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董作宾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董彥堂先生的殷曆譜(附錄傅斯年殷曆譜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董作宾 殷历谱 学术研究

    殷曆譜是董彥堂先生重要著作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材料新,見解新,方法新,結構新,有系統,有分量,有卓見,有貢獻。它不是普通的年表,不是普通的譜牒,而是一部新的殷商史,根據地下新出土的卜辭,糾正了過去若干傳統的錯誤觀念,對於後世硏究殷商文化,者有莫大的啓發作用。全書共十四卷,分爲上下兩編,分釘四册,上編一册,計四卷:第一卷:殷曆烏噉;第二卷:曆譜之編製;第三卷:祀與年;第四卷:殷之年代。下編十卷,分爲三册,第一册計一卷又半,卽第一卷:年曆譜:第二卷:祀譜一。第...

  • 文章董敏從事攝影不遺餘力紀念父親展覽更具意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甘需 出版时间:1983-04-30
    关键字: 董敏 摄影 董作宾 展览

    △董敏说他从事摄影工作三十多年乐而不倦的驱使力,受他父亲董作宾先生的影响最大了,因此为纪念他父亲九十诞辰,他的摄影与设计和二哥董玉京的甲骨文书法于「渊远流长艺展」中一起展出,也使得这展览更具意义。董作宾先生在世时,长达五十年的心血投注于先民文化与史料的硏究,其中对甲骨文的钻硏,建立殷商史学的资料,对中华民族有「延伸中华信史三百年」的贡献,董敏回忆在他八岁时,正値抗战最艰苦的时日,那年董作宾先生为他五十岁生日,在四川鄕下古厝前廊里展出「平卢影谱」,以棉纸为

  • 文章南阳董作宾先生与近代考古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李濟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董作宾 考古学 治学方法 学术思想 殷历谱

    有很大一部份是承袭并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値的。那时的总干事杨杏佛先生常跟我说到,王国维先生死得太可惜了,国民政府所提倡的学术虽以自然科学为重心,但是科学并没有中西的分别,王先生的治学方法是合乎近代科学的。他若不死,中央硏究院一定聘请他做史语所的专任硏究员(那时的专任硏究员甚少,在硏究员职位中占最高的地位。当时董作宾先生的名义只是一个编辑员)。这一意见也是创办史语所的傅孟眞先生完全同意的。最能了解王国维先生治学方法的陈寅恪先生就是史语所所聘请的第一位硏究历史

  • 文章殷曆譜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傅斯年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殷历谱 序文 董作宾 古史研究

    殷曆譜者,吾友董彥堂先生積十年之力而成之書也。彥堂天資高邁,精力過人,十載兵戈,飄泊於西南天地之間,此譜耗其歲月約三之一若四之一,然彥堂一人每日可爲之事當常人三四,故若他人爲之,卽才力相若,不窺園亭,亦或須一紀,此其所以使友朋輩無不羨妬者也。手寫太平,徵序於余。余於古曆法與夫甲骨文字皆未有入門之功,何敢置辭?雖然,彥堂之治甲骨學將二十年。此將二十年之月日,皆與余共事中央硏究院,余目睹當世甲骨學之每進一步,卽是彥堂之每進一步,則當此名山之業,殺靑可寫,敢不...

  • 文章紀念董彥老的一篇序言——中國名畫硏究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李霖燦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董作宾 中国名画研究 序言 往事回忆

    到台灣二十年來,我聽從董彥堂先生的話,專心致意的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國畫史的研究。要想做畫史的硏究,我採用最笨的方法,從一張一張的看畫開始。在這方面我得天獨厚,從前張彥遠等大鑑賞家所夢寐以求的縱覽御府寶藏,我因身爲博物舘員,便輕而易擧的得到這項齊天鴻福。在台中的霧峯,在台北的外雙溪,我日日與歷代內府書畫爲徒。後來又扈從中國古藝術品赴美展覽,美國各大博物舘的名畫收藏,亦一一看過記下,也不知道看了多少張好畫,也不知道聽到了多少專家學者的議論,我自己亦寢思夢...

