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世系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浦阳蒋氏世系图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7期  作者:孫志文 出版时间:1982-07-06
    关键字: 蒋氏 家谱 世系 浦阳 姓氏

    蔣氏源遠流長,據考證爲周公後裔,始祖伯齡公乃周公第三子,封於蔣,今河南固始縣境,卽以國名爲姓。傳至漢代,蔣氏子孫遷居杜陵,今陝西西京東南郊外。漢哀帝時,有蔣詡者出任袞州刺史,其子助爲會稽太守;其孫晃官拜司徒;其曾孫橫光武朝爲將軍,從光武討赤眉有功,封浚遒侯,旋被司隸羗路讒死,八子奔江南,一子奔楚。後寃白,詔九子就地封侯。事詳浦陽蔣氏宗譜,惜未携出,僅記長子默封雲陽侯(今宜興竹山一帶,古稱柯山),三子禮爲鎭湖侯,幼子澄爲亭鄕侯(讀如歐亭鄕屬宜興境內,今楊巷...

  • 文章周氏宗族世系堂号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周健民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周氏 宗族世系 堂号

    依先人世代相傳,我周氏本晉人,出自姫姓,居山西洪洞縣喜鵲窩。明朝初年,由先祖有資公遷至蕭縣。定居投縣之西南邊陲相山之麓,名爲高村。及貽玖(健民)之身,已二十有一世矣。關於周氏堂號,其說有二。一、愛蓮堂。此堂號一說起於漢時,因大將軍周亞夫駐軍細柳,曾撰聯:「細柳營中春試馬。愛蓮池上夜談兵」,因而得名。另一說是源於宋時,大學者周敦頣愛蓮,曾爲文讚蓮爲君子,乃以爲堂號。二說併傳,爲我周氏所沿用。於民國二十七年對日抗戰前,叔父晴舫公將「愛蓮池上夜讀兵」聯文,改爲...

  • 文章中華民國始祖軒轅黃帝傳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6期  作者:胡信田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轩辕黄帝 家族世系 仓颉造字 指南车 涿鹿之战

    异于常孩,七十天就能说话,八岁时有成年人的风度、见识,十五岁处鄕里就有长者的风范了,二十岁时,对民族意识、国事政治、军事地理,非常的熟习,于是修德练兵,救民出水火。同帝楡罔在阪泉作战,同蚩尤在涿鹿作战,两战全胜,奠定了中华民族立业千秋万世的基础。二、黄帝的家族世系黄帝初次建立国都在涿鹿(即是现在的察哈尔省涿鹿县),又把国都迁到有熊(现在河南省的新郑县)。在位一百年,崩逝以后,殡葬在桥山的丘岭上(现在陕西省的中部县),桥山也叫桥陵。按照平常的道理判断:桥山

  • 文章追忆祖先世系的片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李筱俠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祖先世系 族谱 贺县 河东镇

    秀才为数不少。从事农耕与工商业发家者更多。将军太公逝后,葬于担石墓地,隔年由族人轮流祭扫。我们家族世系载之族谱颇详,不幸遗失,无以查考。尙幸族谱中辈份秩序五律诗由族兄李泽光长男初远倒背诵熟记,几经辗转得以抄录:「宗熙先泽远,修积世其昌,景运钟才彦,崇勋显俊良。敎经忠道德,务本重纲常,亿兆丰咸颂,孙谋保善良。」曾祖父隆宗公,即排五律之首,「宗」字辈。民二十五年「修」字辈第六代孙已经出生(孝先伯父长孙名远之子日久名已遗忘)。自始祖竹庆公到曾祖父隆宗公之间尙有四至

  • 文章故鄉風物憶當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戴澍霖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大埔名胜 大埔习俗 物产交通 家族世系

    余少小離鄕,寓居馬來西亞之檳城、怡保等地,迄今幾六十年矣。昔時孩提,今則白髮,雖歲時伏臘,亦曾囘鄕省視,而來去匆匆,輙未能多留;且離亂飽經,曩日釣遊之跡,亦祗能形諸夢寐,蘇東坡云:「事如春夢了無痕!」若不記諸筆墨,未免有負彼蒼生我之厚。適祖國臺北市大埔會刊遠道貽書徵稿,因作斯篇以應命焉。故鄕形勢余世居大埔縣在城區永興甲之汶上鄕,其先自中州遷安徽、江西、福建,再遷粤之五華,十餘傳至福正公,更由五華、興寧、梅縣、松口、沿梅江至三河壩、滸田,輾轉卜居於永興甲之...

