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补正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三点补正 一点建议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郭樹芬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读者来鸿 错误补正 读者建议

    编辑先生大鉴:谨先说明此函起因;因见文献作品中,有引述前人文章或姓名事蹟,由于种种原因,偶有错误,此为任何作者所无法绝对避免之事。但读者对此,如确知其事眞象,善意为之补正,提供出另一面之认知,似非坏事。如文献十卷一期朱良耕先生「对各卷山东文献的一些更正」一文,即有此项意义,绝非存心吹求,谅所共鉴。基上原因,不揣冒昧,谨将文献十卷一期中我所看到之三点错误,补正如左:又建议一点,则是有关「山河刧」连载时间问题,提请参考而已。㈠补正部份⑴威案(上)题威案寓咏梅

  • 文章黄道周奏稿真蹟补正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0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1970-06-10
    关键字: 黄道周 奏稿 史料记载 补正

    本刋第九期黃道周奏稿眞蹟,因原文蠧蝕漫潰,不易辨認,兼之手民疏忽,版位前後錯亂,幾至讀不成文。除向讀者致歉外,謹將版位次序訂正如下:(除第七頁外,每頁分六小長方塊,以虛線爲準)表文附後:〔聖安皇帝登極表〕〔原任〕經筵日講官詹事府〔少詹〕事〔恊理府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臣黃道周謹奏。爲恭賀(中?)興事:(文集闕此六字)〔臣〕觀建武受命,應赤伏之符;孝文肇興,叶大橫之兆。十三宗〔廟〕祏、德澤久在〔在於〕人心;八百春秋,歷年多〔齊〕於周室。日當再旦,晋陽之象〔方...

  • 文章老歌补正的回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老歌补正 军歌 北伐歌曲 抗战歌曲

    阅读山东文献十九卷第三期王克孝鄕长「老歌的回忆」大作后,心有同感。今日社会,到处可闻靡靡之音;慷慨激昂之歌声则久成绝响,实非国家之福。如能将过去之老歌蒐集汇编,既可为吾鲁昔年革命之历史,作一有力之见证,且可对现代靑年产生匡正启发之作用。一举数得,是以深表赞同。惟王文所列之老歌,昔固曾听之稔熟,但亦因年深日久,记忆模糊,难皆补全。仅记其中一首,兹以之聊作补正之回应。原词如左:「军人首重服从,命令何等森严,纣有兵丁亿万,何敌周臣三千;同心同德,胜败昭然,切忌

  • 文章為「風雨竹石碑」覆尹德民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2-03-20
    关键字: 尹德民 《风雨竹石碑》拓本 文章补正

    本刊六卷三期中,讀及尹德民先生「敬覆」本人一文,涉及肥城古蹟「風雨竹石碑」,筆者對尹先生雖不識荆,但久仰其大名(尙係自他省人士口中聽到,因尹先生喜硏究志書,某君亦係同道也),並知其學識淵博,固未得親聆敎益,想旣係讀書人自有虛懷若谷、願與他人硏討問題之雅量。對「風雨竹石碑」個人旣曾見及,並不否認爲無有,惟是否關公親自書寫,不無疑問?如從字體、時間、刀刻等項言之,頗値商討,或係好事者爲之,猶如坊間常見及呂仙、濟公書寫聯語,玆以信之爲眞?再者,筆者旣曾見及此一...

  • 文章奏著「李耳道德经补正」在台出版缘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路統信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李耳道德经补正 出版缘起 内容简介 往事回忆

    河南鹿邑爲中原古城,民性樸實,人情敦厚;雖處偏僻,然自古以來,地靈人傑,學風鼎盛。春秋時代李耳於此誕生,創始道家學派,後人尊稱老子。老子言行,見於禮記曾子問篇者凡四,可證當時孔子之所從學。與儒家學派的孔子齊名。比希臘哲學蘇格拉底大約還早了一百年。李耳撰「道德經」,書名亦稱「老子」,凡五千餘言,是春秋時代的一部不朽哲學名著。內容艱深學者難解其眞義;加之後人把李耳神化,更加深了道德經的玄奧與神秘性,兩千五百多年以來,雖有上千種的「解老」論著刊行於世,唯今所傳...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