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蔡锷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蔡锷护国岩题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2期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护国岩 敍永县 大洲驿 蔡锷 袁氏

    护国岩在敍永县大洲驿附近。民国五年护国讨袁之役,蔡锷驻军于此。袁氏倒毙,军事告终,蔡氏勒石铭勋,名其岩曰护国云。

  • 文章讀「中國現代史專題硏究」書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0期  作者:曹文錫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孙中山 蔡锷 曹亚伯 《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

    一、前言我國史書浩如烟海,如正史、編年史、別傳、傳記、雜記等,多至萬卷以上,大都由聖賢名儒學者所編撰,傳之後世。彼等皆論世知人,發潛搜隱,秉筆直書,不事掩飾,但其中亦有權其輕重而爲去留者,如新舊唐書亦多此例。至於最近史書厥爲淸史稿。蓋自袁世凱就任第一任總統時,成立淸史館及國史館,第一任淸史館館長爲王闓運(壬秋),不數月而辭職,繼之者爲趙爾巽,趙在淸末曾任東三省總督,當時館中人才頗衆,但多曾任前淸官吏,所述往事,每多隱諱,褒貶未必正確,若非召集專家學者,大...

  • 文章唐继尧与蔡锷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5期  作者:李天健  出版时间:1995-12-25
    关键字: 唐继尧 蔡锷 护国运动 史实考证 梁启超

    在兵力上,唐继尧以十分之七最精锐的部队交蔡锷指挥,不虞大权旁落,甘留寡弱并募新兵守滇。护国第一军每支队都配有山砲、机关枪各2至4门(挺)。先遣部队邓泰中、杨蓁两团(后改称支队,归第一军第一梯团)武器装备更为精良,每团配属砲兵、机关枪各一连,所用步枪是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的,当时是全国陆军枪械中最好的一种。第一军所属部队,训练有素,有战斗经验,战斗力很强。第三军虽兵力薄弱,但遇有需要,唐继尧总是从全局出发,对第一军给予支持。如叙府失守后刘部退到横江,唐即令新编廖

  • 文章雲南起義與護國軍三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期  作者:李宗黃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云南护国起义 护国军三杰 唐继尧 蔡锷 李烈钧

    司马迁云:「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之事业,有非常之事业,然后可以立非常之功」云南起义,再造共和,为非常之事业,必有非常之英雄豪杰支柱其间,方能演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兹申论之:一、护国三杰·唐与蔡李当李烈钧先生,于民国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蔡锷先生于十九日抵达昆明,赶上了云南首义前夕第四次会议,然后便与云南将校歃血为盟,誓讨袁贼。云南首义主要人物,自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罗佩金、黄毓成、殷承瓛、赵又新、顾品珍等最具威望,克享盛名。其中尤以唐、蔡、李三位为

  • 文章阎锡山与蔡锷李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夏良基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李敏 蔡锷 革命战争 人物故事

    民国成立之初,云南蔡锷,山西阎锡山,均为影响国家之重要人物,二人南北遥隔,各处一隅,其相互关系,知者颇少,但甚重要。閰先生曾说过,“蔡锷原虽为立宪党,且与梁启超有师生之谊,但其在日本时即对革命深表同情,我与蔡君相识甚浅,而相知颇深。”民国二年六月九日阎致蔡锷一电云:“云南罗民政长转蔡都督鉴:自共和吿成以来,全国政争剧烈,正式内阁行将组织,环顾海内人才,求其无所偏依,与时适宜而经验又足以济之者,舍公莫属。闻中央殷殷敦劝,而我公虚怀若谷,谦让不遑,致未确定

  • 文章戴戡與四川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0期  作者:則平 出版时间:1974-04-01
    关键字: 戴戡 四川 《民国人物小传》 蔡锷 川军

    顷读本年三月传记文学第二十四卷第三期载「民国人物小传(一一)」,中有戴戡小传,后注:(姚崧龄稿。参考:梁启超撰:「贵定戴公略传」)。传末有如下一段:「帝制议起,在京津与梁启超、蔡锷、蹇念益(季常)等,密商发动滇黔武力讨袁,随继蔡锷离京。经滇返黔,率黔军第一梯团出四川綦江,与蔡锷所率之滇军犄角蹙敌。事平、蔡锷去蜀,政府任戡为四川省长,旋兼督军。惟所辖之滇黔军队,颇受川军排挤,时起冲突。复辟变作,蜀将有受伪巡抚命者,纠合川军数万,围攻成都。戡所部黔军驻城内者

  • 文章雲南起義史實之淆亂與訂正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白之瀚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云南起义 唐继尧 蔡锷 史实辨证

    云南起义」;惟其事由于唐,故尔国府之崇德报功,不及其他而独表扬唐氏。定论千秋,宜无所谓淆误矣。乃因当时政客故弄玄虚,伪造蔡系主动唐为被动之说,少数书商不暇详察,竟于中小学教科书中,将此役完全属诸蔡公一人,而将唐公、李公一概抹煞。甚至标题直曰「蔡锷举义」,并云南人民亦似不足指数。坐令通行之后,辗转沿袭,谬种流传,至今犹未纠正。兹就经过事实,予以客观辨正,所以尊国典,求信史也。今先述其淆误原因如下:一、淆乱之起,以梁启超始作俑,而其影响,则以所著之《国体战争躬历谈

  • 文章民初史话 蔡锷与小凤仙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張亦萍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蔡锷 人物介绍 小凤仙 袁世凯

    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一八八二年—一九一六年),民初任云南都督,遇名妓小凤仙,见其才貌双全,一见倾心,赠其联曰:「自是佳人多颖悟;古来侠女出风尘。」民国四年,袁世凯称帝,蔡锷与滇督唐继尧首先起兵讨袁,积劳成疾,民国五年病逝日本,得年三十五岁。小凤仙闻讯,悲恸欲绝,挽以联曰:「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周郎指三国周瑜,赤壁一战大破曹操;李靖指唐朝勇将平吴,破突厥、吐谷浑,屡建奇功,受封「卫国公」。另有文人针对他与小凤仙的情缘,挽以联曰:「万里

  • 文章蔡锷: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程小橋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蔡锷 名贤传记 精神品质 小凤仙 革命精神

    大多数人提到蔡锷,都会加上一个尾码词——蔡锷将军。这位在民国时期正直严毅的君子,如今长久地竖立在长沙的共和广场上,以一身英姿勃发的戎装形象,注视著世人。李宗仁曾在回忆录中,用这样的语句形容起蔡锷将军,蔡锷「那时不过三十岁左右,可称文武双全,仪表堂堂。」骑马的时候,他不一定从马的侧面攀鞍而上,而是「喜欢用皮鞭向马身一扬,当马跑出十数步时,始从马后飞步追上,两脚在地上一蹬,两手向前按著马臀,一纵而上。」在当时只十七、八岁的李宗仁看来,「这匹昂首大马,看来已经

  • 文章吳白屋先生遺書跋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6期  作者:梁寒操 出版时间:1969-10-01
    关键字: 吴芳吉 四川文献研究社 胡适 蔡锷 孙中山 周开庆

    吳白屋先生遺書,由周君光午校刻,於民國二十三年印行,今已零落人間,不易得讀。臺北四川文獻研究社社長周君開慶,幸獲曾君培光於美國國會圖書舘中覓出影印見寄,乃由社重印發行。此亦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聲中一福音矣。以吾所見,五十年來中國談學術思想者,英賢固不少。然眞能承襲聖賢轾學,篤信力行者,則不能不推吳白屋先生也。中庸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敎。又言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大學則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吳白屋先生則誠能秉天命獨厚...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