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高山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川寧屬山川及烏蠻分佈形勢(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2期  作者:李璜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乌蛮 分布形势 高山族 宁属山川 身材样貌

    二、宁属乌蛮分布形势山川道里既明,可以一言乌蛮分布形势。但前已言之,宁属夷族,种类至伙,乌蛮不过其中之较为强悍,曾征服诸蛮,成为宁属中西南各夷的统治者;自唐肃宗至德初(西纪七五六)至元宪宗减大理(西纪一二五三),中间有五百年之久。虽其间一度为吐蕃所攻入,数度为汉军所收复,然皆未能久据,故乌蛮在宁属至今仍自命为统治者。但元代收复以来,又经过明淸政治的经营,乌蛮已经被汉兵汉民一步一步逼入居高山之中,成为高山族了。其所以逐次高升至于山中,我曾与西昌、会理两地

  • 文章高山十六胜景碑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8期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高山十六胜景碑廊 吴地文化 吴园 景观

    当你踏上吴文化公园孕吴门广桃」、「缘合三生」、「降福灵场,面向右侧就看到一条飞簷翘泉」、「发财路头」、「玉蟹生角的百米长廊,整齐地镶嵌在墙珠」、「霞客遗踪」、「灵鹊情上的二十块记载吴园胜景,那就深」、「蓬泉生慧」等。是刚落成的高山十六胜景碑廊,是展示吴地文化内涵的缩影。高山十六胜景,由高山八胜、高山八景组成。其文化品名为「孕吴朝晖」、「古井藏剑」、「红烛照天」、「九桥十美」、「犀挑日月」、「仙石瑞雪」、「五龙呈祥」、「红霞晚钟」、「承露双碑廊内共竖有二十

  • 文章商賈雲集的焦溪鎮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8期  出版时间:1996-12-15
    关键字: 焦溪镇 高山书院 交通 经济建设

    焦溪镇位于武进市东北,地处武、澄、钖三市交界,总面积二一.六平方公里,辖一八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人口二.五亿。镇区面积已达二平方公里,全长三.三公里的镇区已筑成环镇公路,被列为常州市小市镇建设重点乡镇之一。焦溪历史悠久。相传远古时舜帝南巡,增驻此地,为此,境内留下了舜过山、舜河、舜田、舜井等遗迹,耐人寻味。自明、清以来,更是文人辈出,名医众多,还曾建有高山书院(在三河口),办过菊花诗社。焦溪镇交通发达,商贾云集,南有北塘河,东有舜河,常武公路穿过镇区

  • 文章澄廬吟稿

    来源期刊:《連聲》 第15期  作者:江舉謙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高山 河山 江万里 旅台 亡故

    五言律三章谢故校长逝世周年题辞中原仰大名,东海揽群英。教泽立功远,主恩垂爱闳。彬彬敦本色,蔼蔼守元贞。至悫著真理,高山怀景行。代赋心志守职谨分寸,羽毛惜上庠。是非自有度,巧拙岂无量。圣哲戒夸饰,庸愚慎舍藏。感恩念母校,天地喜苍茫。题江西都昌编南宋爱国丞相江万里研究集宋亡由积弱,忠烈自千秋,理学光师表高风敷远猷。范马都其望,河山合厥修。汨罗今渺渺,止水幸悠悠!贺世华联合商业银行台中分行乔迁世运剥而复,华人操大枢。联珠成祖白,合璧可称朱。商道足财用,业功征典

  • 文章山中王國尼泊爾(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6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尼泊尔 海外见闻 高山之国 种姓制度 社会风俗

    九十六年十月二日,余滿懷歡欣,從台北啟程,到香港轉機,未料尼泊爾皇家航班延遲兩小時到港,致使抵達尼京加德滿都(Kathmandu)時,已是三日凌晨兩點,複雜的落地簽證,緩慢的行李檢查,都耗費不少時間,累得一進入飯店倒頭便睡。九日的回程,尼航再次延後兩小時,香港接駁不上,又是次日凌晨三時才返抵台灣家門。這趟尼泊爾之行,我們吃足了苦頭,但心中並不抱怨誰,因為到歲月無痕的國度中旅行,原本要考慮到難以掌握的時空因素,在出發前理應有應變腹案。但此行我們是有所得的,足以補償...

  • 文章高山十六胜景碑廊缩影吴地文化 故乡吴园又添新景点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9期  出版时间:2000-07-20
    关键字: 高山十六胜景碑廊 吴地文化 吴园 新景点

    (編者按:楊通誼老先生為本會鄉長、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楊世緘先生尊翁)

  • 文章日本之根在雲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4期  作者:朱正義 出版时间:1984-12-25
    关键字: 人类学研究 日本人起源 台湾高山族 地质人类学 云南起源说

    據七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聯合報東京電:於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聯合報第二版載,據研究人類學的日本大阪敎育大學名譽敎授鳥越憲三郞提出一種新的學說:日本人的根於中國雲南。鳥越敎授並以雲南及緬泰山岳地帶少數民族的嬰兒,臀部都有「蒙古斑」此一事實,作爲自己新學說的佐證。鳥越敎授早在一九七九年時卽提出日本人的根在中國雲南的學說。他是根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以及稻作農耕方法,住宅式樣等文化特質,風俗習慣的共通性而創此新說。他認爲紀元前,沿着河川,自雲南往各地移...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