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牛吃」说起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09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2-11-15
    关键字: 牛吃 史料记载 烹饪方法

    我生肖属牛,每次吃就自嘲「牛吃」。这话离鄕后就不曾听说,只记得意思是指外行胡搞,为什么这样说,已难查攷。正当秋凉肥,适宜持螯赏菊,今年是马年,似乎变成了年,无肠公子盛产,价格大降,使嗜的老饕们大乐。南京五〇〇克一只大,零售人民币三十元,广州大小不等,每只从十二元至九十八元。台北从超市到菜市也到处都有大闸,五两以下的每只一二五元,三只二九九元,从来没这样便宜过。本地海也便宜了,大沙公每只九十元,红蟳三只九十元。今年还有进口的旧金山唐金

  • 文章說「蝤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1卷 第1期  作者:沈洪保 出版时间:2015-02-01
    关键字: 蝤蛑 历史考究

    爱吃飞云江中有名的海鲜,如肥美的螃(当地人称为蝤蠓,台湾人称为蟳)……使我惊故乡海味之奇美。」其释义为「方言·螃。」一看这书证,发现也是温州人说的话。可见「蝤蠓」的写法,是一些温州人的习惯。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蝤蛑大者长尺余,两螯至强,八月能与虎斗,虎不如。随大潮退壳,一退一长。」宋苏轼《丁公默送蝤蛑》:「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飡。」《本草纲目》:「其扁而最大,后足阔者,名蝤蛑。南人谓之拨棹子,以其后脚如棹也。一名蟳,随潮退壳,一退

  • 文章故鄉美味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4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无锡 洋澄湖 大闸蟹 水产

    我的故乡是江苏无锡。地处在太湖边,城内河道纵横,水产特别丰富。先谈湖产,太湖的,不输于洋澄湖大闸,湖旁偏布稻田能栽稻谷,是螃最好的食品,每到秋天,稻已结实,养得肥肥的,比大闸还要大,黄膏饱满肉质坚挺,持螯对酒,回味无穷,一般的吃法是清蒸、红烧、或醉。清蒸是用绳子将螯和脚都綑绑起来,用大火熟,烹蒸笼里加姜片和紫苏同蒸,一面去腥,一面去寒,吃时有人喜欢用醋,有人喜欢用酱油,有人就原味白吃,其实本身有一股甜味,白吃不加作料,更能品味出其鲜味。红烧

  • 文章溫州話風雅篇對 小孩的暱稱從”娒“字說起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5期  作者:宋維遠  出版时间:2012-10-01
    关键字: 温州方言 鲨鱼儿 饭细儿 细酸

    (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细酸“(指穷书生)意义不尽相同,但”细“字都有”小“的含义,两者又似乎有某些相通,这也给温州话的”细儿“一词平添了几分书卷气。于是又从”细儿“衍生出”学堂细儿“(小学生)、”看(牧)牛细儿“(牧童)等,给”细儿“加上了职业的定语词素。还有一个词”饭细儿“,取得很有趣。”饭“,不是指喂养类的饭(饲料),而是指刚孵化不久的成团成群的小群,其体积小、颜色白都像大米饭粒、它们凑在一堆像一大块大米饭。故名。可见”饭细儿“是形容家庭中

  • 文章生态启示篇 记忆中的——蝗灾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楊士采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水旱蝗灾 生态平衡 学者观点

    由于人口发展和科技进步,人对自然界过度干预,致自然界正在骤变,我们海州地区也不例外。笔者出生于一九三三年,回想过去记忆所及的七十多年,觉乎自然状态发生惊人的变化。兹就以前旺生的蝗虫与螃两种小动物,作如下回忆。蝗虫,类似蚂蚱,是一种啃食庄稼的昆虫。今天,在海州地区的田野中,已很不容易找到它。然而在六、七十年前,这种虫子是旺生的。旧时,农业生产上,蝗灾与水旱灾害同样严重,称为「水旱蝗灾」。民国时期,海州各县有灭蝗办事机构,负责侦察蝗群的孳生与产卵地,并组织

  • 文章夜捉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鮑宜龍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沭阳风貌 乡野趣闻 抓螃蟹