  • 文章史氏历代世系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史先春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历代世系 《史氏通谱》 古丰史氏 《石榴图》

    援,字道济,为十三世。至普终,在宋余盈公讳充,为十四世。在梁,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建昌开国文集公,讳纂,为十五世。在陈,瑞胤公讳祺,为十六世。侍中卫将军讳育,为十七世。前五代共四传。入唐,常州刺史讳仲谟,字世则,为十八世。江州刺史讳元道,字彻微,为十九世,文林郎讳叔豪,字君杰,为二十世。朝议大夫轻骑将军,都尉,赠溧阳开国侯,讳净滋,字元默,为二十一世。至国子监祭酒讳拱,为溧阳二十二世。唐武后时,自埭头徙永淸。自后五代迄宋。世系无传。考吾丰史氏,自永淸至眞定

  • 文章初探葛姓之來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葛智昌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葛姓 世系家谱 《通志》 《中国姓氏汇编》 诸葛复姓

    古风传雅,民俗可亲。中华儿女,骨肉同根。「炎黄子孙」豪言壮语,响彻全球。中国人之姓是如何来的?千家万户,有条件者,竭尽所能,追宗索源。台湾同胞尤为重视。据悉彰化县福兴乡,有「顶粘」和「厦粘」两大村落。历来信守「三世不修家谱,即为不孝」之古训。他们自其先祖入台二十九世的世系家谱,迄今七百八十余年,屡经变乱,仍保存很好,世代相传,堪称人类之最,令人敬仰。祖国历代先贤泰岱,为研究同胞姓氏,前仆后继,巨作连篇,目不暇接。如南宋大史学家郑樵的《通志》,邓名世

  • 文章尋根溯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劉守法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中秋节 回忆亲人 近亲世系 刘王楼村 老八房

    亲人,庭园也已破碎,如何回乡定居?如何落叶归根?只有痴人说梦成为幻想梦想了。至于对故乡毫无印象,毫无感情的子孙辈,欲让他们回归故土,恐更非易事。特以此书留作纪念,并作将来寻根之依据。附表:近亲世系表近亲世系

  • 文章宋代的燕山竇氏及其家風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王德毅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燕山窦氏 三字经 窦氏世系 睢阳书院 范仲淹

    中國固有的道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在宋代是士大夫家庭垂爲家訓的。三字經云:「竇燕山,有義方,敎五子,名俱揚。」這個故事,早已家喩戶曉。風俗通云:「竇,姒姓,少康之後。帝相遭有窮氏之難,其妃方娠,逃出自竇,而生少康,其支孫遂以竇爲氏。扶風人,望出河西。」竇氏在漢代爲名族,至宋代只有燕山竇氏一門顯赫於當時。北宋燕山竇氏世糸表:竇遜,薊州漁陽人,官玉田令。思恭,嬀州司馬。禹錫,以詞學有名。禹鈞,於周顯德中官太常少卿,以右諫議大夫致仕。當五代後晉高祖石敬瑭將燕...

  • 文章仇氏族譜重修緣起(序)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仇奉超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仇氏族谱 山西洪洞 仇氏世系 重修缘起 祖系传承表

    仇氏世系出于上古,在夏为诸侯,商时为九国。殷纣杀九族之后,九国的子孙改姓为仇氏,是吾仇氏之起源也。仇氏世居中原,迁徙至山东省鱼台的始祖,是于明朝初年,来自山西省的洪洞县,在鱼台县的南四湖畔,自成村落,定名为仇海,仇海又分为前仇海与后仇海二村。自此后,族人胼手胝足辟土为田,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耕读传世,至今六百年。子孙繁衍旺盛,复家产广积,因而扩展,同属山东省的嘉祥、巨野、滕县,及江苏省的丰沛,渐次分布京、沪、台湾等地,严然一望族。仇氏本有族谱,因历经变乱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