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专访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以人為本,全生命服務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3期  出版时间:2006-07-10
    关键字: 公司介绍 殡葬业 本刊专访

    龙巖明兴处专访走进滕淑兰处长的办公室像是走进书房,飘着淡淡的檀香味,同色系的木质装潢点缀一点小图案,与其交谈听着她轻柔的声音,就像与邻家大姐一样,让人心情温暖轻松。滕处长进入龙巖已近八个年头,八年前,滕处长原是直销公司高额收入的高级美容顾问,完整的组织与广大的客户群,每月坐拥高额的收入,在其他人眼里已算是事业有成站在金字塔上层的族群。但经同事的介绍后,了解龙巖是全台第一家挤身五百大的殡葬服务公司,也是全亚洲第一家通过IS09001国际品保验证标准的企业

  • 文章值得敬仰的鄉長范春泉先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3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范春泉 记者专访 服务民众

    中,我获益殊深,内心颇为感激。民国七十三年二月廿七日第七次国民大会时,靑年战士报记者蓝宾诚先生对范先生有一篇专访报导。略为「虽然他不是民选的国民大会代表却参与了七次国民大会的召开,多少年来,他始终尽心尽力,将全部的靑春都投入了国民大会的服务工作,这种精神,令多数认识他的代表们和秘书处的同仁们钦佩。看到我们宪政体制更加巩固而发扬光大是参与大会服务工作人员最感欣慰的一件事,在国大秘书处服务似乎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却又好像只是弹指间的功夫而已。中枢迁台,国大秘书处

  • 文章专访尹雪曼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李宗雯 出版时间:1973-06-25
    关键字: 尹雪曼 人物专访 写作 求学经历

    在「華欣文化事業中心」,記者訪問到名作家尹雪曼先生。當人們提到名作家時,眼光似乎停滯在那個代表著榮譽成果的「名」上,忽略了一個榮譽與成就的背後是經過了多少的艱辛過程。一個作家的成長,不在作品產量多或銷數多,更不在一兩篇或幾部轟動一時的作品;尹雪曼先生有他獨特的風格。他文筆平實、淸雅,不賣弄美麗的辭藻,只是默默地灌注自己的眞實情感,在平實、淸雅、娓娓道來中,我們也不會迷失在華麗的文藻中。凡是熟悉尹雪曼先生的人,均認爲尹雪曼做人做事均極謹愼而守分,然而寫起文...

  • 文章宋代表海老周教授久公専訪報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4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口述历史 专访 回忆往事 思念恩师

    楔子张文德拙著「黄河历代水患与治理辑粹」,在宋代表海老前辈周教授久公老师指导下完成。为感念师恩,乃以四载问道拙文,发表于中原文献。嗣因主编刘光华提议,以吾省宋代表与周教授,文献尙少介绍,嘱能抽暇专访,分别为文报导,藉以表彰鄕之大老,并以启迪后昆,笔者以此举意义重大,旋而转达此一美意,蒙二老首肯,遂于八十六年二月十四日专诚拜谒,作成专访纪录呈经二老同意,并向光华兄报命。专访之一 宋代表海老口述张文德整理笔者依时抵台中市宋府,海老精神奕奕,慈祥而亲切的寒暄

  • 文章家学渊源 一世功名——杰出石油专家胡新南乡长专访纪实(续上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1期  作者:珊瑋  出版时间:1999-11-20
    关键字: 胡新南 石油专家 专访 家学渊源

    我幾經波折的從基層做起,到進入決策核心,中間經歷了多少困難險阻,有幸在多位長官的帶領襄助下一一化解。使我得以陪伴帶領著一個龐大的事業從無到有、到成長茁壯,邁向巔峰。一生都是中油人的我,回首前塵,自省無愧於父母的栽培殷望以及長官的企重厚愛,在我個人生涯中畫下了圓滿的句點。(完)後記:一年多前,在過總幹事的陪伴下,我懷著忐忑與敬畏的心情走進趙廷箴文教基金會。出乎我意料的是,迎接我的是一位滿臉慈祥,態度溫厚的長者。這就是那位叱吒石油界,由基層做起,近四十年來在...

