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郑板桥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郑板桥与扬州八怪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0期  作者:吳以秀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郑板桥 扬州八怪

    郑板桥名燮,江苏省兴化县人。清进士出身,以字画闻名于世。他的画以兰蕙、竹、石为工,秀劲潇洒,天趣横生。他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他视兰花为君子,爱兰蕙之忠贞不渝,故云: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寿之竹,万古不变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三物与大君子为四美也。郑板桥曾做过山东潍县的县令,以廉洁著称于时,他曾有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虽清廉如此,也难容于当地的权贵豪绅,郑板桥

  • 文章郑板桥请赈丢官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0期  作者:王協甫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郑板桥 体察民情 请赈丢官

    郑板桥诗词中有可见其深察社会情况,且惜贫愤世之心。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深体农人劳苦,而有劝节约之意焉!如「四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洞鉴贫民牺牲辛苦所获得者之代价,不能避免剥削而无有拯救之者,社会之弊,从亦未有予以改革补救者。如「昨日入城巿,归来泪满襟,徧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全道出生产及消费者享受之不平均,潍县大饥,郑氏请赈,以言激忤大吏,竟予免官,此大吏者其能洞悉民瘼哉!然古今亦其众矣!

  • 文章半饑半餓的職業——塾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徐潔波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私塾 郑板桥 秦桧 塾师待遇 半饥半饿

    民國前,國內各地多無學校之設立,孩童讀書,除少數權貴富家子弟有能力請老師至家中設館施教外,絕大多數人家的子弟,只有進「私塾」受教一途,也就是所謂的「村塾」。村塾的設置地點,不一而足,有的設在祠堂,有的則設在私家宅第。至於束脩(學費),多無定額,視學生家境量力酌收,所以「塾師」的待遇極低,勉可餬口。清人鄭燮(板橋),是我們江蘇興化人,年輕時曾做塾師,他有一首自嘲詩:詩曰:「教館原來是下流,傍人門戶度春秋。半饑半餓清閒客,無鎖無枷自在囚。課少父兄嫌懶惰,功多...

  • 文章郑板桥改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杭秋霞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郑板桥 改诗故事 形象鲜明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才艺出众,其诗、书、画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据说,他写诗时,落笔非常严谨,逐句都要反复推敲,以求清新隽永,精致练达。民间曾流传一则郑板桥为某书生改诗的故事说:一日,某书生行经扬州城外的一座小桥时,发现桥下有具女尸,引来过往行人驻足围观。该书生有感而发,作诗一首曰: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诗写好后,随即送请郑板桥欣赏指教。郑看后略思片刻道:「你如何知道该女子二八芳龄?又如何知道她是被风吹落桥下致死?另魂魄系一

  • 文章拜读「郑板桥与范县」文有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1997-12-20
    关键字: 读后感 学者论述 郑板桥 新乐府

    版),我如获至宝似的,发现有篇「郑板桥与范县」的大作,更感亲切。因为我也写过「郑板桥在潍县」发表在中副上。但对郑板桥在范县的史料所知就不多了。所以我对该文一读再读,发现其中有段诗词,记载似有错误,不知有否更正过?特提出来就敎于诸鄕长、先进们,以免误导读者。查该文刊于第三页,载:「板桥眞正尽到了「父母官」的职责……他同情穷人的心肠,是别人不能企及的。脍炙人口的两首形容农夫织妇的五言绝句:『耕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

  • 文章妙文欣賞 鄭燮的《春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周成德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郑板桥 扬州八怪 《春词》 妙文欣赏

    吾江蘇鄕賢鄭燮,字板橋,其詩詞書畫無不絕妙,爲揚州八怪之首。某年春天,他在欣賞大地無邊春色美景之餘,觸景生情,吟詠了一首嵌滿「春」字的《春詞》。詞曰:春風,春暖,春日,春長,春山蒼蒼,春水漾漾。春隱隱,春濃濃,滿園春花開放。門庭春柳碧翠,階前春草芬芳。春魚游遍春水;春鳥啼遍春堂。春色好;春光旺,幾枝春杏點春光。春風吹落枝頭露;春雨濕透春海棠。又只見幾個農夫開口笑:「春短、春長,趁此春日遲遲,開上幾畝春荒,種上幾畝春苗,眞乃大家春忙。」春日去觀春景,忙煞幾...

  • 文章游潍坊博物馆郑板桥展室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郑板桥 潍坊 博物馆 艺术评论

    每次回山东潍坊家乡探亲,必至潍坊博物馆郑板桥展室观赏他的诗书画,消磨上大半天的时间,我觉得是一种享受。在漫长的历史上能诗善画的不乏其人,为什么郑板桥的东西,历经二〇〇多年之后,不仅没有消亡,反而越传越盛呢?也许在于郑板桥坎坷一生,悟出了人生之眞谛,也许艺术达到醇熟的境地,「墨点无多泪点多」能感人至深。板桥,名郑燮,出身贫穷,四十岁之前处于清贫挣扎之中,后中进士作官,也不十分得志,花甲后十几年操旧业沿街卖画,反而是他最辉煌的艺术高峰。郑板桥一直处在社会

  • 文章奇巧有趣的數字聯和拆字聯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巨卿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数字联 拆字联 六和塔 郑板桥 庐山虎溪三笑亭

    数字联别具一格数字联是以数字巧妙作对的楹联。试举三例:其一,清乾隆年间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曾在乡间发现一副「怪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又是一年。」联中没有一和十,谐音缺「衣」少「食」,横批则暗示难度「年关」。其二,江西庐山虎溪三笑亭题有一副名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联中以三和一巧对,运用典故,既点明了三笑亭的位置、名称、来历,又描绘出周围清雅优美的僧舍、繁花、绿叶,充满诗情画意

  • 文章懷故國憶鄉賢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陳東震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郑板桥 诗词集萃 怀念乡贤 追念故乡

    客中閒讀板橋詩鈔,首題是詠音布,讀其詩想見其人,蓋擅長書法,而際遇不偶,終至落拓以死,板橋之詩亦復淒楚哀怨令人不忍卒讀。後又有七絶二十三首,每首各詠一人,並註有籍貫歷略,乃知音布固吾卿之賢者也。此二十三人中,籍隸東北者計六人,何其人才之躋躋也。此六人者,倘非言行出類拔萃,則絶不能爲板橋先生所推崇也。板橋吟咏之餘,又作短跋云「凡大人先生,載之圖書,傳之左右史,而星散落拓之輩,名位不高,各懷絶藝,深恐失傳,故以二十八字,標其梗槪。云云,余更深有感焉。我東北地...

  • 文章春節獻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6期  作者:賀雲翼  出版时间:1984-04-02
    关键字: 新春联欢 郑板桥 醒世格言 学者观点

    本(七三)年春节,江西莲花旅台北地区同鄕,在台北市重庆南路文化大楼擧行新春联欢团拜。除向各位鄕亲敬祝春节快乐、吉祥、如意外,谨释注郑板桥先贤醒世格言一份,作为向各位年轻鄕亲春节虔诚献礼。如蒙参考采用,对为人做事方面会有帮助。左列释注是否有当?尙祈各位鄕亲不吝指正!特录附郑板桥先贤醒世格言如次: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