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俗习惯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立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4期  作者:芙蓉山人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立春 节气 风俗习惯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十五日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故鄕有句諺語叫「春朝大於年朝」,所以故鄕過去把立春非常重視,天還沒有亮,人家就出來燃放鞭炮,直到傍晚,繼續不停,家家戶戶,焚香點燭,迎接新春。在立春之前,鄕村農家都要買一張春中圖,貼在壁上,以示春日來臨,要準備耕田了。考東京夢華錄載,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相傳故鄕在明末淸初時期,迎春盛況比三月二十八的「老八謝」賽會更爲熱鬧,臺扛上有把珍珠穿結成箬笠,縫紉鍼穿結成蓑衣,扮姜太公釣魚的,還要找...

  • 文章把家寶傳下去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2期  作者:姜穆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风俗习惯 口述整理 史料实物保存 意义

    承鄕长的督促,要写一些有关家鄕的风俗习惯的东西,让在本地出生的年轻一代,对家鄕有概略的认识,个人非常乐意,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平时也从报章刊物上,蒐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无奈在通俗刊物上非常少,专业刊物呢,谈到贵州的又不多,在个人所蒐集得的资料里,包括全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内,也不过两卷,关于家鄕的当然更少。所以等到要动笔应鄕长之命时,才发觉对自己家鄕所知,竟然有限得很。家鄕的事物是非常美好的,可惜离开家鄕时才十六、七岁,而那种年纪,对于风俗习惯这类事物

  • 文章僰人懸棺之謎粗探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楊鵬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僰人 悬棺 风俗习惯 学术研究 史料考古

    今年八月,因事赴昆明,借機與湯世煒先生語談,寒喧之餘,詢及撰稿事,愧未寫就。煒君脫口而言曰:「何不就寫僰人懸棺之謎」。這本來是近現代史學界熱衷探索的命題,我雖然有所接觸,限於缺乏資料,未曾作過認眞硏究,因此不敢動筆,以免貽笑方家。回昭後,翻閱了《華陽國志》、《史記、西南夷列傳》及當代地方史料,試作「粗探」以就教於史學界諸權威,藉以助鄕親文友茶餘飯後漫話家鄕古老民族悍勇的精神,神奇的智慧,爲後人留下一座千古不解之謎—懸棺文化遺跡。僰人的源流 辭源釋「僰」;...

  • 文章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鄉趣聞長壽風俗 夫妻分床 地久天長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楊媛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长寿之乡 风俗习惯 晚婚晚育

    文·楊媛有一個古代的故事,講的是一個白髮的老頭在門口哀哀哭泣,過路人問他爲什麼哭,老頭說:我惹父親不高興了,他打了我。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故事有些誇張,不敢相信,但是到了廣西巴馬鄉,才發現這是事實。巴馬鄉是世界五大長壽鄉之一,總人口約二十五萬人,現有百歲老人七十六位,九十歲到九十九歲的老人三百九十多位,而八十歲到九十歲的老人則多達兩千八百多位。在巴馬鄉,阿公、阿婆是對長輩的尊稱,晩輩是輕易不敢用的。在西山鄉樂和村拉吾屯,一百零四歲的黃天錫跟五十七歲的兒子黃...

  • 文章堯帝文化述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鄧和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尧帝文化 风俗习惯 传说故事

    今天紀念堯是華夏文明的始祖,提出淺見,先簡列下表,以供參考:堯—是古代的帝王,他是帝嚳的次子,初封陶地,後遷唐地;繼承其兄長帝摯的帝位,爲帝堯,是帝王世家。後傳其帝位給舜,史曰“禪讓”。帝堯—被後人譽爲“聖德之君”,不將帝位傳其子,而傳賢德之人舜。這段文字,是後人寫的,不免有幾分神話的傳說。許多民族的文化源頭,多多少少都有些神話成分。我崇敬傳統的文化,也很崇敬傳統的神話。中國文字很傳神,比如:君—其字形是上從“尹”、下從“口”。尹—是掌握統治的權力。口—...