    是美不胜收,加上习习晚风,眞是使人留连往返。玩了一会,我俩刚要往回走,迎面来了一人,身披蓑衣,手提盏风灯,小王就好奇地问他做什么的?那人说是到库边捉螃的,并说螃的特性是七上八下,如今虽是九月,运气好还是可以捉到螃的,边说那人就向库区走去。我一听能捉到螃心就痒起来,因为故最喜欢钓鱼的,记得有一次钓鱼钓到一只大螃我着实高兴了好一会。因为螃一般是不上钩的,那次是它用大钳试食时被我一甩,钩子巧钩在嘴角边而提上来的,如今能够在岸上捉螃那可是好机会,不可不试

  • 文章小笼包子加馒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5期  出版时间:1969-11-15
    关键字: 常州小笼包 馒头 家乡小吃

    常州小笼包子,在京沪是首屈一指的,皮薄汁多,要先以猪肉刴碎加酒、糖、盐、酱、葱等作料拌和,使冷冻后成饀(便于包裹),将面粉皮子包冻饀,放在蒸笼内蒸熟,则冻饀融成汁而汁自多。吃的时候加以姜丝及醋,先咬破皮,吮其汁再吃。京沪各地的小笼包则汁少味差,所以常州小笼包是闻名的,到台湾小吃店吃小笼包则更不可同日而语了。家鄕在农历九月以后,已肥壮,先将洗净,将煮熟其肉、黄、膏取出,以猪油熬炼之,再和以刴碎之猪肉调味后,与小笼包子制法一样,家鄕称之谓加馒头,其味之

  • 文章無錫崇安寺的小吃(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0期  作者:梁溪白氏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崇安寺小吃 蟹粉烧卖 素馒头 糕团 猪油豆沙烧饼

    素馒头、粉烧卖、鸡子大(度)饼:在新万兴面店隔壁有一家小店,平常做肉包子,每年农历六月有素馒头应市,因为六月里吃素人较多,素馒头的饀有百果、豆沙、菜干头、荠菜等多种。粉烧卖大约在重阳节后,肥膏满,以鲜挑出肉、黄,将黄酿在烧卖尖端,露出一半在外面,蒸熟以后,颜色像琥珀,晶莹美丽,吃起来可要小心,因为内含汤汁,如不小心,会烫痛嘴巴的。鸡子大(度)饼祇有在农历新年有得卖,用面粉、葱油做成饼,放在油里煎,另在饼上打碎一个鸡蛋,色香味俱全,非常好

  • 文章江南美食口留香

    来源期刊:《浦東》 第36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南翔馒头 卤鸭面 酒酿圆子 蟹壳黄 江南美食

    则以卤鸭面为特色,味亦奇佳。附近的常熟,叫化鸡名传遐迩。还有一样菌油豆腐,是香菌中熬煑出来的油烧成豆腐,鲜美绝伦,苏州更是食的世界,从粽子糖、西瓜子、塘藕以至苏式菜点,无一不佳。洞庭山枇杷,杨梅,山浪人足以为昂。洋澄湖大又快将上市了。无锡肉骨头,脆蟮,活抢「满台飞」,到江尖嘴上聚丰园不吃这些,等于不曾到过无锡。扬州吃这方面,因当年盐商的穷奢极侈于此,盛名甲于全国。鎭扬二地在「皮包水」中极尽口腹之欲,肴肉,煑干丝,风鸡,此间也可吃到,但论味道,着实差得远哩

  • 文章四腳、兩爪一挂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正港中國豬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乡间动物 横行螃蟹 黄鼬抓鸡 狗尾乞怜 壁虎断尾 飞禽走兽

    横行螃满脚泥。鲸吞大餐潜游海。骚气黄鼬爱抓鸡。麻雀喳喳叫腹饥。狗摇尾巴善观色。壁虎断尾求保命。鳄鱼吃人泪先滴。自雄螳螂臂挡车。缩头鸟龟犹入定。凶暴豺狼啃同类。呱呱乌鸦说委曲。猩猩恼怒把胸捶。狡猾狐狸臭屁放。枭鸟负恩啖娘肉。牝雉爱啄珍珠粒。獍兽食父肚肠肥。猢狲攀高爬藤萝。山岳虎啸震林野。耗子喑夜偷菽米。现形妖魔无处归。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