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土人情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再談關中八怪也不怪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樊珩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关中八怪” 风土人情 风土习俗

    海峡两岸撰文谈「关中八怪」者,屡屡皆是,其内容大同小异。所谓「关中八怪」,在本世纪初,乃至更远的时期内确实如此。由于生活在八百里秦川的劳苦群众,文化落后,生产水平低,只能过着一穷二白的生活,他们无经济能力来讲究衣、食、住、行等等。那种原始的、单调的、乃至愚昧的生活方式,司空见怪,不足稀奇。一句话,这同他们的经济基础是紧密相关的。我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多年来有幸走遍了三秦大地这块曾被称之为天府之国的县区鄕村,耳濡目染,对生我养我的关中风土人情及其变化

  • 文章説東北風土諺(七)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东北谚语 风土人情 趣闻 东北习俗

    走大車。錢公來述。農家騾馬,春秋皆用在田裏耕作,冬天則駕車運輸糧食雑貨,爲「走大車」。長途常有跋涉兩三千里,耗時一月。走大車定要搭幫,至少湊成二三十輛大套騾馬的車隊,才好相互照應。並得鑣局保鑣。因天寒地凍,雞叫卽啟程,一早上能走五六十里,行動全在上半天,要趁冷走。過午就走不動了。行車每天必須留有預備時間,以便處理車輛、牲口發生故障,翻車阻塞道路,遇匪搶劫等事故。走大車十分辛苦,人馬身上皆掛着霜雪。當然,利得也大。途中打尖、宿夜,人馬所受到的供應接待,無不...

  • 文章來賓象州等您來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3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6-07-10
    关键字: 来宾 象州 风土人情 故乡风貌

    來賓地處廣西的中央位置,屬於桂中地區,離柳州較近,離南寧較遠。來賓的得名,傳說很有意思。據傳古時候此地住的是瑤族人,後來漢人來了,還派了官來。由於本地人好客好禮,外人來到都是賓客,日久就把這個地方叫做來賓了。過去在老人家口中也曾提過,早已嚮往,終於在今年初才有機會來玩。來賓人口有三十幾萬,語言以講官話爲主,瑤族人很多。自從「桂北(桂林到北海)高速公路」通車以後,來賓就在高速公路邊不遠,交通一便,人們進出日漸多起來,帶動經濟繁榮是可期的。來賓的主要莊稼是甘...

  • 文章《東甌詞徵》(溫州文獻叢書介紹)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3期  作者:余振棠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东瓯词徵》 词作 风土人情

    是一部全面记录温州历代词家作品的总集;是一套反映温州词的艺术发展过的标本;是一幅描绘八百年来温州风土人情的画卷。词在温州文学史上相对于诗、散文、戏剧等文学门类来说,是一个弱项。如《宋诗钞》共收诗人五八家,其中温州作者占了九家(王十朋、蒋李宣、陈傅良、叶友适、四灵、林景熙)约为一六%,而《全宋词》收全国词家一三三〇人,温州作者只有二二家(卢祖皋、甄龙友、赵汝随、林正大、潘希白等),仅占一·六%。收录我国词的另一全盛时期清代词的《全清词钞》收词家一三九六

  • 文章道清鐵路道楚段與濬縣八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0期  作者:王希良 出版时间:1982-10-30
    关键字: 道清铁路 浚县 风景名胜 风土人情

    道淸鐵路在豫北,西起淸化(博愛縣),東經修武、獲嘉、新鄕、越平漢鐵路東北行,至濬縣的道口鎭爲終點,它的主要功能在運銷焦作出產的煤炭、懷慶府的藥材和晋東南部份地區出產的生鐵、蔴繩,並由新鄕、道口接運由平漢路及衞河漕運的南北百貨。民國二十四年自道口站向北修築「道楚段」,北經濬縣城東郊、井店鎭、東繞城集、新張舖、內黃縣城延伸到楚旺(小店),全段長約四十五公里,至翌年(民國二十五年)通車,通車後主要是貨運與支援軍運,並沒有正式出售過客運車票,旋以抗日戰事關係而遭...

