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迁徙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血緣 郡望 姓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黃得時 出版时间:1986-02-28
    关键字: 台湾社会 迁徙 姓氏 人口划分

    台湾目前的人口,多达一千九百万人。这些人口,可以分为四种,包括「山地同胞」、「河洛人」(或称「福佬人」)、「客家人」,以及光复后,从大陆各省迁徙来台的「外省人」。其中,「山地同胞」,原来也是居住在中国大陆,后来,一直南迁,经由马来半岛,进入菲律宾岛定居。其后,一部份,乘太平洋的「黑潮」而北上,终于登陆台湾。其子孙,遂成为今天的所谓「山地同胞」。现在高雄、屛东一带的「山地同胞」的语言,有百分之四十,和菲律宾土著民族的语言,几乎相同,可以得到明证。但是这是

  • 文章追源索流——廖姓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作者:廖崇希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廖氏 源流考证 迁徙 宗派 堂号

    廖文禄衞经历认为太原郡,八男廖文明为通政司,九男廖文峯为提刑郞认为淸河郡,产业赀物立之于碑,江西云都、石城、宁都俱有大石牌坊为纪。廖文兴(二世祖)官参政大夫,因宋元之乱迁徙闽汀等处,故葬祭未详。廖实藩(三世祖)廖文兴之子,自汀州移居延平府顺昌县合阳市,后复迁上杭,此为闽粤所称始祖也。廖昌字衍及(四世祖),廖实藩之长子,其孙廖化为骠骑将军,廖化之孙廖初仕魏为参军,子廖障迁金陵,为南京始祖,晋咸宁以武功封左衙晋国大将军,其孙廖从宪,迁居浙江处州府松阳县顺义鄕

  • 文章客家祖先何時始自中原南遷?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4期  作者:涂澄淸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客家祖先 迁徙 历史考证

    壹 引言顷接康君自日本来信说:「我们的敎授中嶋岭雄[1]最近发表谈话:『以长远的眼光看,马克斯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都不行,终究在中国人的社会中,综合汉民族的通性而仅存的思想也只有孙文先生的三民主义了。[2],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之乱,也就是客家人的革命。所谓客家人,原来是居住于中原的一个种族,南下到华南,并慢慢扩大其势力,原本是具有特殊语言及文化的优良民族。洪秀全、孙文,还有今日的邓小平,台湾的李登辉先生生,甚至新加坡的李光耀总理,都有客家的血统

  • 文章泰顺的方言与人口迁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6期  作者:高啓新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泰顺县 方言 人口迁徙 历史

    的原因外,其方言的发育形成很多因素是与历史上泰顺频繁的人口迁徙有关的。泰顺外来人口以明景泰三年(一四五二)分疆立县时为界,经历过三次迁徙。之前,从唐末至宋为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当时为避唐末之乱,江南很多大姓举族迁入山中以避兵燹,据《分疆禄》载「前后入山着籍者凡十八大姓」。这次人口的迁徙是泰顺境内「生齿日繁、文物渐盛」的基础,当然,由于这十八大姓所来的地域不同,也应是泰顺方言复杂化的肇始。第二次人口的迁徙,是在明景泰三年(一四五二)由浙江布政使孙原贞率军镇压了郑茂

  • 文章古代中原姜姓氏族徙殖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1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74-11-25
    关键字: 西北大族 姜姓起源 姜姓迁徙中原

    允姓之陆浑,隗姓之鬼方,姫姓之骊戎则被称戎狄之异族矣。不论先后为何,姜姓大族之由西而东的迁徙事蹟固彰彰可见,亦可为中华民族由西而东迁之铁証也。即此一端,是可扩淸其他种种不同之民族来源谬说矣。硏究民族史者其注意焉。[1] 水经云『漾水出陇西氏道县嶓冡山东都沮县为汉水』即禹贡导漾东流为汉者,是汉之上源为漾水,漾、从羊水,即羊水之义也。[2] 史记秦本纪『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妻,今我复与大骆妻』[3] 见春秋庄二十四年传。[4

  • 文章猶太人在中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張樸民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犹太人 民族迁徙 犹太人来华