  • 文章卜元禮秉持以「路」爲家信念且看臺鐵振衰起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7期  作者:楊堯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卜元礼 以路为家 台湾铁路 铁路运营 专访

    助于他的思考。他曾奉派到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铁道工程多次,民国六十三年他被遴选为台湾省政府考绩特优人员,他认为这是他从事公务员中的一项最大殊荣。(自立晩报记者杨尧专访)(注:新任台湾铁路管理局长卜元礼鄕长,廿一日上午在省府动员会中宣誓就职。)

  • 文章心懷故土的遊子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保其青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王萍 人物专访 人物事略 “台湾司法院”

    安順 保其青「黔驢技窮、夜郎自大;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這些是歷史留給貴州人永遠的烙印……。而真正了解貴州的人,都知道:「貴州是一個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空調』省。」這裡,人民勤勞、物產豐富、山川秀美…貴州人和在貴州生活的外地人用一句共同的心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除了北京,就是貴陽。」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筆者找到在臺灣已生活了五十六年,八十來歲的貴州人王萍老先生。他對貴州那份狂熱的愛,沒有因時間的關係有任何改變。一見面他就用久違的...

  • 文章家学渊源 一世功名——杰出石油专家胡新南乡长专访纪实(续上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0期  作者:珊瑋  出版时间:1999-10-20
    关键字: 石油专家 胡新南 专访纪实 家学渊源 一世功名

    自民國五十年我就任總經理後,公司的業務發展迅速,人員晉用幾乎是以年增一千人的速度上升,至六十五年我交出總經理一職時,全中油公司員工已超過一萬二千人。為了因應業務及人員擴展的需要,我接掌董事長後分別將「台灣油礦探勘處」改組為「台灣油礦探勘總處」,「高雄煉油廠」改組為「高雄煉油總廠」,「台灣營業處」改組為「台灣營業總處」。因為這三大單位所轄附屬機構分散各地,業務範圍也日形擴大複雜,於是分別增設副主管,分工合作,提高效率,減輕主管負荷。這次的組織改進是中油公司...

  • 文章吳舜文度過七十七載悠悠歲月最大的心願——修個博士學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63期  出版时间:1990-09-05
    关键字: 吴舜文 博士学位 裕隆汽车公司 杂志专访 求学精神

    现在正是暑假,也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时刻,因为暑假不必「读书」,但是对年纪大的人而言,就恨不得能多读一些书,已经七十七岁的裕隆董事长吴舜文在最近一期卓越杂志中,接受访问时谈到自己七十七岁的最大心愿,不是赚钱,不是享受,而是「修得一个博士学位」。吴舜文的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可以给暑假中徘徊于MTV、电动玩具店的学生们,一个値得思考的启示。在这篇卓越杂志的专访中指出,本名吴怀柔的吴舜文,一直有颗强烈求学的欲望,自称「好胜心很强」的她,在种种不太寻常

  • 文章心安是歸處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保其青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袁永寿 人物专访 《贵州文献》 往事回忆 人物事略

    安順 保其青我「掐指一算」,從貴州省遵義桃溪寺入伍的青年軍,今年正好是他們從軍六十周年的日子。六十年哪!正好是人生一個花甲。這六十年來他們大都生活、工作在臺灣。這些年來他們究竟過得怎樣?工作是否順利?家庭可否幸福?身體是好是壞?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想去追記的。在《貴州文獻》主編張興堯先生的引薦下,筆者採訪了他們其中的一員,於一九四七從軍的袁永壽老先生。其實先前跟袁永壽老先生已見過幾次面,他話不多。每次見面他都是一身西裝、白襯衣;腳上永遠穿著一雙擦得乾乾淨淨...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