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赛龙舟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赛龙舟与吊屈原之研究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文崇一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赛龙舟 起源 屈原的传说 风土习俗

    本文係國立中央硏究院硏究員兼政治大學教授湖南文崇一先生,在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集刊」第十一期所發表,原題為「九歌中的水神與華南的龍舟賽神」,全文長數萬言。玆擇其中五、六兩節與湖 南民俗有關者節載於此,以供硏究之參考,並向作者致謝!——編者誌

  • 文章觀龍舟憶鄕俗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劉基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赛龙舟 乡俗 端午节 往事回忆

    春末夏初,端午詩人節轉眼將屆了,旅臺卅年,每逢端午臺北臺南,多有龍舟競渡之擧辦,近幾年來,藉電視網之傳播,雖安坐客廳,宛如身歷其境,不復有當年河岸奔波人羣擁擠之苦,加以傳播技巧之推陳出新,確已搶盡熱烈及緊要鏡頭。我每年端節前幾天開始,特別留意龍舟競渡新聞,以免失之交臂,龍舟競渡,在中國歷史淵源上,幾婦孺皆知,遠溯於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諫主受讒而被放逐,流徙江南,目睹邦家淪胥,傷心國事,且上下始終不悟,從此披髮行吟,滿腔憂憤,流離日久,乃矢志捨生...

  • 文章韓江龍舟賽事續貂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陳明節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韩江 端午节 赛龙舟 民俗文化 赛事概况

    韓江端節龍舟競賽,就幼年在家鄉所見,依記憶所及,將民國二十八、九年以前,三河地區情況略予補述。那段期間,三河龍舟計有:匯城城北五顯宮(俗稱上宮),城南宴公宮(俗稱下宮),東文部、舊寨等四艘,參加競賽。深渡亦有一艘,可能是因人力及經費關係,已不參賽,僅有一年,其龍舟曾划出來亮相一次,赴各宮前水域,禮貌一番後,隨即返回。龍舟須於農曆四月整修竣事,月抄午後,召集屬內青壯年人,扛抬下水。競賽時間爲每日下午二時至傍晚。初一大都無賽事,各龍舟划至他宮水域作禮貌拜訪,...

  • 文章端陽詩人節賦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端阳节 诗人赋怀 赛龙舟

    一、昔憑熱血走征塵,曾把頭顱抗暴秦。老卸戎衫今醉墨,弘揚正氣作詩人。二、詩人玉尺寄吟身,秋月襟懷不染塵。韻吐騷經垂百世,長留浩氣煥星辰。三、年年角黍紀靈均,遙望湘江弔藎臣。昏瞆懷王失一悟,恨將江漢入强秦。四、龍舟競渡鼓聲頻,紅牙饒歌氣運新。喚起國魂光故業,河山還我自由人。

  • 文章賽龍奪錦壯韓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赛龙舟 韩江 地方民俗 历史文化 三河壩

    赛龙夺锦众英雄,合力同心气贯虹。破浪劈波身手健,凯歌高奏傲苍穹。闹龙舟是我国每年端阳节期间一种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传说它是为了纪念屈原忧国忧民、匡扶社稷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倡导的。韩江是潮、客人的母亲河,宽阔的江面,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极利于赛龙舟活动。地处韩江上游的大埔县沿河一带端阳节赛龙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世代相传。它既继承了中原汉族文化的丰富遗产,又具有客、潮两家独特的艺术风采。据明嘉靖第一部《大埔县志》民俗篇记载:「端午,自一日至五日

  • 文章三河高陂端节赛龙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楊燕秀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端午节 三河壩高陂 赛龙舟 风土习俗 传统文化

    爪等技艺。表演完毕龙头上岸后,当地群众争拔龙须给儿童避邪。农历四月初一为龙船转鼓,四月十三日选新船头,推举第二年端阳节福首。五月初一至初五日为赛龙舟时间。是时,土铳、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数条龙舟下水比赛,最多时六艘,既有顺水赛,也有逆水赛。五月初三为三河镇墟日,各地群众纷纷前来观看,河两岸人山人海,场面壮观。海外华侨、台港澳同胞及外出其他各地的三河居民在端阳节都要回来参加。当地有位香港同胞张淼生年年回来,而且是龙舟上敲锣指挥人呢!三河赛龙舟主要由汇城、旧寨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