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腾冲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漂泊六十年故鄉留鴻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沈徑瞻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乡音乡情 腾冲 自然景观 捐赠电脑室 奉献家乡

    故鄕——一个亲切又温馨的名词。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故鄕。我的故鄕是出生地云南省腾冲县腾越鎭。但我的故鄕不只腾冲一处,在我九十一载的温长岁月里,至少还有两处由异鄕演变而成的故鄕,那就是云南的昆明市与台湾的台北市。这三处故鄕的山水景观,在我心底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薰染造成的,对我而言,是摆脱不了的历史负载。因我在每一处故鄕淹留的岁月里,都曾担任过不少的艰辛工作,点点滴滴,全心投注,迨事过境迁,都像

  • 文章蠻荒炸魚記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8期  作者:林鍈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部队炸鱼 腾冲县 彻夜袭敌 游击对敌 爆破炸鱼 鱼潭猜论

    写本文的目的,只是在忆往记趣,丝毫没有鼓励助长炸鱼的风气之用意。抗战期中,笔者随部队在滇西边陲云南省腾冲县北地区,对日寇游击作战,因巧合偶然间进行了一次令人半生难忘的炸鱼活动,距今将近半个世纪前发生的事,每一回想起来,还是趣味无穷,永难忘怀,当时炸鱼的紧张,抓鱼的兴奋,现场的热閙,以至最后吃鱼的滋味,一幕幕重新浮现脑海中,即使其中极细微的过程,也像老旧电影在重播。从头到尾映现出来。人的思想非常奇妙,当你忆起一生中难得遇到的经历时,不管是辛酸的、欢乐的、艰险

  • 文章鹤庆腾冲商帮漫谈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期  作者:何敏  出版时间:1971-12-25
    关键字: 云南商帮 鹤庆帮 腾冲 发展历史

    鹤庆帮和腾冲帮是淸末民初以迄民国卅九年,大陆沦陷为止的两个云南商帮。前者代表了鹤庆人当老板的许多商号,自逊淸光緖年代开始兴起,鼎盛于民初十几年,到了民国廿几年的时候,该帮的经营事业,遂趋于没落。后者——腾冲帮的兴起时间,要迟于鹤庆帮几十年,但当民初,鹤庆帮正走鸿运时,腾冲帮已有以该县人当财东的商号,和它们作运黄丝到缅甸,再由缅购棉纱返国的同行竞争,不过那时的上风,仍大半为鹤庆帮所占领。等到民廿年以后,腾冲帮的人才蔚起,商号林立,兼以地邻缅甸,近水楼台

  • 文章漫话世界著名翡翠城—腾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盧彩文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腾冲 翡翠城 地方特产 历史集萃 方志谱乘

    在我国西南边疆横亘著一条绵延数千里的横断山脉,北起西藏南部一直伸到缅甸境内。在这条山脉的南段有一座北南走向长约六〇〇公里的高黎贡山,海拔一般都在四〇〇〇米以上。终年云雾缭绕、积雪不化,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翻过这座大山两侧约四十公里地方,出现了一个山间盆地(坝子),这便是通往印度、缅甸到东南亚大陆的丝绸古道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上撼古灼今的翡翠城—腾冲。中国是世界玉石文化的创造者,据古书记载,我国有好些地方曾出产过玉石,其中如辽宁的岫阳玉、新疆的阗

  • 文章另一條絲綢古道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春明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南方丝绸古道 早期国际贸易 腾冲 中印公路 历史发展

    阻塞状态;南方虽处于横断山脉的众山峻巖之中,然因地理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条件良多,民族虽处于原始部族状态,然习性较为纯和,黄帝军威可达,疆制较有基础。在相对稳定的社会条件下,这里的边民由原始的自给性生产,逐步形成以物易物的边民互市,这种以余补缺的交换方式逐步促成对方缺货的短途贩运,而这种短途贩运的连锁反应,就是这条古道形成的最早的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展,一条起于我国四川宜宾,经过云南的大理、永平、永昌而到达腾冲,再由腾冲分南北两线而进入

