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荔枝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荔枝核 可治鸡眼

    来源期刊:《同安》 第68期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荔枝 鸡眼 米醋 荔枝核 大蒜

    现在是荔枝盛产期,价格便宜,冰凉后食用滋味更甜美。您可知?荔枝核可治鸡眼。将食过的荔枝核晒干或用火烘乾,再碾压成粉,用不加色素的米醋(工研醋亦可,但效力稍逊),混和成泥状,涂抹患处。在涂抹前,先用热水烫洗五至十分钟,再用洁净的布将水分擦乾,然后薄敷荔枝粉泥于鸡眼上,将周围僵硬的皮覆满,上贴脱脂棉,用纱布包扎,每晚换洗一次,轻者三、五天,重者不逾旬即可治愈。除了荔枝核外,大蒜亦有治鸡眼的功效,将大蒜挤碎敷患部,再用布包好以防脱落,起先患部会发热,渐渐刺痛

  • 文章龍眼瑣談

    来源期刊:《闽聲》 第13期  作者:錦還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荔枝 龙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笔者不敏,承编者不弃,于上期采用拙作「荔枝漫谭」当吾人啖过夏日的珍果——荔枝之后,不禁会想到故鄕另一佳果——龙眼。龙眼和荔枝一样均属常绿乔木科,干高三四丈,叶为羽状复叶,夏初开细白花,至六七月始成熟。果实圆加弹丸,外壳有细纹,肉白如荔枝。因此荔枝树和龙眼树在形状上说有些相似,椎荔叶色泽较深绿,枝干亦光滑;龙眼树之表皮则较粗,枝叶稍小。但荔果未熟前色靑,熟透了色鲜红,而龙眼则否,熟和未熟,颜色皆淡黑;未熟味淡不酸,熟了才淸甜可口。据本草说:「食味则以荔枝

  • 文章荔枝琐话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汪挺越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荔枝 苏轼 杨贵妃 历史趣闻

    外孙从镇江来电话说三两天就回家,还把表妹赵彦楠带来东山玩几天。我想大热天小客人来了总要备些冷飮、水果之类的。跟女儿商量时女儿说冷饮家里有粒粒橙、露露、可乐,水果嘛到时买些葡萄、西瓜、香蕉,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说一定要买荔枝,彦彦最爱吃荔枝。听了我笑着念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彦彦倒像杨贵妃了,偏爱吃荔枝。女儿也笑着说,什么「洋」贵妃、土贵妃的。彦彦喜欢吃荔枝是因为她爸前几年在深圳「下海」,荔枝熟时坐飞机回来,总要拣最好的东西带,那时候荔枝

  • 文章进贡荔枝 不始自杨贵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徐潔波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进贡荔枝 杨贵妃 东汉和帝 纳谏停贡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前面这一首七绝,是晚唐诗人,被后人称之为「小杜」的杜牧(老杜为杜甫),过华清宫三首之一的诗句。主要的内容,是点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因她爱吃荔枝,而荔枝的主要产地,是在当时所谓的南海地区,相距皇宫所在地的长安,何祇千里之遥!就当时(一千多年前)的主客观环境而言,要将刚采摘的荔枝,保持新鲜风味,运送至贵妃之前,惟有责由地方官府,指派专人,骑乘快马,经由驿道,换马不换人,以八百里加急的规格,在最短

  • 文章荔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杜少牧 出版时间:1974-06-01
    关键字: 荔枝 历史集萃 相关诗词

    贵妃生日,长生殿新曲成,未有名,会南海进荔枝至,因名曲曰荔枝香。」(见唐书礼乐至及太眞外传)这是唐代有关于荔枝的故事,而宋代的词牌也有「荔枝香」及「荔枝香近」。广州俗谚:「沙蝉叫,荔支熟,小孩哭,米筒焗」。古人说,以蝉鸣夏,现在正是春末夏初,一声知了,千树荔红,夏至快要到了,遥想故鄕的景物,灿似绮霞,珠圆颗颗的荔子又熟了,过屠门而大嚼且谈谈荔枝香。岭南燠热,草木容易滋长,荔枝是炎洲的特产,长得更快。依照记载,荔子是「以腊而蕚,以春而华,夏至而翕然子赤

  • 文章蜀故二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四川 荔枝 史料记载 团练 清代

    一、天寳贡荔自泸戎余素主乐天诗:「一骑红麈妃子笑」所采者为四川荔枝,且已有文字发表(文载中央副刊及大陆杂志)。兹读南宋时庐陵罗大经景纶之「鹤林玉露」卷四更得一证,有云:「如荔支,明皇时所谓『一骑红麈妃子笑』者,谓泸戎产也。故杜子美有忆向泸戎摘荔枝之句。是时闽品绝未闻。至今则闽品奇妙香味,皆可仆视泸戎。蔡君谟作谱,为品已多,而自后奇名异品,又出于君谟所谱之外者。」按所谓泸戎,即指今泸县及宜宾县,足证余旧说之可信。二、清办团练自川始淸代办理团练鄕勇的政策

  • 文章這是一方熱土——竹埧華僑農場掠影

    来源期刊:《同安》 第66期  作者:蔡鶴影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三秀山南麓 芒果 荔枝 竹埧 米酒

    火如荼的热土?在接待室里,竹埧经济开发区主任蔡良山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尝鲜了当地生产的台湾种的蕃石榴。个儿比拳头还大,表皮流溢着绿光的釉彩,发出诱人清香的蕃石榴,令人眼馋。我不禁取了一个,放进嘴里,轻轻咀嚼,又香又脆。蔡主任看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脸带微笑地说:「几十年来,我们的归侨开垦并耕种了二七〇〇亩农田,种下了一一〇〇亩果树,龙眼、芒果、蕃石榴、荔枝等,人称『稻香果甜,香飘四季』。」听了蔡主任的一席话,我们心里涨满著几欲探究竹埧山山水水的欲望。我们走在竹埧

  • 文章高雷會館董事會回鄕訪問團紀要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28期  作者:鄭惠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高雷会馆董事会 回乡文化访问团 端午节 荔枝 返乡探亲

    期。每到一个单位,当进入接待室时,便顿觉果香扑鼻,鲜花满桌,原来他们很用心所安排的结果。荔枝、香蕉是最大特色。因为荔枝是全国最佳名产,不但肉厚,核小,而且甜又脆,一尝就知,果真名不虚传。接受访问的各级领导干部,莫不满脸笑容,客套有嘉,热情洋溢,没有一点高干架子,这才使我们体会到,故乡已经今非昔比,成就并非偶然。老干新枝,显示出领导阶层趋向年轻化,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多是中生代为多,平均约在四十岁上下,正是精力充沛,干劲十足,能言善道,态度中肯,热忱有嘉、这足以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