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课程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為期待高飛的您領航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1期  作者:警廣資深廣播前輩 珊瑋  出版时间:1997-05-20
    关键字: 广播 从业 课程 报考

    相信大专通识课程是难不倒身经百战的您的。如果更用心的钻研广播学、新闻学、采访学、方言学等相关科目,那可就更加专业出色啦!虽然本台近期已不再有民国49年时两百多人报考,只录取四人的盛况。但无论是报考记者或主持人,仍然都须先经过试音,通过者再予笔试。而记者除了写文字稿外,通常还担负播报的任务。所以音质、咬字自然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您自省真是没有悦耳的嗓音,那也没有关系。麦克风的背后,还有企划、节目制作等多元化的幕后工作可以挥洒。当然,就算您都符合上述的条件,还有

  • 文章浙東第一校 蓄勢再騰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0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2000-11-10
    关键字: 宁波中学 近代 课程 迁校

    培养人才。一八九七年,知府程稻村,与地方人士严小舫、汤仰高、陈季台等筹设中西学堂,以湖西崇敎寺(今偃月街小学)为校舍,翌年正式创立,定名储才。延聘慈溪名儒杨敏曾为监堂(校长)兼总敎习,开设译学、数学、经学、史学、词章、舆地等课程。一九〇五年,绅士张让三、陈屺怀等以「义务敎育刻不容缓,造就师资尤为先务」为由,征得知府喩庶三同意,就月湖书院旧址(今月湖饭店)创办宁波师范学堂。翌年四月开办,首任监督张让三。一九〇七年,知府喩庶三把南门道厂基地三十余亩拨充府中学堂建校

  • 文章亚洲大学「阿拉伯文明导论」通识课程的授课因缘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5期  作者:程其偉 出版时间:2010-02-13
    关键字: 亚洲大学 阿拉伯文明导论 授课因缘 通识课程 课程大纲

    至少选修一个科目(计4大类8学分),另在各自所属学院选修2学分,每学期约开授80门学科。民国96年3月,时任学校管理学院院长的沙教授永杰博士(已荣升中华大学校长)邀我共同开设有关阿拉伯问题的课程,我们苦思焦虑,期望将这门课达到优质的特性,从课程教材内容、讨论议题、课程设计到教学评量,决定使用「阿拉伯文明导论」名称,送通识教育中心课程委员会审查而获通过,随即在当年下半年,96学年度第1学期正式开课,采取有科目有课程方式授课,以单一学期学习的量为度,每一学期

  • 文章昔時閩南之私塾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4期  作者:陳允洛  出版时间:1968-12-30
    关键字: 闽南私塾 教育 教学设备 课程设置

    以后继续入学,与诸生一样。三、念书:私塾课程,分为三节,上午念书受书,中午冩字读书作对,下午写字读书,永远如此。淸早诸生皆携书包入学,各先将要背诵者展开,一本一本叠上,中高两边低垂,如一座金字塔。此是书多者乃尔,初学小童只一、二本,却无此景。能熟诵者,照法是将生书排在最高峯,熟书排底下。有人自知不尽熟,则将熟者排上,不熟者排中下。各抢先将书排置先生案上。先生就位,唤较近面前者来念书,诸生依次来诵。案上只得排三、四人之书,其余各坐其位等候。书多者却不是一叠十余

  • 文章山東省各縣實施之「鄉農學校」的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1997-12-20
    关键字: 乡农学校 历史资料 课程 人物回忆

    是寓兵于农,期使全国皆兵,先于山东省作为实验省,经过受军事训练者,平时依士、农、工、商各就岗位工作,战时即动员悍卫国家。鄕农学校之课程:分学科:一般自治行政、珠算(加、减、乘、除、要学到「狮子滚绣球」—珠算加、减、乘、除的方法名词);术科:基本敎练、班敎练、排敎练、野外演习、四式刺枪、两式拳(小红拳)。另外敎唱三大军歌—卫兵歌、战斗动作歌、射击军纪歌—尙有开饭歌、起床歌、就寝歌、跑步歌等。班长管敎、训练均要求很严,每月举行班比赛两次,如果班比赛最后一名,班长没面子

  • 文章桂軍幹部的搖籃——南寧軍校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南宁军校 校史介绍 学校课程 训练过程 桂军

    受训期间一个月或三、五个月不等,其效果也都非常良好。受训时间除上述的一些短期训练班之外,学生队比学员队修业期间较长些。学员队:一年六个月毕业。学生队:大致上,均为三年毕业。(但第五期步、砲、工、交各学生队,实际上延长为三年又八个月始毕业。是本校有史以来,受训年期最长的一期。)课业施训两大程序学员队与学生队,由于修业年期长短的关系,修习课程和科目,是不相同的。步、砲、工、交学生各队,对于高中普通课程方面,大致相同,但由于兵科不同,修业项目自必有异。㈠初期:(指

  • 文章戎馬生涯數十春(十一)——考試、受訓、經歷的囘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工校受训 军校课程 抗战历程 工程建设

    人,当时调查省籍,计有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陕西等十七省之多,地域涵盖大陆由极南至极北,各地风俗习惯诸多不同,但由于我中华民族文字统一,语言畅通,能济济一堂,相互切磋,亦一快事也。课程与教材高级班所授课程与教材,完全采用美式,任教者,必须受过美式教育,始能胜任。课程计有:战术、筑城、伪装、爆破、测量、飞机场及道路构筑,混凝土及沥靑路面敷设、土壤学、重机械课(含推土机、挖土机。平路机、空压机

  • 文章陸軍大學生活的囘顧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陆军大学 特训课程 学校设备

    学科合格,实兵指挥心慌意乱,以致不及格,仍无录取的希望。㈢口试:注重口才的应对及仪表。如果学科、术科都过了关,口试不及格,尤以仪表差,例如:单眼、崩口、矮子、哨牙、麻子……等,绝不取录。受训期限与修习课程不论正则班及特别班,均以三年为准。重庆时期(一九四二年八月)入校之班级,校长系蒋委员长兼任。阮肇昌(淞沪会战时曾任六九军长职)任教育长。陈仪(抗战胜利后曾奉派任台湾省行政长官)曾代校长一段短暂时期。一九四三年后,校长仍由蒋委员兼任,徐培根(曾留德陆军大学

  • 文章分享「圓桌教育」心得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9期  作者:陳茂森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圆桌教育 课程心得 科技发展

    作者現任世界廣西同鄉聯誼會名譽會長、東昇製衣有限公司兼美達企業有限公司董事主席

  • 文章述村前胡氏(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1期  作者:鍾英  出版时间:1976-07-20
    关键字: 教育 学校 胡一修 用品 教师 课程

    ㈡獨創新格提倡普及教育做到有村就有校民國五年繼老八校擴充爲十七校。一修伯之辦學也,旨在普及敎育,更以有限之經費,要做到有村就有校,同時不取締私塾而使之無以自存,且吸收其中靑年有志之士,授以短期訓練,瞭解敎授方法,儲備爲師資,仍然有謀生機會,如此文盲亦自然絕跡,一石數鳥,兼具經濟價値。其採行之方式,爲當年英國所行之道爾頓制、單級獨敎、時人頗多非議之者,目爲如此辦學,豈非成爲變相之改良私塾,一修伯不顧也。誰知不數年間,竟成效卓著,蓋因乘蠶假農假組織敎育參觀團...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