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丘逢甲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读《丘逢甲集》后有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林大椿  出版时间:2002-04-30
    关键字: 丘逢甲研究会 丘逢甲集》 随感

    去年(公元二〇〇一)的十二月由湖南长沙岳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丘逢甲集」,由于我忝为该书编辑顾问之一,所以很快的就收到了数达一千页的巨型精装的这本书。此书由广州丘逢甲研究会编印,事实上是由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广东省教育厅及台湾丘棣华教授(逢甲先生嫡孙女)捐资出版。而丘教授所捐数逾四分之三。丘逢甲先贤的「岭云海日楼诗钞」问世以来,历经多次以「诗钞」之名出版,其中以「中山大学邹鲁」所印行的及以「世界河南堂丘氏文献社」所印行的为最具规模。但自经

  • 文章附:丘倉海先生念臺詩集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鄒魯  出版时间:2002-04-30
    关键字: 念台诗 丘逢甲

    余嘗謂氣節之為物,如日月麗天,雖雲霧掩於一時,終能破晦摛暳,且以此覘國家民族之興亡,亦屢不爽。國家民族有氣節,則其國家民族雖一時危亡,卒能待時光復。故少康雖一成一旅,可以中興;而申包胥七日哭秦,終能復楚;歷稽史乘,信有徵也。昔韓之亡於日也,有安重根者,尚節不屈,手刃日相伊藤,其氣節凜然;韓人受其感動,志士奮起復國,經無數之艱辛,竟於此次世界大戰,日寇無條件投降後,達其目的。第安氏慷慨捐軀,猶未若留未死之身,孕育後起革命,其心苦,其行難,不得已而洩之於詩者...

  • 文章逢甲生先與蕉嶺詩話(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丘式如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丘逢甲 蕉岭县 诗文

    逢甲先生號倉海,字先根,又號蟄仙,別號仲闕。詩文則署南武山人。先生以詩名於世,如江瑔說:「詩本其夙昔所長,數十年來復顚頓於人事世故家國滄桑之餘,皆足以鍛鍊而淬礪之。其所爲詩盡蒼涼慷慨,有漁陽三撾之聲。如飛兔騕褭絕足奔放。平日執干戈,衞社稷之氣慨,皆騰躍紙上。故詩人之名震動一時。」台北市新公園有個先生紀念亭,于院長說得好,「耿耿精忠,爲民族復興鬥士,崢崢大筆,亦詩壇崛起人豪。」先生詩名由是大著。先生住在蕉嶺,全家都住蕉嶺,亦死在蕉嶺,所以他在蕉嶺的可記詩話...

  • 文章清末民初廣東名詩人徵畧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诗人传记 黄遵宪 康有为 梁鼎芬 丘逢甲 曾习经 梁启超

    茅簷涕泪声。出都留别凄然诸子赋临歧,折尽秋亭杨柳枝。此日觚棱犹在眼,今生犬马恐无期!白云迢递心先往,黄鹄飞骞世岂知?兰佩荷衣好将息,思量正是负恩时。覊怀覊怀了无泊,抛去又相寻。闻雁知兵气,看花长道心。百年红烛短,一水夕阳深。独有双龙剑,时时壁上吟。梁氏诗笔蕴藉,沉思翰藻,小诗尤淸婉。除得唐宋人风味外,并出入汉魏六朝及乐府诗之间,誉之者认为近代广东诗人之首云。梁氏另有「阎公谣」一篇,为写社会问题之杰作。四、丘逢甲(1864—1912A.D.)蕉岭丘逢甲,字仙

  • 文章丘逢甲浩气长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曾翼程  出版时间:2004-04-30
    关键字: 丘逢甲 人物生平 保卫台湾 宣劳国事

    清朝战败割台湾,丘氏惊闻泪欲潸;号召同胞齐抗敌,兴师十万保江山。指挥义队守台中,血战频频浩气充;强弱悬殊军败溃,保邦义举遂无功。日军急索乃离台,收复河山志未灰;无力回天频洒泪,每怀宝岛有余哀。收复台湾志未伸,宣劳国事历艰辛;身虽逝世英名在,浩气长留大海滨。丘逢甲字仙根,号仓海。其祖先素居江西。其二世祖文兴迁于广东鎭平县(后改名蕉岭县)。其曾祖仕俊迁居台湾彰化,而留根于鎭平。其父龙章,知识广博,毕生从教。逢甲于清代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生于苗栗县,天资听颖