  • 文章在那遙遠的地方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楊世虎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云南腾冲国殇陵园 抗日战争 历史教训 珍惜和平 人生感悟

    微风细雨中,来自海内外的人群,很有秩序、静静地、集聚在景色秀丽的陵园里。绝大部份受邀前来参与者,都有十著历史的渊源与情怀,虽然那已是七十年前的事蹟。突然一声清脆悠扬的号角响起,划破长空、贯入会场,隐隐然持续地踏着肃穆的乐声前进,不疾不徐,那些离家为国捐躯,战死疆场的忠骸,被恭谨地、尊严而隆重地迎回祖国,安葬在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当时他们怎么走的!?谁能说得清楚!?挥别亲人,离乡背井,是在悲愤的国难氛围下?是在慷慨壮烈的热血中?从军入伍,训练战斗。有战斗

  • 文章腾冲教育看寸树声的教育实践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劉春明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寸树声 腾冲教育 教育实践 《两年半的乡村工作》 民族意识

    两年半的乡村工作》一书,是寸树声先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返乡施教的叙述与总结。文章结构清新,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流畅、议论精辟、理据充分、有说服力,读起来让人深思回味,意味无穷。这是一篇融会东西方教育理念的结晶之作,同时也可以说是寸树声先生教育实践的经典之作,它体现了一个教育家对教育的深厚感情和执著的追求。近几年来,腾冲加强了腾越文化的宣传力度,这当然是件好事。关于对寸树声先生的教育观与教育实践经验的研究与出版,既是对腾越文化之研究,同时也是对腾冲

  • 文章一代英烈 魂歸熱海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盧彩文 張兆興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云南腾冲 辛亥革命 张文光 腾越起义 革命勋绩

    云南腾冲是火山、地热共同主宰的一片热土。在这片热土上产生了一件件光辉史册的历史事件,出现了一个个彪炳千秋的英杰伟人。辛亥腾越起义及其组织发动者张文光先生等即是这片热土「剔除逆胡专制,建设五族共和,从此云南不复被动之诮」、「为四千年绝无仅有之伟功」的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文光先生壬午年五月(一八八二、六)诞生于腾冲城五保街一个富商家庭,时当世界列强环伺中华大地,满政不纲之秋,国家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中。在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双重压迫下,反帝反封建爱国

  • 文章闊別六十年後重返故鄉的省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7期  作者:沈徑瞻  出版时间:2007-12-25
    关键字: 腾冲 重返故乡 故乡新貌 山川文物 文化教育

    一、腾越蜕变浴火重生腾冲早在历史上就被称为极边第一城,它在南方丝绸之路上作为最后一站,作为西南第一通商口岸,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腾越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吸引著众多的各方游客。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军阀先后发动侵华及太平洋战争,公元一九四二年,日寇竟于攻占越南缅甸后,侵入云南,占领腾冲及龙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后经我国远征军及地方军民协力反攻,在腾冲方面,歼灭了全部日寇四千多名,光复了国土。但我方军民伤亡十分惨重,腾冲城市更成一片焦土,一坝废墟,绝无

  • 文章腾冲旅游资源概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劉春明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云南腾冲 地理位置 旅游资源 名胜古迹 旅游事业

    腾冲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成为西南丝道上的重要通商隘口;由于物产丰饶,商贸兴旺,交通发达,加之旅游资源丰富,历来吸引着广大的商旅及名人前来游览考察。明崇祯十二年四月,中国地理学家徐霞客对腾冲的火山地热,风景名胜,亲身经历后,给予高度的评价,所以形成了民间旅游重鎭,尤其东南亚各国华侨、学者、佛教徒等,每年来腾冲观光旅游者不下万人。腾冲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科学的研究价値,有悦目的观赏价値和富有潜力的开发价値;享誉国内外者有:一、神奇的火山锥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