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麻将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品味麻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5期  作者:湯麗永  出版时间:2014-05-25
    关键字: 麻将 合肥麻将 麻将 功效 国人

    近几年来,常听人说:「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炒股」,依我之见是过于夸张了。但「麻将」成了国人热衷的游戏却是毫无疑问的。我婆家都是麻将高手,婆婆是小有名气的老麻将,她三个儿子也无师自通,一个比一个精通麻将技法,这大约是遗传基因的作用吧。独出我这位「叛逆」媳妇,始终对麻将不感兴趣。后来,娶进门的两位弟媳妇也喜欢搓麻将,逢年过节一家人欢天喜地搓麻将,唯独我一人不为所动,婆婆情不自禁地摇头叹息道:「捺能连麻将也勿欢喜」,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婆婆过世后

  • 文章氣煞孔子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期  作者:吳緜衞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孔子 麻将 颜回

    麻将一门,据闻为一位德国海员所创,流入中国已有二三百载,在满淸中叶乃普遍广传,目前在台湾更见风行。其实,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麻将面世,不信听我道来。颜子渊(颜囘),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某日,集群贤大打麻将,因有一局「三喜」满胡,其中东南方开降,西方碰出,北方坆三,单吊红中,赌至半局,因久吊不见红中而改吊见一九筒,红中打出后,对门及上面各跟打红中,此时轮到颜囘摸牌,竟亦摸来红中,最后,终被散局。颜囘在痛惜之余,趋见孔子,将经过道出,孔子一闻之下,拍案

  • 文章卫生麻将与职业赌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5期  作者:徐立新 出版时间:2002-02-10
    关键字: 麻将 民间娱乐 社会秩序 赌博

    麻将可以纾解压力,调剂生活情趣,对老年人还有防范脑细胞萎缩功能,所以玩四圈麻将有人称为「卫生麻将」。不论你同不同意这种看法,台湾社会确实有相当可观的麻将人口。很多年前,英文中国日报(China News)就对台湾赌场做过一系列专业报导,文中提到单是台北一地,每天至少有全市人口百分之三以上的人数消磨在麻将桌上。麻将是中华民族国粹,历史悠久,流传甚广。近几年,台湾有人举办麻将比赛;有人公开招徕麻将搭子,想做类似日本、香港的「麻将馆」。笔者去年赴大陆

  • 文章答旅美老鄉徵馬將唱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麻将唱词 全部唱词补录

    談到馬將牌詞,我也會唱。但是唱不全。一般人在打牌時遇到不會唱的,就用「我不要」,「你去掏」。(例如「三筒」不會唱,就說「三筒我不要」。下家抓個「八筒」也不會唱,而且用不着,打出去說:「八筒你去掏」。這樣,牌桌上所唱的多半是「我不要」,「你去掏」。)唱膩了,反而覺得刺耳。玆將全部唱詞添補如下:(一筒)「一個筒兒糕—舊有」。(二筒)「前娘留下眼睛泡—舊有」。(三筒)「三星斜掛小樓梢—新添」。(四筒)「四方桌,馬將敲—新添」。(五筒)「五朶梅花水上漂—舊有」。...

  • 文章闲话麻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溫錦奮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麻将 玩法介绍 游戏规则 学者观点

    相传麻将牌是浙江宁波从事渔业的陈禹门先生所发明的。牌中的东、南、西、北风及中、发、白是来自渔船上利用风帆航行方向及红、绿、白三色浮标球的灵感构想出来的。再加上条、饼、万三项思维,从而组合成为一个完整体系的游戏工具。麻将之发明,最初仅供人们作为益智游戏之用,后经不断演变,四人一组,玩起来个中窍门千变万化,乐趣无穷,因而蔚为风气,成为民间争相把玩,乐而不疲的赌博工具。麻将牌在历史定位上毁誉参半,有人将它誉为「国粹」,提供人们锻炼脑力及怡情消遣的娱乐工具。所谓

  • 文章江苏三泰——麻将金三角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8期  出版时间:1988-11-15
    关键字: 麻将 社会问题 江苏三泰

