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轶闻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千山詩話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高僧 轶闻 传说 千山

    昔在故鄕辽阳民一初中读书,闻诸业师讲说千山诸寺高僧轶闻,语虽怪诞不经,然至今犹萦绕于脑际,客窗无聊,思潮起伏,爰追录旧闻数则,以实随笔。一、雪庵和尙:雪庵者,香岩寺得道之高僧也。相传原为军人,家鞍山西沟家寨,生当元代,军役极繁,十年从征,一旦旋里,抵家已夜半,因忆日久弗归,妇得勿有外遇乎?因系马门外,踰垣而入,悄立簷下,借月光窥窗隙,见妻与少年共寝,少年非他,乃其喜作男装之女也,女生于从征以后,故不预知,因而忿火中烧,欲手刄之,继思红尘烦恼,杀彼何为,乃

  • 文章淸代科擧考試摭談(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8期  作者:莊練  出版时间:1986-04-20
    关键字: 科举制度 考场情景 科举轶闻

    的是并不读书的「公馆恶少」及旗下大爷,自无怪他们要以下场应试为趁热闹的好玩之事,不但酣飮歌呼,干脆连锣鼓乐器亦早有准备。而试场的搜检虽严,居然没有禁止携带锣鼓乐器及禁止在场内唱戏的条文,亦可说是淸代科举史上的一大趣谈。七、轶闻掌故可发一噱科举考试时代,有所谓「中秀才靠文章,中举人靠好命」之说,究竟有没有这囘事,很値得推敲硏究。童生考秀才,其取舍之权操于学政。而学政按临时,所考的只是当地一县,取进的名额充其量不过三、四十人,即使考生多到七八百人,也不过只有鄕、会试

  • 文章紀梁鼎芬與文廷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林熙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梁鼎芬 文廷式 谴责小说 轶闻 科举史料

    梁鼎芬是翰林,文廷式也是翰林,而且文還是榜眼,比梁略高一籌,兩人皆詩人,又皆工倚聲,「雲起軒詞」與「款紅樓詞」在近代詞壇中是有地位的。梁做過宣統皇帝的師傅;民國四年陸潤庠死後,師傅缺一人,由陳寶琛推荐,以梁補上,所謂赫赫帝師,但文廷式也做過珍妃的老師,所不同者,珍妃向文廷式問字時,尙未入宮,未有「妃師」的榮尊,似乎比不上梁氏,但他們兩位翰林之間,還有一筆搞不淸的風流帳,大可併爲一談的。首先從淸末兩部著名的小說談起,東亞病夫「孽海花」第十三囘述文廷式會試時...

  • 文章煞腳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煞脚 地方谚语 谚语解读 《轶闻趣事录》

    吾鄉有「煞腳」諺語(音煞「各」),意即「終了」「完了」之意,而不知所由來,後讀毛壯侯撰袁寒雲、紅豆館主之聯,始知外省亦有此語,聯云:「公子寒雲煞腳無聊鑽狗洞」「將軍紅豆傷心亡國哭靈牌」解者曰:煞腳者,土語末路之意,此聯曾載上海時報。寒雲即袁世凱二公子克文,喜京戲,某日曾彩串崑齣「狀元鑽狗洞」。同日紅豆館主溥侗,則唱亂彈「連營寨帶哭靈牌」。寒雲見報,為之拊掌,不以為忤。摘自張志韓鄉長

  • 文章笑林記趣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5期  作者:西門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笑林记趣 轻松一刻 请客妙法 乡土轶闻

    關於請客妙法本刊八十四期所載笑林記趣一文中之「請客妙法」,早卽流傳川中各地,但多轉述失眞,致其妙趣大減。因其引人入勝處,不全在乎主人之虛情假義,主要在其却客所用言詞,不是採取直接刺激法,而係採取間接影射法。卽妙在含蓄,而二意雙關。主人自始至終,迄未講過「不該來的來了」,「該走的不走」一類侮慢話,而是採用「該來的不來」,「不該走的走了」這兩句比較近乎情理的慣用之詞。但因其富有語病,不能從反面聯想,致在實際作用上,能令在場客人懷疑東主有將其輕看之心,而於氣憤...