    看到五月七日中副張舜華先生所寫「硏究中國猶太人將有重大發展的」大文,想到關於猶太人在中國的生活,歷代都很少有人記載和硏究,大家僅知道淸末民初陸續來華的猶太人,定居上海後,由傭工當司閽當買辦,以至炒地皮做生意大發財源,如上海哈同花園的主人哈同,與沙遜大廈的主人沙遜等;都是猶太人的大富豪、哈同死後其華籍夫羅迦陵,曾捐資辦學校及慈善事業,篤信佛法提倡佛敎,但他數十個養子女,鬧財產糾紛的新聞不斷發生;爲社會人士所注目,因而哈同的知名度特別高。其實猶太人來中國,並...

  • 文章客家入墾臺灣南部地區考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9期  作者:連文希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客家人迁徙 台湾南部 开拓垦殖 历史考证

    壹、前言關於臺灣地區的開發史事,可追溯到明季天啓、崇禎年間(西元一六二四年至一六四四年)的顏思齊、鄭芝龍以及荷蘭人、西班牙人對於臺灣南北部的墾殖和經營;但觀其拓墾的地域,僅限於今臺南市和臺北縣的淡水曁基隆市附近一帶,範圍甚爲狹小。到明永曆年間(十五年至三十七年,西元一六六一年至一六八三年)的明鄭時代,鄭氏曾大事實施兵屯制度,奬勵軍民墾荒耕種;其所開墾的區域,雖較前爲大,但因限於人力(據近世人口專家的硏究估計,當時全臺漢人人口約爲十二萬人),仍然集中於今臺...

  • 文章三槐王氏支譜重修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王世煥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三槐王氏 迁徙历史 追念先祖

    竊以修纂族譜,旨在宏揚祖德,敦親睦族,團結互助,砥礪志節,使後世子孫知其來之有自,明支系,别昭穆,繩其祖武,克振家聲。史載(古今圖書集成)我王氏先祖,族派甚多,至唐始定爲三旺族:曰京兆、曰瑯琊、曰太原,然支派繁衍,各爲互族,自可斷言,吾支遷沭始祖、景華公,原籍世居金陵(南京)自明代中葉遷居沭邑東鄕大湖之濱(碩項湖),辛勤耕作,漸成康富,子孫蕃衍,蔚爲著姓,清代雍乾之間,六塘河疏浚成功(嘉慶海州誌載)湖水漸涸,良田漸增,我先祖乃向外拓展,至遜清末年,已聚居...

  • 文章不忘本的客家人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5期  作者:林中靑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客家人 迁徙 海外华人 崇正总会 客语

    客家人」实在就是从中原辗转迁徙的一支逃难人家。所谓「客」,就是客户,到了新遵的地方,便成为「客居之人」。他们由中原的「主人」沦为他鄕的「客族」,其中眞有说不尽的辛酸,也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所谓「时时作客时时客,处处无家处处家」。客家人在国家的动乱中,时常集体逃亡,不断流徙,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拓荒精神,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中原礼俗(如天足),而且在我们的语音里面,保存著许多中原古音。其实,汉民族由中原向南迁移,到达闽、赣、湖、广的,早已于当地早期

  • 文章湖北易氏源流考辨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9期  作者:易憲武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易氏受姓来源 世系派衍迁徙 易氏繁衍兴衰

    湖北黄冈易氏,自宋理宗宝庆年间(一二二五—一二二七)迁自江西瑞昌。迄今子孙繁衍于鄂、豫、皖、赣、陕等省,成为鄂东大族之一。家谱中自唐初春先公起,世系连续记载九世至晚唐优公,此后本、旁各支世系,记载更为完备。现存最早的谱序,为完公于宋哲宗元祜六年(一〇九一)所撰。其中云:「读谱旁见先儒传记」,且记有坟墓、迁徙、繁衍等资料,并有五世提头的格式。完公与,欧阳修(一〇〇七—一〇七二)苏洵(一〇〇九—一九六六)几近同时,故易氏谱实在欧、苏体例之前。且易氏谱后续也俱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