  • 文章丘逢甲的《诗畸》(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王甦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丘逢甲 《诗畸》 内容分析 原文摘录

    城乌」,王维诗有「樯带城乌去」,储光羲亦有「稍稍城乌起」之句。「城鸟」不仅无出处,亦不合平仄。29.「送君」与下联「弃妇」对偶,且「送君南浦」,语出「江淹别赋」⑹此处因牵合平仄,故倒装为「南浦送君」。35.联用东坡「事如春梦了无痕」之诗意,(7)而稍易其辞,以切《红楼梦》之「梦」字。在词性上,「了」与「犹」皆为虚字。三、步丘逢甲《诗畸》附原作(柏庄诗章中之嵌字格二十七联)⑴封内凤顶格 ⒈封赏无官不犬畜,封豕食余吴国霸,内廷有幸皆奴颜。内蛇斗后郑君伤。⑵余

  • 文章掀天揭地的本州遷外子弟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洪秀全 曾国藩 丘逢甲 孙中山 客家子弟

    太平天国;曾国藩挽救满淸之危亡,辅助其中兴,推动中国之现代化;丘逢甲之抗日保土,倡建台湾民主国;国父 孙中山之推翻数千年专制政体,建立东亚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并以三民主义主导世界思潮,为擧世中外崇拜的伟人,便是代表人物。兹依时间先后分别摘述其事略如次:

  • 文章丘逢甲先生对国家民族的伟大贡献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5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丘逢甲 名贤传记 为国为民 泽被后人

    至于别号仲阏两字,也和出生序次有关,仲字指排行老二,阏字系取甲子年别名『阏逢』之义。」[2]「广东东北部的梅州,一称嘉应州,以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平远五县为辖区。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江西为元兵所败后,乃进屯广东潮阳,当时闽、赣两省拥护宋室的许多义民,都相率迁移。丘逢甲先生祖先就在这一时期由福建汀州宁化县迁居广东梅州鎭平。梅州是宋时的建制,淸代改称嘉应州,鎭平县则于民国四年改为蕉岭县,因为河南省南阳府也有鎭平县。」「我的高祖来台后,即择居彰化县属现在东势

  • 文章抗日保台之义军大将军丘逢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高信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丘逢甲 抗日保台 人物事迹 诗文著作

    斜陽圍聽說場詞,我亦曾驅十萬師。破碎河山開國史,飄零風雨出軍詩。海中故部沈蒼兕,雲裡殘旌失素蜺。歲自周天天自醉,紅墻銀漢隔相思。年年鄕夢阻歸鞍,恨不隨風化羽翰。捲土重來心未已,移山自信事非難。雨餘瑇瑁潮初落,月下珊瑚島漸寬。地老天荒留此誓,義旗東指戰雲寒。 嶺雲海日樓詩

  • 文章丘倉海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杜如明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丘逢甲 爱国诗人 人物生平 台湾

    百年鼎鼎,誰登上將之壇,千載悠悠,尙想風雲之氣。抗日旌旗高卓,廻瀾心志彌堅。孽子墜心,叫閽乏助,孤臣危涕,投筆興師,倡自主於珠崖棄郡之餘,開國史於鳥卵覆巢之頃,十二欄干,虛搖海綠,八千子弟,盡化春紅。退步神仙,棲心毫素,樂毅無歸,英雄失路,荆卿一去,秤局全輸,亦足悲矣!迄今合浦珠還,斯人不作,鯤臺我到,觸緖有懷。作丘倉海傳。公諱逢甲,字仙根,倉海其號也。民元前四十八年甲子,生於臺灣苗栗銅鑼灣。籍隸三臺,系從百粤,生而巍嶷,長更崢嶸,東寧才子,八韻能工。(...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