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桃花源》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桃花源的古洞与今洞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陳克非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桃花源游记 桃源洞 古今桃花源 散文游记

    少时读「桃花源记」,以为那是陶渊明先生假托的理想之乡,未必实有其地。记得廿余年前的春天,我曾和一位朋友王君,从湘西洪江,包了一只木船,开往常德。平时曾听人说:桃花源就在桃源县的附近。开船以后,我问船伕:「桃源洞在什么地方?」船伕答:「在距桃源县城沿江廿里的上面。」我和船伕商量:「船到桃源洞附近的地方,请暂时停下,我们想趁此机会,上岸一游。」船佚欣然答应了。

  • 文章桃花源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2期  作者:文得三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桃花源 游记 艺文选粹

    行。默念渊明记,疑假还疑真。借问今何世?非晋亦非秦。注:桃花源在湖南省桃源县境,列为国际观光景点。山前有小溪,桃树林立,境幽景美。游客纷至沓来,已无渊明记中所谓「与外人间隔」之感。前村亭径间有历代骚人墨客放情挥洒,其中不乏幽雅奇特之句,堪驻足欣赏。石壁上满刻陶诗,由书法名家用各体书法逐句成篇。所谓铁画银钩,跃然壁上,令人赞叹不已。后村为秦人村,则尚保有几分宁静悠然世外之气氛。

  • 文章我的故乡——乐清的桃花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2期  作者:南岳老人 出版时间:1980-02-06
    关键字: 格律诗 人生感悟 桃花源

    波濤汹湧,白浪滔天,晨見東海旭日之早起;三面犀山環抱,層巒疊嶂,晚視西山金烏之先沈。阡陌連綿,樹林蔭翳,中有盆地,一帶流水,自繞崧塘蜿蜒而下,支流數落,密佈全鄕,分流至大小鶴頭,卽前後塘村,以爲灌漑。如遇洪水橫流,則開徒洩洪。本鄕由大崧前後塘三村爲主組成,此乃今日之桃源,人間之幽谷。此中風景,雖乏奇花異木,而一望遍山蒼翠,滿園桑麻,春光明媚,則滿山杜鵑怒放,桃紅柳綠,撲鼻芳香;空氣淸新,幽閒自在,一入其境,則別有一番滋味。如南行小崧,曲徑以進約半里,人跡...

  • 文章也谈《桃花源诗·并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汪誠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桃花源 陶渊明 文学欣赏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实际上是《桃花源诗》前面的序言,两者的主要思想一致,但写的重点和表现方法是不同的。「记」是用客观的记叙方法,虚构了一些情节,营造出一个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而「诗」则是直接了当地表达了作者对淳朴理想社会的向往。后世许多学者对陶的《桃花源诗、并记》均有所学习研究,更有许多评论,现略举其二、三。大陆当代学者游国恩等五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八三年再版)中的有关节中说:它标志了诗人思想发展的高度

  • 文章桃花源诗寄宿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李洪甫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陶渊明 桃花源 文学诗稿

    陶渊明笔下的那「桑竹垂余荫」、「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源风光,有它沐浴在大自然里的模特儿。许多信博物、长于考订的文人四处寻觅,于是报刊上连篇累牍地指述桃花源的地望:在湖南、在湖北、在浙江、在四川……可是,东海辟隅的一处武陵古邑,倒眞是陶渊明的实地游历之处。据《魏书·地理志》:「海州有武陵郡,领县二:上鲜……洛要,肖衍高密县,武定七年(公元五七九年)改,有武陵城」。《海州志·沿革》的《按》还指出:「南齐垣崇祖传,魏东徐州剌史成固公袭崇祖屯洛要,去朐山

  • 文章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宿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吳成芳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桃花源 陶渊明 历史资料 自然风光 学者观点

    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北云台山的东南方,有一个群山环抱的宿城,昔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士兵筑城让其宿于此而得名。早在东晋时,大诗人陶渊明描写成一如世外桃源般仙境的《桃花源记》文章,与该处十分相似。因而「桃源仙境」之名,一直享誉古今,著称于世。这里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人文底蕴,绮丽的山水胜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旅游价値。前些天,我们一行在人流如织、车来车往的景区内,也簇拥著游客穿行其间,有幸领略了这里的奇妙风光。历史重回到一千多前的东晋时代。陶渊明(西元

  • 文章尋找陶淵明的足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海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陶渊明 《桃花源记》 溶洞风景区 龙宫洞 考察游览

    陶渊明辞彭泽县令,高风亮节,撰桃花源记,寄怀自然,人与文永垂千秋,桃花源在九江武凌源,近又发现乌龙山有巨大溶洞群,美不可言,经开发又成「人间仙境」,现名龙宫洞风景区,其策划并取得经营权是赵茂峰先生,大埔人也。—编者

  • 文章重遊秀峰紀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董晉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秀峰 旅游纪行 桃花源景区 历史文化渊源 游览赋诗

    境内的隘口鎭,早在迎候我们的是该县民政局的王君和鎭民政所的钱君,还有在星子工作的内侄孙钱诗坚。他们说未去秀峰之前,顺便先到桃花源景区看看。桃花源又名康王谷,因楚王子避秦乱逃遁于此而得名。后又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记中描述的大槪是以康王谷为原型,故人们又命为桃花源。唐代茶圣陆羽命名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就是景区最高点。前不久,还有好几个国家的客商在此召开了一个国际品茶盛会。我们的车子开进桃花源不远,就有个收费站,票价每人收十五元,给了每人一张入山券。沿途入

  • 文章陶淵明的田園情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期  作者:韓欣  出版时间:1999-01-10
    关键字: 陶渊明田园诗 桃花源诗并记 春秋多佳日 登高赋新诗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作于从弟敬远》)。春天的雷,夏天的风,秋天的草,冬天的雪。可惜,历史上还没有发现哪位画家依此诗意画出春夏秋冬四景图;若有的话,我相信一定会比「南渡四大家」之一的著名画刘松年「四景山水卷」韵味更足。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有一首极为重要的诗篇,画出了一幅十分可贵的理想画卷。这就是享誉中外的《桃花源诗并记》。诗人身处黑暗时代,饱经丧乱,非常盼望有一个美好的社会出现。于是,他根据长期住在农村在生

  • 文章北雲台山與陶淵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云台山 陶渊明 《桃花源记》 陶公祠 地方志

    隆安四年(四〇〇年)到过宿城,幷认为《桃花源记》是以宿城为背景写作的。陶澍亲自撰文,写了一篇《鎭军参军辩》,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陶渊明确实来过北云台山,这篇文章刻石镶嵌在陶公祠的廊壁上。陶澍还亲笔题写「羲皇上人」、「归去来兮」两块匾额悬于祠内,幷亲自撰写了一副楹联挂在陶公祠大门两边的石柱上,联曰:此处亦有南山,看云归欲夕,鸟倦知还,风光何殊栗里;在昔曾游东海,忆芳草缘溪,林花夹岸,烟村别出桃源。时任两淮盐运史的童濂写了一篇《陶公祠缮田记》,亦刻石镶嵌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