  • 文章蒙文通先生及其學術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1期  作者:胥端甫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蒙文通 学术 风俗习惯 宗教仪式 礼记

    有南方吴楚之学焉,有东方齐鲁之学焉。乃损旧补稿以为十篇,旧作议蜀学一篇并附于末。于是经学抉原,始三易稿而成书问世,即今日台湾所留存之作也。以上所云云,亦即其早年治学之经过与成就也。前所提到廖先生据礼数以判今古学之异同,原著未见。蒙先生「推本礼数,佐以史文」,始完成上述雨书,则礼与数势不能不在此试加以疏解。以礼言二十三经中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周礼是一套理想之政治制度,仪礼是宗敎仪式与风俗习惯之混合体,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与其变迁之历史,或礼之哲学理论。综而论

  • 文章憶黔江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9期  作者:唐濤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黔江 风俗习惯 物产资源 社会槪况 名胜古迹

    疾苦。但在抗战期中,由于事实的需要,与政府对川政的重视,情形已大有改善,民间对于抗战兵员的补充和征实的送缴,均颇有贡献。鄕贤周开庆先生,嘱余写一点家鄕风土人情之介绍,以增加外人之认识。但余在鄕求学时,因年幼无知,对家鄕境物,习焉不察,多未留意。现已离家数十载,淡忘更多,手边虽幸有一部县志可供参考,但系光緖二十年的版本,民国以后之事,毫无记述。为了不负雅意,只有勉力为之。兹就县内风俗习惯,物产资源,社会概况,名胜古蹟等项,概述于后,以就敎于鄕贤长辈。一

  • 文章崇海啓三縣民間禮俗憶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2期  作者:范尚文  出版时间:1982-05-15
    关键字: 崇海启三县简介 风俗习惯 民间礼仪

    先就风俗言:三县民间风俗习惯之表现,于过年过节时最易见之,例如:㈠农历过年:民众都是过的农历(即阴历)新年,对阳历新年毫不关心。在除夕晚上,家家都要接灶神,拜祖宗,其仪式极为郑重。首先陈设供物,除糕饼糖菓外,复有多种佳肴美酒,然后焚香点烛,燃放鞭炮,以示迎接。炮有大有小,大者声高,小者声低。鞭有长挂短挂,短挂不到一分钟即可放完,长挂可放到二三分钟,特制者可放到十分钟(据说:民国二十三年元旦,北平冀察政委会要人萧振瀛住宅门前有一挂特制长鞭,足足放了半小时之久

  • 文章中秋節雜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9期  作者:吳嘉仁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中秋感怀 风俗习惯 人物回忆

    歲月如流,今年的中秋節又悄悄的過去了。中秋節的晚上,正是秋高氣爽,萬里無雲,一輪明月,懸掛高空,家家戶戶,在此良夜,父母子女,夫妻老小,都團聚在一起,賞明月,吃月餅,品佳茗,啖瓜菓,此情此景,其樂可知。此地臺灣本地人當然福氣好,沒有遭到匪禍,大陸淪陷,携眷出走來臺的人,他們的福氣亦好,中秋節都是閤家團圓。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有些人雖然在外面重新又成了家,立了業,到如今已是兒孫繞膝,成了老太爺,老封君,每逢佳節,還是想起家中的結髮糟糠,黯然神傷。可是有些人在...

  • 文章閒話杞縣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2期  作者:張景仁 出版时间:1979-12-25
    关键字: 杞县 古城回忆 故乡风貌 地区风俗习惯

    我自民國二十七年初春,參加抗戰,離家已逾四十餘年未曾囘去過,生長我的地方,時時懷念未已!雖然有些地方名稱記不淸楚,可是仍然還記得幾處,記下來留個槪念,以後收復大陸,找到老窩。一、東門東門外有天后宮,有一所初級小學校,形勢有如開封的龍亭,三面有水,正南有條路通行,路兩邊似潘陽二湖。水中生長滿了荷花。沿官道東行,可至睢縣。護城堤外,大部份是菜園和菓園,春天,桃李盛開,黃色的菜花,無際的綠油油的麥地,是郊遊的好去處。東門裡多是開染房的,晒布的架子,就在路的高空...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