  • 文章董作宾先生对于甲骨文的贡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屈萬里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安阳殷墟 考古挖掘 历史考证

    数种和学术性论文二百多篇。论文的大部分,已编入平庐文存和董作宾先生学术论著两部书里。先生一生精力,几乎全用在甲骨文的硏究方面。他在甲骨文方面的贡献很多,无法一一详述;现在只就最重要的几点,作一番简略地报告:一、甲骨文的断代出土的甲骨卜辞,约略估计,总数当在十万片以上;已经印行的,大约有半数内外。它们是盘庚迁殷以后到商纣亡国之前的产物。它们所属的年代,有二百七十三年之久。这批宝贵的资料,如果不能辨别淸楚某些是属于某王的时期,则利用在史事的考证方面,必然会先后

  • 文章中央硏究院院士董作宾先生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董作宾 人物传记 甲骨学家 考古 学术研究

    先生諱作賓,原名作仁,字彥堂,號平廬,河南南陽人。考諱士魁,經商於南陽縣之長春街,妣同里王氏。先生六歲入塾受業,穎悟異常兒。稍長,課餘之暇,助士魁公事生產:印衣袖、刻印章,臘月則書春聯鬻之。勤勞刻苦,自幼已然。學校興,入元宗小學高級肄業,時年十六。明年,弟作儀卒。承父命,廢學經商,則以餘晷設舘授徒。自課進修,未嘗中輟。民國四年春,入縣立師範講習所肄業。未幾,士魁公棄養。翌年以第一名畢業,留校任敎員。民國七年,奉母命游學開封,考入河南育才舘。從時經訓先生受...

  • 文章怀董作宾老师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0期  作者:田倩君 出版时间:1984-02-02
    关键字: 董作宾 人物怀念 甲骨文研究 考古学家

    一位學養深厚的長者,他的智慧充盈於言語擧止之間,談起學問,則三墳五典,滔滔不絕,敎人莫測其高深,如果說到鄕情、幼年生活,竟會興奮忘形,直像個孩童。所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大槪古書讀多的關係,受聖哲淸芬芳潤所浸滌,可謂胸無纖塵,如懷霜臨雲一般的高潔眞純,令人欽敬,董師即是如此類型的人。本年四月七日中央日報晨鐘版載董玉京師兄紀念他父親的一篇文章,敍述「父親沒讀過大學」。因此我想起先師要讀大學的一段故事。當時他說話的神情我記憶猶新,他說:「我在開封讀...

  • 文章憶念 彥堂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董作宾 年历学 学校生活 人物回忆

    彥堂師離開我們已經二十五了,回想在大學時受 彥堂師的教誨,種種情景,如在昨日。許多年來,我每逢硏究工作中遭遇古史年歷或甲骨學時, 彥堂師的治學方法見解,如點路明燈,常常爲我解決疑難。我的學校生活開始較晚,在高中以前,我基本上是自己瞎摸,進入高中後,又爲了趕上未讀過的功課,生呑活剝,其實曾經過海化的過程。是以,縱然輔仁中學良師不少,我總覺辜負了好幾位老師的教導。進入臺灣大學,尤其在二年級轉入歷史系後,我始得稍窺爲學門徑,至今數十年了,跋涉求學的長途,所有方向...

  • 文章照片編年史平廬影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陳長華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平庐影谱》 董作宾 殷墟发掘现场 历史照片

    陪着朋友,地里走着,这就算我,「田野工作」。是看书么?坐着发楞,身在彰德,心在北平。工作太累,不如种花,扶着花枝,还是想她。雪景眞好,岂忍独享,一纸写景,寄您欣赏。」这是民国二十三年,甲骨文权威董作宾到河南省安阳县主持第九次殷墟发掘时,寄给他太太熊海萍的「照片情书」。董作宾一生献身学术,在艰苦环境中,开拓中国上古史的领域。他是温雅的读书人,也是感情丰富的有情人。即将公开展出的「平庐影谱」,便记载了他五十年既苦也眞的岁月。「平庐影谱」是董作宾以编年史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