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草堂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草堂花木纪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張彿千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杜甫 草堂 简介 诗集 作品

    万古乾坤一草堂草堂虽小,其名万古不朽,杜甫的草堂足以当之。草堂位于成都西城外的浣花溪畔,故又名浣花草堂。「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羣鸥日日来。」是草堂环境的淸幽。「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旁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是草堂主人的高致。草堂小园,最初仅只一亩:「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后来经之营之,向「连延」的「广地」扩展。「杜工部集」中多向人求花木的诗:向萧八明府实索桃树一百株七绝一首,百株桃树计当需

  • 文章藝苑珍奇(复刊16)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6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玉文化概述 同安留余草堂 藏品赏析

    国人爱玉之癖,早在周礼、诗经(大雅、小雅、国风等篇)等古籍中则多所记述,有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由于玉质温润,晶莹剔透,精雕细琢,而成器物,可以欣赏,可以佩带,可以把玩,可以盘摩,长年接触,气息相通,成为独特养生之道。故国人视玉为辟邪,鎭宅之物,珍藏,传家之宝,情有独钟,历数千年而无稍改。出土之玉,经矿物质侵蚀,色彩斑烂,益加鲜艳,除国家收藏品外,仿间出售者类多坊造。同安留余草堂收藏 陈学文摄影(注:琮 高九点二公分 宽四点四公分)(注

  • 文章廣東明淸兩代詩社與其詩人考(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余祖明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万木草堂 小画舫斋 南国诗社

    尙斋诗、雨屋深灯词,兆铭有双照楼诗词稿。二十一、万木草堂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更生,南海人。光緖乙未进士,官工部主事,戊戌变法失败,亡命海外十余年,民国后得归。民国六年欲拥废帝溥仪复辟不成,仍居上海,年七十卒,生平著述多种,其门人汇刋为万木草堂丛书,新会梁启超手写南海先生诗集一册印行。有为自序云,诗者言之有节文者耶。凡人情志郁于中,境遇交于外,境遇之交压也异,则情志之郁积也深厚。情者阴也,境者阳也。情幽幽而相袭,境嫮嫮而相发。阴阳愈交迫,则愈变化而旁薄

  • 文章康有为与万木草堂学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林光灝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康有为 万木草堂 上书皇帝 学纲 学科 讲学情形

    一)自十九世纪以来,广东以地缘关系,汇合了中原(黄河流域)文化、长江文化而孕育出其奋发踔厉的珠江文化。这一新兴的珠江文化最具体而有力的表现,则莫过于淸光緖十七年庚寅(公元一八九一)间,南海康有为氏在广州长兴里,创立万木草堂,招收天下有志之士,聚集一堂,讲新学、倡变法。从学者有梁启超、欧榘甲、韩文擧、徐勤、叶觉励等,皆后来维新健将。在这六十年间,中国文化思想,直接间接与康氏在「草堂」时代所倡导的求仁主义学风有关。其流风遗韵,如波澜壮濶,无可涯涘。康氏原名

  • 文章万木草堂回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梁啓勳 梁思永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万木草堂 回忆 功课簿 读书 讲学

    万木草堂为先师康有为先生设敎之所,在广州广府宫之仰高祠,而梁启超及其弟启勋亦皆当时草堂问字者之列,其时为光绪十九年癸己也。启勋于七十年后追述少年时从游康氏帐下听讲之情景,由其姪梁思永笔录,由大陆文史资料硏究委员会予以辑梓。兹承日人坂出祥伸敎授影印见寄,特录出,以见康师薫陶学子进德修业之一斑。武进蒋贵麟谨识。

  • 文章万木草堂遗稿外编续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蔣貴麟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万木草堂 引文 遗稿外编续集

