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陆军大学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陸軍大學生活的囘顧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陆军大学 特训课程 学校设备

    前言溯本校自民国前六年创立,校址初设在保定,后迁北平。民国二十一年迁南京。抗战时期,初迁长沙,二十七年迁贵州遵义。二十八年迁往战时陪都——重庆。抗战胜利后,于三十五年,还校南京。迭经沧桑,结束于国民政府退出大陆时,有五十五年历史。当然各时期学习情况,各有其独特性,是不尽同的,本文所述,乃笔者于抗战期间在重庆进修的实况而已。陆军大学的特点㈠陆军大学,是全国唯一的最高的军事学府,历由全国最高政要首长主持校政。㈡本校系造就国军优秀将才的机构,一经毕业成绩优超者

  • 文章桂籍陆大同学有多少?——兼记陆军大学四十年沧桑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黃旭初 出版时间:1990-01-10
    关键字: 陆军大学 学校历史 毕业人数

    陸軍大學校為中國陸軍的最高學府,誕生於滿清光緖末葉,結束於國民政府退出大陸時,有四十三年歷史。校名最初為陸軍隨營軍官學堂,繼改為陸軍預備大學堂,後乃定名為陸軍大學校。校址初設於保定,繼移於北京,後遷於南京。抗日戰爭期間,流離轉徙,初移於長沙,繼轉於遵義,再遷於重慶。日本投降第二年才還校南京。修業期限,正則班三年,特別班三年,將官班甲級四個月,將官班乙級一年。畢業人數正則班二十一期二千一百餘人,特別班七期約一千人,將官班甲級三期一百餘人,將官班乙級四期五百...

  • 文章主持陆军大学时期的回忆(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万耀煌 陆军大学校务沿革情况 陆军大学的抗战贡献 陆军大学十五期学生概况

    续前期「陆军大学兴革之建议」)四、编组:全校敎官均直辖于敎育长,受敎务处长之区处,人多散漫,各自为政,例如:战术思想统一的口号,高唱入云,但如何不统一及应如何统一,则无人负责硏究,因此拟将敎官与课目性质,编成四系:㈠为战术系,㈡为战史系,㈢为后勤系,㈣为参谋业务系。每系设主任一人,设一系办公室,将敎官按其兵科出身,学有专长或依其兴趣与志愿,分别纳入各系内,仿文理大学院校制度,由系主任指导。五、敎官选拔:本校敎官人数为数不少,但确能胜任者并不多,有许多

  • 文章主持陆军大学时期的回忆(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5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77-10-10
    关键字: 万耀煌 陆军大学 教育情况与教务改革

    敎材准备,以收统一之效。并向军令部建议在桂林设西南参谋补习班以本校中将兵学敎官,日本陆军大学校毕业之何成璞为主任,在西安设西北参谋补习班,以本校中将待遇兵学敎官金典戎为主任,两班详细计划由两主任与敎务处会商。正则班十七期之筹备正则班十七期之筹备,派侯腾为班主任,侯为本校正则班第十期毕业,美国参谋大学毕业,头脑新思想锐敏,学识有根底,为有为之靑年将校,余所构想之新计划,新敎育方法,均欲由十七期开始,并准备自十七期起,陆军大学迁往重庆办理,计划中不仅有敎育场所

  • 文章主持陆军大学时期的回忆(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7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万耀煌 陆军大学 教学改革推进 对抗日战争之贡献

    将来编成一部战史。又如对于战术的硏究,应先熟读孙子兵法与德国克劳塞维兹的战争论,再将本国典范令详细硏究,则战术敎育之基础已奠立。以上硏究由指导敎官出问题,使其自行提出心得报告,然后共同硏究,使观念思想趋于统一。陆军大学硏究院应该硏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国家总动员」,我的构想如下:一、总动员是以战争指导方针与指导纲要为基础,作成国家总动员纲要与实施细则,这是国家的最高机密,今天世界几个大国,如英美德日法俄意等,他们的战争目标都是国境以外,即如法国虽有马其诺

  • 文章主持陆军大学时期的回忆(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6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万耀煌 陆军大学概况介绍 战术教育与战术思想

    一星期三次上课三次作业。野战筑城与半永久筑城课目配合化学战,对战车防御系敎育,于第一个月已完成。最后讲授我国国防要塞作业,战略上国防工事先在地图上决定,然后依地形计划作业。该班共有十五名学员,均为工兵与工程出身,受司氏之指导,以理论史实为依据,进而作业,以绘图之作业时间最长,有时夜以继日,司氏既能悉心指导,学者兴趣极高,惟因训练人数太少,尔后不能充份运用。布尔霖为帝俄陆军大学出身,曾任帝俄陆军大学敎官,高加索军区司令,俄国革命被判执行枪决,为人所救,其夫人

  • 文章遥憶吃槓子饃的日子(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李立初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陆军大学 赴训 路途坎坷 学校生活 受训教育

    一这已经是四十六年以前的事了。民国三十三年春,我正服务于第五战区兵站总监部参谋处,那时,是我国对日抗战进入最艰苦的时期,无论前方或后方,所有国军部队及各级军事指挥机构,均普遍需要大量补充各级队职干部与幕僚人员,故各军事学校,莫不奉令加紧招训或调训,以应军事上的需要。就在那个时候,我奉派与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的高汉明(目前在台)及林芳菁两中校前往陆军大学参谋班受训。当时的陆大参谋班,共设有两个班,一为西南班,设于我省的桂林,另一为西北班,设于陕西的西安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