  • 文章南通甲午状元——张季直〈謇〉轶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洪徽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甲午状元 张謇 人物轶闻 历史资料

    明清兩朝,實行科舉考試,歷時五百餘年,清代係沿襲明制。而進士開科一一二次,錄取狀元一一四人〈內有兩科錄取滿漢狀元各一人〉另會試錄取貢士,係以成績爲依據,惟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則取決於皇帝及讀卷大臣之好惡,國家名器之濫用,殊爲慨然,亦係科舉時代,爲國掄拔人才之佳話也。孫雄詩閣叢談云:「康熙六十年中,每科會試總裁四人,多全用漢大臣,雍正以後,則滿漢參半。惟道光十六年丙申會試,四總裁爲吳縣潘文恭世恩,蒲城王文恪鼎,儀徵吳文節鎔,清苑王侍郎植,均係漢...

  • 文章一劍穿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4期  出版时间:1986-10-20
    关键字: 乡土轶闻 生杀大权 复仇穿心

    從前縣官兼理司法,握有生殺大權。在明朝隆慶年間,吾邑縣令鄒墀,懦弱無能,生殺大權,操於師爺周養正手中,養正貪婪兇惡,陷害不少無辜良民;在他每害一人之時,他就看見空中出現一個「必」字來,如此不下數百次,後以惡貫滿盈,給仇人以一劍穿心刺死。至此才恍然覺悟害人時在空中所見之「必」字,卽爲日後要遭「一劍穿心」而死的預兆。

  • 文章嘉應才子遊蘇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笑劍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嘉应才子 苏州游历 名胜古迹 文学创作 历史轶闻

    在清朝嘉慶年間,嘉應州出了五個才子。這五個人就是宋湘、張翱、李黼平、梁念祖和李汝廉,他們飽讀詩書,才高學博,名聞遐邇。這五人當中,又以宋湘、張翱兩人的才華最高。宋湘號芷灣(公元一七五六至一八二六)今梅州市梅縣白渡鎭創賦象湖村人。他是清代名書畫家之一,又是當時嶺南三大詩家之一;曾考中進士,題詩作對,才思敏捷,其中《撰清朝年號聯》云:「順睦康寧,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慶萬年」。他有「嶺南才子」之美稱,著有《紅杏山房集》傳世。張翱號儀波(公元一七八...

  • 文章读后补遗 乡人轶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呂述皖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史迹史料 人物事迹 乡人轶闻

    《海州文獻》是海屬鄕親都愛讀的刊物。它報導我海鄕史蹟史料,使百年甚至更久遠的人、事、地、物,均一一鮮明地呈現在眼前,每一期不同的精彩內容與風貌,令人目不暇給。惟極少部份史料,或因輾轉傳聞,或因記憶模糊,偶有失眞之處,謹將個人所見及確知者三則,略作補充,尙請諸鄕長不吝指敎。一、王善人是沭陽籍文獻第一〇〇期刊有「王善人」生平,指王善人係山東人氏,惟據筆者所知:王善人祖籍沭陽四區,嬰幼時患病危殆,家人誤認已死,將其棄於亂葬坑中。次日,有王姓老者路過,聞有小兒哭...

  • 文章【民国瑞安作家轶闻录】⑵金溟若:朱自清先生是我「国文」启蒙老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5期  作者:鄭育友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民国瑞安作家轶闻录》 金溟若 朱自清 启蒙教师 人物回忆

    金溟若父母在他四五歲時,就為他聘請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秀才替他發蒙開筆。但金溟若成年後不承認那位沒有給他教過書的老秀才是他啟蒙老師,金溟若卻承認朱自清先生是他的國文的啟蒙老師。為什麼他承認朱自清先生是自己的國文啟蒙老師呢?說來金溟若他在浙江省立第十中學(即是浙江省立溫州中學的前身)讀書和朱自清先生有過一段不懈的師生緣。據說,金溟若小時是個”出格“的頑皮學生。校長向他父親告狀。於是,他父親連忙從日本趕回來將他帶到東京去讀書,以便於帶在身邊好教育。從這以後,他...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