    据北平『农民日报』报导,中共「官方」和民间,近几年「哗啦啦」地时兴起一股「麻将热」给人们带来娱兴,也带来各种社会问题。报导说,在人们对麻将的是非争论不休时,麻将的生产正面临着发展与衰落的抉择。江苏的泰州、泰县、泰兴三泰地区是闻名的麻将生产与销售的「金三角」。「麻将之鄕」的泰兴县一九七九年只有两家经批准的外贸麻将厂,年产値只有几十万元。到一九八七年,家庭麻将厂星罗棋布,全县一年麻将产値高达四千万元,年产麻将十多万副。但量越来越大「质」却不断滑坡,巿场饱和

  • 文章妙文逗趣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4、55期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灭鼠公司 祭鼠文 麻将守则 麻将 辞职文 趣文选集

    倾,呜呼哀哉!尙飨!麻将经—附麻将十二手则且夫有天地而必有人类,有人类而必有国家,有国家而必有文化,有文化而必有康乐,如有康乐而独无麻将,斯可乎?其历史也悠久,其变化也无穷,包罗高深巧妙之技术,深蕴生克盛衰之哲理,国人习之,百玩不厌,外人效之,乐趣无穷,每当深宵,麾战于方城,时属三更,始散于斗室,一夜间何止千场,参加者动逾万人,囊金输尽,兴尽而归,解衣酣睡,漪矣盛哉,叹观止矣!麻将手则一、按时赴约,不得有迟到早退之行为。二、圈数固定,不得有缩短延长之行

  • 文章麻将扯淡诗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杜本道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麻将闲谈 手气略差 呼朋唤友 笑谈人生

    一长日逍遥在方城理牌抓张吃碰听白皮发财吊红中杠上自摸显新通二方城戏中好舒畅谁管他人瓦上霜天塌自有高人顶那是我们先遭殃三杀时消磨方城戏连日输钱好生气暗下决心要戒赌偏偏难熬三缺一四今日碰上扫把星手气背得想不通四圈只胡了一把怎不吹气瞪眼睛五呼朋唤友戏方城东西南北座排定又是他坐我上手多留对子来就碰六一起烂牌可奈何大字边张这么多谁知卡裆一一进剩下对倒还自摸七谁说麻将不卫生专治老人痴呆症三十六计都用上大帅小鸡吃烧饼八遇上搭子太懦弱吃碰出张都踌躇打出收回两三次还怪逼他

  • 文章遊和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期  作者:曹淦生  出版时间:1990-11-01
    关键字: 游和 打牌 守则十二条 牌戏历史 打麻将

    吾家鄕牌戏叫「游和」,似很雅致,上海叫「搓麻将」,广东及香港叫「碰」,北方叫「打牌」。而人们在信函中邀玩,称为「方城」。玩牌戏麻将在全国很普遍,已深入社会各阶层,也可称为国粹。打牌对休闲活动确是一大贡献,为室内竞技最有乐趣,最富刺激,最用智力,首推麻将,故利用空余邀约好友,环桌同乐,对身心的调节,确是非常有益。至于日夜不休纒鬪数十小时如马拉松的拼命玩法,既伤身,又费时,实无益处,凡事应有限度,打牌当然也不例外了。牌戏始于吾国,相传汉代韩信发明给军中士兵作

  • 文章麻将最早起源于太仓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5期  作者:凌鼎年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麻将 娱乐活动 起源说 太仓

    当今最普遍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是什么?人们十有八九会说是「搓麻将!」这一点连胡适先生也不否认:世界上凡有华人的地方,必有麻将。但是遍阅与麻将相关的书籍资料,大都是介绍搓麻将的技巧,而关于麻将的起源,多数含含糊糊,未见有令人信服的史实。麻将从何而来?各种麻将起源说曾在一本《麻将秘诀》的序言中读到这样一种说法:麻将是从马吊牌发展而来的,只是如何演变,如何发展,就语焉不详,使人对此说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至于麻将出现的年代,有说清代,有说明代,也有说可以追溯到宋代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