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高陂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风彩甚都的大埔高陂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田辛墾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大埔高陂瓷 彩绘瓷器 制瓷工艺 廖逊我 改良发展

    玉一般白,纸一般薄;磬一般响,镜一般亮……这是一位新西兰友人对中国薄胎瓷的赞语。大埔高陂烧制陶瓷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据出土陶瓷碎片考证,溯自宋代,高陂就已有了青瓷生产,产品有盘、碗、盏、碟、罐和双耳花瓶等。这些产品,里外施釉,浑厚匀称,润若油脂,亮似冰玉,已有相当高超的技艺了。但长期以来,却停留在单调的色彩和粗重的造型上,跟不上时代进步的发展要求。三十年代,在上海攻读陶瓷学的大埔人陆续还乡,他们提倡改进陶瓷制作工艺,特别是在产品造型和釉色画面的改良上

  • 文章高陂区属人事调查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6期  作者:劉禹輪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高陂地区 人员信息 名单名录

    吾埔行政区,北伐前划分为三区,高陂属第三区(注:后又分为五区、八区),全区共十三鄕,人口男女合计近十万人,(系据三、四十年前统计),以韩江河流为分水岭,计东部十鄕,西部三鄕,民国以前,一般文化水准不高,邑人甚而有谓高陂乃文化沙漠之称,事实上又是怎样呢?擧例说来,淸末,政府开办户政,派员至陂市钉门牌,鄕人误认官府要抽人头税,以讹传讹,终引起东部若干鄕纷纷反对,于是一唱百和,各鄕民众出尽藤牌刀棍,纷纷到陂市,跟官兵混战一场,双方互有死伤,卒由县衙派勇前来弹压

  • 文章开办高陂高中的黄汉豪校长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黃崇森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高陂中学 黄汉豪 人物简传 创办学校

    大埔县高陂中学始创于一九〇一年,初为私塾,由秀才黄五楼任校长,一九〇四年黄五楼将之改为「仰文公学」,一九二四年起办为初级中学,后又办为简易乡村师范。四十年代黄五楼之子黄天民(陆军中将,官名黄为财)任校董主任时,筹划申办高中,一九四五年巳月黄天民之子黄汉豪(一九三〇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因抗战粤北日紧而返乡,校董会聘为初级中学校长。一九四五年下半年,把在校初中毕业后在外读高中的近四十位学生招回来,和本届初中毕业生合在一起开办高中一、高中二两个班,读至高

  • 文章高陂仰文公学的学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9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高陂仰文公学 往事回忆 学校情况 学校生活

    我是高陂仰文公学的学生,当然应该知道仰文公学的过去和当时的情形。我的出生地是石云区(行政区第十四区)大埔角芹彩洋;因为先父曾在高陂开设碗店,做瓷器生意,我就经常居留在高陂。同时,我又曾在高陂仰校读书,所以很多人以为我是高陂人。同样地,我曾在梅县省立梅州中学读过书,在太平洋战事发生后,我把香港华南中学迁囘到梅县复校,前后整整四年,因此,一些广州朋友或中山大学校友,则认为我是梅县人(民国三十六年我曾以广州市参议员身份代表广州竞选广东省参议员,广州市各报,刊出

  • 文章三河高陂端节赛龙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楊燕秀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端午节 三河壩高陂 赛龙舟 风土习俗 传统文化

    韩江沿岸的大埔县三河、高陂、古埜、大麻等乡镇,每年端阳节举行划龙船这一民间活动,以吊屈原高风。相传明末清初,潮州府举办龙舟竞赛,辖区内各邑龙舟汇集潮州参赛。三河、高陂龙舟亦参与盛会。规定胜者龙船驶返原地,败者船留下,选手则可返乡。三河汇东仰头龙舟赛胜,敲著铜金(锣公)凯旋而归,并在东文部建起「回龙宫」安放龙头,以示纪念。每年龙舟赛只有汇东龙舟敲铜金,直沿至今。三河在龙舟竞赛前需举行打龙头水,由一位水性好的壮汉举著木雕龙头到深潭码头跳下河,在潭中表演青龙献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