  • 文章説東北風土諺(八)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东北谚语 风土人情 传闻轶事 历史故事

    混不開的遼河套,打不破的柳條邊。 崔志遠述。遼河兩岸,河灘廣大,多樹木。土匪出沒無常,其江湖規律極嚴;沿河居民很富,多有槍枝自衞,土匪在此混不開。舊日東北軍閥,多出身於此。柳條邊,如前述。塡不滿的大連,拉不完的東邊。 同右。大連,爲全國第三商埠,東北物產,多自此出口。瀋陽以東,爲米糧、大豆產區;又大連的貨物,多係從其東邊源源車運而來。漠河深,出黃金,長白長,棒捶王。 同右。漠河,我國最北的一個縣份。北瀕黑龍江,隔江卽俄境。本爲荒區,後以其地產金,設廠開採,...

  • 文章説東北風土諺(九)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东北谚语 风土人情 历史故事 东北习俗 轶事

    雨淋不透,風吹不透,日本人看不透。趙尺子述。馮燦彰,錦縣人,學優性傲。民初曾佐吳光新幕,任陸軍部秘書處長。爲玉田、遵化、張北知事,剿巨匪,爲爭民利,應與大府抗衡。九一八事變後,敵僞力脅其出,以死拒。製帽如明之網巾者,自稱「雨淋不透,風吹不透,日本人看不透」,謂之「三不透冠」以視彼廢淸遺老,依附溥儀,乞富貴,獨顯大節凛然。民國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九。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六:「網巾,古無此制,故古今圖畫人物皆無網。國朝初定天下,改易胡風,乃以絲結網,以束...

  • 文章淺談棗陽的家庭狀況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謝麟德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家庭生活 风土人情 社会变化

    卑勿高論。筆者生活在棗陽基層,所見所聞都屬於基層範圍。深切感受到,棗陽的家庭,在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之後。封建勢力,早已肅淸,婦女翻身,完全實現。大家庭不復存在,小家庭茁壯成長。改革開放二十餘年來,社會穩定,生產力猛昇,經濟大發展,生活得到顯著改善。此刻,雖不能和大城市比美,更遠遠落後於沿海地區,較之舊社會,不啻天淵之別,即以改革開放前論之,此日,亦是光芒萬丈,形勢大好。此不能不歸功於總設計師鄧小平和鄧小平理論指引下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事物是不斷變化著的,...

  • 文章四川方言擧隅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5期  作者:平子 出版时间:1965-07-01
    关键字: 四川 方言 俗语 地方特色 风土人情

    本刊第三十二期,载有毛一波先生「自贡市的方言」一文,读后至感兴趣。方言二字,照「辞源」的解释:「土俗语也。囿于一方,不能通行各地,故曰方言。」正因如此,方言充满了地方色彩,地方情调;把方言引进文艺写作,每每更能够表现某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增加其亲切感。又一地方言如能扩大其通行的地区,则方言亦便逐渐形成为可通行各地的新语汇。如因抗战时期大量外省人口向四川的移入移出,过去四川的方言,已有若干成了全国通用的语言。所以方言的研究,应是增加国语语汇,充实写作内容

  • 文章梧州之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梧州简介 中山纪念堂 风土人情 特色饮食

    六月份梧州漲大水,災情慘重,令人牽掛。在網站看到很多梧州救災勇士的照片,眞恨不得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千百年來,梧州年年水患成災,爲什麼梧州人不索性搬走,永離這「災」區,卻仍舊世代依戀著它,地老天荒也不走呢?中間一定有其値得留戀,値得把根留下的理由。今年筆者再訪梧州,品味到它的好,它的可愛,難怪叫人不捨。梧州離廣東很近,陸路水路從廣東過來都很方便,由於地緣關係,梧州的生活習慣裡有相當濃的粵東味。梧州雖然不是大城市,人口也不多,但是它的歷史地位和經濟通商的角色...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