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设施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北大學憶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張譽延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设施 体育 院长

    东北大学为辽宁省独一无二的省立大学(以下简称东大),位于沈阳城北郊区,校园平坦广濶、设有文法、理工、敎育等学院。自东北最高长官张学良兼任校长后,委由祕书长刘风竹执行校务,文学院长周天放、法学院长臧启芳、理学院长孙国封、工学院长高惜冰、敎育学院长方永蒸。在民国十九年间校方大事扩展设施,增建校舍,除原有理工大楼外,新建办公所、文法大楼、敎育学院敎室、图书馆大楼、试验室大楼、敎职员宿舍、男女学生宿舍,尤以建筑现代化之运动场极为壮观宏伟,耗资现大洋二十余万元,为

  • 文章清代九龙本岛山上之军事设施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清代 九龙半岛 军事设施

    九龙砲台一、建造之由九龙砲台,原位今九龙城滨海处,该处本无砲台之设置,雍正元年,曾设砲台于今车龙岛上,派兵驻守,以卫该区[1],嘉庆十五年(西元一八一〇年),因该台位处孤岛,距各防地颇远,接济困难,知县李维楡详请移建今九龙城海旁[2]。二、军防武备该砲台原位今启德机场内,周围三十一丈,南面临海,一门东向,台内有官厅、兵房共十间。砲台墙高一丈一尺,城垜四十二个,各高三尺,正面城墙寛一丈三尺余,后墙寛五尺;城上有谯楼一间[3]。南面墙上安砲八位,全为生铁砲

  • 文章戎馬生涯數十春(九)——考試、受訓、經歷的囘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部队整编 军队转移 营区设施

    等,需要大量木料外,即每日所烧的柴火数量也不少。就介多营区而论,第二管训处及预备干部训练班人数,在一万人以上,三年多的岁月,每日煮饭、煮菜、烧水的柴火,都是在营区数百公尺范围取用,未有缺乏,可证明树木易长而茂盛也。我个人曾幻想,若四海升平,以富国岛附近海洋资源,及岛上陆地丰富产物,利用近代科学,发展岛内、外之交通设施,与地方良好组织,政治修明等种种配合,在岛上供养七、八万人,创立一个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本岛所具的条件是足够的。伟大克难的营房部队到富国岛时,一屋难

  • 文章輿論民意長話短説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8期  出版时间:1983-09-01
    关键字: 舆论民意 教育制度 公共设施 科技发展

    。△联合报八月七日社论「积极建设全面性的公共设施体系」,指出「我们岂可继续偏废民生基本建设,让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变成一部份表面繁荣的『核心』地区,和一部份脏乱的落后的『边陲』地区?『三年之病,求七年之艾』,对于疏于民生基本建设的我们,这次苦旱缺水和伤寒流行正是一大敎训。现在该是我们认眞设计,积极建设全面性公共设施体系的时候了!」短评「利害矛盾」,认为「凡事总有利害的两面,价値判断之道,在于取其利之大者,就其害之小者;或者避其害之大者。为政之道,也就在取其对大多数

  • 文章本縣的黄金時代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杜志儉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丰县 种树 挖河 公共设施 交通 经济

    就有了电灯公司。虽然比不上今日台湾的灯亮,但在徐属各县中我们已居于领先地位。记得在三叉市(鼓楼前)蔡发旺光生开设的同春百货店开张时,五颜六色小灯泡在门口闪亮着,十分吸引观众。也为县府附近带来了繁荣景象。六、自来水—县府在城隍庙前,开了一座地下水井,虽然没有蓄水池,也不能压送至各户,但在水塔下却装有五六个水笼头,由各户自己拿桶提用。水质确比原来的几口老井要好的多,同时也解决了旱天时的水荒。七、其他的公共设施—有公共体育场、公园、图书馆、救济院等,应有尽有

  • 文章吾村之大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張周朔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乡村建设 水利设施 故乡怀念

    一、引言靈寶以天然形勢,分爲東、西二原,中有澗河自南迤邐而下,流入黃河。在東原原頭有個「官庄原村」,與西原原頭上之函谷關,恰成犄角對峙之勢。多少世紀以來,這村與我諸多廣大農村一樣,默默地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之華族子孫。惟有一事,却是殊異尋常,在余足跡所及之大陸諸省中,尙從未之見,此事卽其吃水之艱難。故縣境內有一古老諺語以形容其事:「官庄原,水艱難,唾沫洗臉不要錢。」然究如何難法,試由大井談起二、井深五十五丈話說此村有三百多戶人家,井分兩種,一爲旱井,一爲大井...

  • 文章國立四川大學史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四川大学 校史 教学环境 校舍 设施

    國立四川大學係民國二十年十一月九日,合併前公立四川大學,前成都大學,與前成都師範大學而成。在前三大學中,公立四川大學之歷史爲最久。蓋自滿淸季世,學制維新,四川卽有仕學館,藏文學堂,存古學堂之設。仕學館於光緒三十一年八月由川督錫良承旨改辦四川法政學堂,分官紳兩班。存古學堂於宣統三年接收官印刷局所存尊經錦江兩書院書版,並先後徵募舊籍圖書,於時庋藏圖籍,稱極盛焉。藏文學堂於民元改爲四川省城官立方言學堂,旋改爲四川省語文專門學校,其後輾轉變革,名稱衆多,至民國十...

  • 文章同安區一九九八年為民辦實事十個項目

    来源期刊:《同安》 第64期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饮水工程 市政计施建设 环境卫生 交通配置设施

    一、加快沿海突出部人民飮水工程进村、入户管网建设,扩大受益范围。二、完成城南、城北开发区排洪渠的建设。三、清理东西溪城区地段河床,改变河道沙土淤积、垃圾污染的状况,净化河流,美化环境。四、加强马巷鎭区市政设施建设(如交通护栏、路灯、垃圾箱等),搞好绿化、美化。五、整顿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加强北环路管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建设成全省文明示范路段。六、完善交通配置设施,在城区主干道和城南阳翟路口、闽南果蔬批发市场十字路口、马巷环北路与新圩路交叉处设立红、绿灯

  • 文章憶翰香小學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1期  作者:陳如一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翰香小学 回忆 人才 设施 母校 学生

    以后,进入鄮山书院旧址的鄞县第一高小。翰香小学新厦落成后,就延长了两年,成为浙东完全小学之冠。而且上有商业班,下有幼稚园,规模更见恢宏。诸生籍贯,遍布浙省各县,以及京沪皖闽等处。每学期末了,即行布吿:「学额已满,报名截止。」向未刋登招生广吿,而报名投考者,辄踵相接;惟以敎室拥挤,祇得婉辞谢绝。或谓荐徒入肆固难,欲遣子弟肄业翰香更难,洵非虚语。在民国二十三年间,学额已逾八百;其后更多,约近千人。就当年内地的小学而言,这是很少见的。选擧市长翰香小学的设施,就个人

  • 文章大陸探親旅遊紀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汪遂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亲友重逢 汪氏续谱 家乡经济设施

    预定今(一九九二)年底可以出书;由公费印制,这眞是意外的收获、新情势的发展。伍、巡视中云鄕境现有经济设施五月十三日承中云鄕领导刘玉翠、金成两位先生美意,备车约同笔者自东诸朝村蔬菜区开始,巡视鄕境现有经济设施,向南向东进入稻作区,然后为养鱼区—应获利很大,因限于鄕政府经费短拙,未尽如理想。再向东靠山为果园区;中云山北云门寺村设有砖厂,生产空心砖;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的有中云制药厂、随机工具厂、钢锹厂;在华盖山下的魏安村境内,有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水质纯净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