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精神自由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三民主义的内在精神——自由、平等、博爱精义深探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1期  作者:徐文珊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内在精神 自由平等 博爱

    说,他的计画不仅解决中国人民的问题,同时也是救世界人类的作法。西方的博爱,由宗敎来;宗敎的作法,主要在使人心灵上得安顿,有归宿,不太着重在事功,而 国父则着重在事功。也就是使由抽象而落实,可以收实际的效果。此又优于西方处。总之, 国父之革命,其思想是先救中国,再救世界。此种精神即以博爱为基础。以求世界人类之共同自由平等为目标。我们由其临终遗嘱即可看出,原文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

  • 文章以守法来保障民主的精神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1期  作者:王洪鈞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守法精神 民主法治 社会民主 自由

    社会,倡言民主法治者岂能独重彼政治之民主,而轻此社会之民主?四 守法才能保障个人自由我人之社会何故缺少民主精神,没有养成守法重纪之习惯,驯至造成社会秩序之紊乱,带来社会存在之危机?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国人的民族性太过份,顾及个人的自由,罔顾公民的义务,而使法律失效,法治不彰!西方国家受了希腊罗马时期民主思想的薰陶,历经一二一五年英国大宪章以及各种民权学说,多次民主革命,以及努力民主政治之结果,可称已创造了民主法治国家与社会的模式。其最大动力应属人格自尊的民主

  • 文章唐人独特的精神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傅樂成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唐人精神 崇尚武侠 坦荡胸怀 真诚自由

    崇武尚侠·坦荡胸怀·眞诚自由唐人的精神,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甚为困难。但最主要的而且也最为后世所赞赏的。便是他们勇敢进取的尙武精神。当唐室初立,国内尙是羣雄割据的局面,而北方的的强邻东突厥,连年入寇,直接威胁唐室的首都长安。。唐室为求国内的统一,惟有忍辱负痛,不予计较。但从未有迁都避祸之擧,长安屹立不摇。武德九年(西元六二六年),太完即位不久,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及其姪突利可汗,又倾国入寇,大军直达长安西北渭水上的便桥,情势极其危急。太宗冒险亲到便桥,与颉利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