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语言研究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謝康基著「現代英語語言學要義」序——語言科學引論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張益弘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序文 语言研究 学术研究

    語言爲人類溝通思想,交換智識之工具;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厥惟有此工具。初以傳聲達意,描繪事物,繼則構成文字,作爲符號,藉誌不忘。人物相聚,彼此交談,措辭用語,日臻周備。由是推演邏輯,積漸而成優美之文章,其含義精密,曲爲表達,有非口語所能致者。動物之所以無語言,乃在其無思想需要說出。孟子云:「宰我、子貢,善爲說辭」(公孫丑);「故說詩者,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以意逆志,是謂得之」(萬章上)。語言、文字與義理之間,蓋有距離,非精硏其理,不知其要,殊難應用適當...

  • 文章《溫州話》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6期  作者:鄭張尚芳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温州话》 语言研究

    對于我的母語溫州話,我是從上中學時就開始鑽研的,(一九四九年溫州新文字研究小組油印過三本書,其中就有我的《溫州話新文字講座》,當然那只是初步的通俗的拼音方案的設計),算來到現在已有半個多世紀了。由于溫州話蘊藏著許多古音成分和古甌越語言的底層成分,爲了弄清這些現象,我又奮力進入漢語古音韻和漢藏語言比較的領域,經過多年研究,終于寫出了古越語和吳語的歷史交替、吳語分化爲溫州話等方言、溫州話特點、溫州話與其他方言關係、溫州話方言歷史研究等方面的一系列論著。雖然研...

  • 文章大漢中原語探索奇聞簡述(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1期  作者:魏向明 出版时间:1981-11-30
    关键字: 河南语声 语言研究 外语对比

    諸位鄕長鄕親及諸愛好中原文獻、愛好中原語文之諸君公鑒:前於五月份,承本刋主編李代表之特愛,逕刋出之「本題」,未悉諸君高見何如,要之古諺云:「人目短於自見,故借鏡以觀形髮,心誾於自炤,則假言以榮行」—(北齊劉孔昭語),更況這確是以咱們的傳統精神,站在中國文化傳統之源本思維觀念上,用我們中原傳統語聲,去叩問世上所有各文明語族的「語元」語聲,藉以互爲觀摩驗對,期將有所互爲瞭解及增知也,現僅試言數字:一、「朦」「朧」:這兩字在中原語裡,似有三個說法:⒈「朦朧朧儿...

  • 文章中華的名稱是怎樣來的?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作者:鍾源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中华民国 中华民族 文化研究 语言研究

    我們的國家,叫做中華民國;我們的民族,叫做中華民族。爲什麼要叫做「中華」?現在,就先從「漢」說起罷!同「漢」有關的詞很多。像:「窮漢」、「硬漢」、「好漢」、「大漢」、「鐵漢」、「單身漢」等等都是。漢朝以前,是沒有這些詞的,由此可知,最先,這些詞裡面的「漢」,都是當時的游牧民族特別針對著漢朝人的稱呼。其實,「漢」不但是指漢朝的人,而且是指漢朝的男人,因爲當時的「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夜行以燭,無燭則止」。女子旣然不容易出門,也不容易被人看見,能被看見的,大...

  • 文章《溫州方言文獻集成》出版保存清代至民國時期 研究溫州方言的著作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3期  作者:李藝  出版时间:2013-06-01
    关键字: 温州方言文献集成 内容介绍 语言研究

    杂字编和谚语熟语编、外国学者有关温州方言的著作等。“温籍著名语言学者郑张尚芳说”温州方言的历史悠久,地位独特,这套《集成》的出版,一直是我的心愿。“潘悟云说”我们要保护好温州话,延绵温州的文化。“”温州方言走向衰亡,是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全国各地的情况都差不多。让我们的子孙学会说温州话,是我们的责任。“近年来,温籍语言学家渐成群体,如温端政、游汝杰、吴安其、许威汉、颜逸明等十多位专家,他们分布在大陆各大院校及研究所,在语言研究方面处于领衔地位。首发式上,还举办

  • 文章舊金山華埠臺山語料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黃宣範  出版时间:1971-12-31
    关键字: 台山话 旧金山华侨 台山语料 语言研究

    筆者曾在舊金山灣區卜居二年,因素喜觀察語言百態,對金山華埠一帶所使用之臺山話曾稍加留心記錄。今秋回臺大授語言學,觸及語言中的借字問題,靈感忽至,遂翻閱舊案,整理如下,也可以算是替趙元任先生廿年前在中央硏究院史語所集刋所發表之臺山語料作補遺。舊金山華僑早期多來自廣東臺山,十九世紀先後抵達,因人少勢孤,謀生不易,加上膚色歧視等問題,爲求彼此聲應氣求遂逐漸聚攏,定居於今之華埠地區,估地不過六、七條街而已。華僑入境問俗,首先自然要弄淸楚住居地名及街名等等,是以金...

  • 文章大漢中原語探索奇聞簡述(續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魏向明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语言研究 中原传统语声 日耳曼语 中西语言的相似性

    如斯我聞:道家亞聖莊子有云:「人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又宋大儒呂祖謙先生有云:「見前面之千里,不若見背後之一寸,故「達觀」不難,而「返觀」爲難:見「見」不難,見「不見」爲難。此說之見「不見」,乃重在從未見聞之—過往實事的「返觀」。而今擬言之「中原語探索」、正係一「返觀」,且將返觀至遠古無文字時代,以此不僅爲見「不見」,尤爲在根本「不克目視」之「不見」上,而有所探索聽聞。卽擬用「大漢傳統語聲」去探詢大漢語族之外的,原不見的,原世界諸文明語族之語言,特別是其...

  • 文章「鏡花緣」中海灌方言口語拾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镜花缘》 海灌方言 北方方言 《现代汉语词典》 语言研究

    李汝珍在他用半生心血寫成的《鏡花緣》中。使用的是北方方言,我們讀起來覺得明白曉暢。作者常以南方話(實際是吳方言)「弗得知」與書中人物的語言相區別。我國使用北方方言的人數占使用漢語言人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由於這一方言的地域廣,使用的人數多,因而不同地區仍然有許多相互區別的習慣用語,即地方方言口語。例如海灌一帶的方言口語就屬北方方言中的淮海次方言。李汝珍在《鏡花緣》中就使用了許多海灌方言口語。這是因爲李汝珍雖然是直隸大興(今北京)人,但由於他年輕時(二十歲前...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