    引言先师康公南海先生,生平著作未刊布者,约百余万言,民国四十九年间其女公子文珮整理先师手墨,编为「万木草堂遗稿」一书,分体编年,共有十卷。该稿系手抄油印,纸墨不精,为数不多,流传极罕。先师文孙康保延亦仅有其前四卷,并非全貌,已商得其同意,分段标点,于六十五年由成文出版社排印问世,嗣后再求其余六卷,迄未获睹,学界引以为憾!先师遗文散在各处者,为数甚伙。余戮力蒐求,先承保延君出示家藏未刊手稿,又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藏抄本微卷,复印誊录,并数年来见于他人

  • 文章「阅微草堂笔记」选译(续)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詹邦畿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纪晓岚 《阅微草堂笔记》 著作选译 漫谈 社会评论

    原著者简介纪晓岚,名昀,又字春帆,清代河间人。乾隆时中进士,他的官位一直做到协办大学士。个性坦率,为人风趣,八十二岁逝世,諡文达。纪晓岚博览群籍,是一代才人。他担任「四库全书」总编纂时,每本书他都亲自作提要编目录。四库全书计三千四百余种,近八万卷,为这桩艰钜的编纂工程,不知他要付出多少的心血!他所撰的(阅微草堂笔记),共二十四卷,都是写鬼狐神怪的小故事,在文字的运用上,虽然不若蒲松龄的(聊斋)生动活泼,但借鬼狐神怪以警惕世人,借因果报应以激励风俗,用心

  • 文章知非草堂日记(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夏紹吉  出版时间:1981-06-01
    关键字: 夏绍吉 日记 知非草堂 自我鞭策 时局评论

    連日作文數篇。倦甚。然陰雨連綿。舍握筆弄墨。又無所爲樂。前年每作快意之文。輒思示人。今則不思示人。謂我之事。亦復何與于人。將就正。而無其人。若云炫美。勉强塗抹。本不成文。有何美之可炫。況爲己之學。好之樂之足矣。何暇計及于人哉。吳陸抗之克步闡也。誅及嬰孩。識道者尤之曰。必受其殃。及機之誅。三族無遺。人知進取之爲勇。而不知退讓之爲勇。人知臨陣殺敵之爲大勇。而不知天下弗顧千駟弗視之爲眞勇。怯懦之人。汨於欲利。三思之後。竟歸貪鄙。無欲之謂剛。豈不然耶。人不能洞明...

  • 文章故鄉習俗——囘煞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9期  作者:溝邗老農  出版时间:1980-07-20
    关键字: 回煞 丧事 习俗 浮生六记 阅微草堂笔记

    有了丧事,七个「七」,可以不做完,一日「囘」一定要接的。尝阅「浮生六记」,沈三白痛爱妻芸娘之丧,囘煞之日,三白要和她的归魂一见,偷偷进入房中,坐在床上,以待魂来,但一无所见,但见桌上荧荧烛光缩小如豆,旋又高起尺许,使他毛骨悚然。笔者幼时好奇,在先祖父囘煞之期,亦曾于房门外偷看,亦一无所见,但觉房中阴森可怖而已。「阅微草堂笔记」载纪文达表叔王碧伯丧妻,囘煞之期,家人避出,有盗伪装煞神入内偷窃,另有一盗,亦伪装煞神前去,两盗相遇,彼此认为眞煞神,都吓昏倒地,及家人

  • 文章胡香昊清風亮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5期  作者:惲茹辛  出版时间:1979-11-15
    关键字: 胡香昊 草堂 生平 生活态度

    胡香昊,字芋庄、号竹纡,康熙时人,少治擧子业,见应试者为吏卒检验,喟然叹曰:「士不可贱,奈先自贱何?」遂弃去,专力于诗古文,于汉魏六朝三唐,尽得其源流根柢。胡氏家贫,乃客游四方,谋取资薪,以供菽水,自己酉(康熙八年)至辛酉(康熙二十年)之十多年间,凡洞庭、彭蠡、匡庐、赤壁之胜,吟眺殆遍,得诗最多,惟不自收拾,以致散佚无存。归里后,卜居城东郊野,偪仄一椽,仅可容膝,有空地数弓,拟筑室三楹,颜曰「香草堂」,奈家徒壁立,虽经营二十年,仍未建成。江西罗饭牛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