國後即在鐵路工作,頗多建樹,更深傾慕。數年前,廣沅兄已在美國學校任敎後退休,留居彼邦,以著述自娛。經常爲台北各雜誌撰寫文章,于故鄕揚州風俗人情,以及中學時代之讀書生活與當日師生羣像,娓娓道來,繪聲繪影,余讀之極饒興趣...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