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精神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試論辛亥首義精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69期  作者:王功安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精神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一)。这是吴玉章写的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一文中「序诗」的名句。这两句诗,既指出了武昌首义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关键,也赞扬了武昌首义对推翻清王朝、结束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的伟大历史功绩。我认为,武昌首义不仅是揭开了辛亥革命胜利的序幕,给清朝封建统治以致命的一击,导致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而且还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就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革命精神,简称辛亥首义精神。因此,本文特对辛亥首义

  • 文章我對誠公治軍用兵之體認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郎世忠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陈诚 治军 用兵 革命精神

    难、险、死之铭语,日寇未灭,不立家室,布衣草鞋,克难养兵。战时受命即行,奉命唯谨。固守武宁,深入敌后,猛追败敌,寡兵守广防,敌后游击捕俘等坚苦卓绝之表现,培养了全军不叫苦,不叫难,不怕危险,不怕牺牲的传统风气。㈢纪律领导:北伐时革命军由于旺盛的革命精神,及严格的革命纪律,故能以寡击众,荡平军阀,在战阵经历中诚公对军阀之殃民,**之残民,日寇之暴行,深恶痛绝,故治军注重军纪,手订两大纪律及八项注意,以主义、领袖、国家,为全军一致之信念;以身作则,作为人格之感

  • 文章謝慧生先生的詩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3期  作者:孫璞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谢慧生 革命精神

    蜀富顺谢慧生先生持,早隶同盟会,服膺主义,老而弥笃。在艰难困苦中,其革命精神,愈见积极,从不作悲观论调。屡任大本营秘书长,军政府总务处长等职,簿书期会,目不暇给。顾其接见同志,态度谦和,言词爽直而诚挚,同人咸称谢老师,不以官不以先生也。总理北伐,督师桂林,先生以秘书长留守广州。一夕夜半,总统府秘书处楼下庶务储藏室,突吿火起。先生与外交部长伍老博士同宿楼上,适在床中静坐,骤闻烟火气夹有硫磺息。先生急起,见烟焰弥漫,乃不顾一切,疾走伍老博士室,扶老博士下楼

  • 文章青年節與青年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青年节 青年发展 革命精神 革命团体

    靑年是社會的基礎,是國家的主人,是文化的繼承人,是時代的創造者。欲知社會是否良好,國家是否强盛,文化能否衍續,時代有無前途,完全可由屬於這個社會、國家的靑年,是否優秀而窺知。中華民族的靑年,無疑曾寫下其許多可歌可泣的篇章,創下其許多驚天動地的偉績。遠者不說,以中華民國於今這七十多年來爲例,他們就都站在時代主流的前端,擔當着革命前鋒的任務。因爲滿淸政府腐敗,喪權辱國,激起了中華靑年的不滿與怒吼,他們由零星的個人反抗,而匯成一股洪流,團結成强大的力量,在公元...

  • 文章中国国民党应重振革命精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黃大受  出版时间:1983-01-02
    关键字: 历史资料 革命精神 黄花岗 学者观点

    了何等壮烈的革命精神。他们无私无我,牺牲家庭的幸福,牺牲自己的生命。只是为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福利。他们不求名不谋利不要权利,只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纯尽义务。与历史上的忠臣义士,正气歌中所描述的人物,及岳武穆、文天祥、史可法等人,先后嫓美,流芳百世,而励来兹,永为后世所景仰。民国十三年一月廿日,于右任先生题黄花冈烈士墓诗:「黄花冈下路,一步一沾巾,恭展先贤垅,难为后死身,当年同作誓,今日羡成仁,采得鸡冠子,殷勤寄故人。」民国十六年十二月,吴稚晖先生题黄花冈薤

  • 文章辛亥革命一百年紀述 國父軍事思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百年纪念 军事思想 孙中山 革命精神

    一百人,甚至战胜敌数百人,才可以配谈革命战术,如果以一对一那就是普通战术了」。国父运用这种革命战术,凭著赤手空拳,十次起义,终于由辛亥革命之役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四、革命精神国父一生革命,特别强调精神力量之重要,国父曰:「革命在乎精神,革命事业是由革命精神产生出来的,因此有革命精神,革命事业才可以成功,否则未有不遭失败也」。先总统蒋公亦曰:「打仗时决定胜败的有二个要素,一个就是精神,一个就是物质,如果二个要素缺了一样,打仗一定不容易成功,如果这二

  • 文章踵武黃花崗先烈精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吳詠九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七十二烈士 革命精神

    在中國近代史中,最光輝、最壯烈、最爲感奮人心的一頁,殆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史蹟莫屬。這群抱定以天下爲己任,視後死爲恥辱的國民革命先烈,其捨身取義,爲國捐軀的英勇抉擇,自茲而後,遂成爲炎黃胄裔立身行事的典範模式,與光榮奮鬥之南鍼,及完竟不朽人生之標準鵠的。七十二烈士在八十九年前的三月二十九日,會合同志,高舉義旗,所發動的第十次國民革命行動,雖未完全成功,但其所抱定的「以死來感動四萬萬人」的目的則達成了。他們壯烈成仁的事蹟,不但立時激發了當時全國志士仁人的響...

  • 文章蔡鍔:與其屈膝而生,毋寧斷頭而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程小橋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蔡锷 名贤传记 精神品质 小凤仙 革命精神

    大多數人提到蔡鍔,都會加上一個尾碼詞——蔡鍔將軍。這位在民國時期正直嚴毅的君子,如今長久地豎立在長沙的共和廣場上,以一身英姿勃發的戎裝形象,注視著世人。李宗仁曾在回憶錄中,用這樣的語句形容起蔡鍔將軍,蔡鍔「那時不過三十歲左右,可稱文武雙全,儀表堂堂。」騎馬的時候,他不一定從馬的側面攀鞍而上,而是「喜歡用皮鞭向馬身一揚,當馬跑出十數步時,始從馬後飛步追上,兩腳在地上一蹬,兩手向前按著馬臀,一縱而上。」在當時只十七、八歲的李宗仁看來,「這匹昂首大馬,看來已經...

  • 文章客家是中國最優秀民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客家民族 文化教育 妇女德行 革命精神 典籍记载

    分佈在全世界的客籍華裔以勤勞節儉的美德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崇尚文化教育之風,在各行各業取得驕人的成就。現從外國專家學者所研究出版發行的文章中剖析他們對客家人的評價。日本人山口縣造著《客家與中國革命》評語客家是中國最優秀民族,他們原有一種自信與自傲之氣質,使其能自北方胡騎之下,遷到南方。因此,他們的愛國心,比任何一族為強,是永遠不會被人征服的。其後,又受到海洋交通環境之影響,養成一種島國人民之熱血與精神……翻閱數百年之中國歷史,沒有一次政治變動,是與客家人...

  • 文章雲南人的真精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李根源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云南精神 反抗强敌 革命精神 近代史料 文本解读

    各位先進:在這抗戰進入第四個年頭開始的今天,諸位要我來講話,我沒有什麼準備,只好就我個人對抗戰三年的局勢,和今日在雲南看得到的幾點來講一講。我們為什麼要抗戰?我想每一個不願做漢奸和不願做亡國奴的中華人民,都能夠明白解答這一個問題。抗戰是爭取中華民族的自由解放,也就是爭取整個國家的生存獨立和平等。生存自由獨立平等,是天賦給我們的人權,我們不想做人則已,想要做人,便得這樣的做去。所以簡括地說,我們今天抗戰則生,不抗戰則死。我們不抗戰則已,要抗戰,就要達到取得...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