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禅宗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寬容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3期  作者:張元首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宽容 慧能大师 禅宗 心态

    得几桩逆事,容得几个伪君子,耐得难耐的言辞,才能理人所不能理,为人所不能为,成人所不能成,达人所不能达,弃人所不能弃,如此才真正具备了刚健智慧精神。有一禅宗故事,慧能大师是终南山有道高僧。寺旁有一少女,与仇家之子相恋,暗结珠胎,生下一子,其父责问是谁的儿子,此女被逼不过,又怕心上人吃亏,就随口说出是慧能大师的。其家人把新生儿送到庙中,并对慧能大师百般羞辱,慧能大师什么话也没说,把孩子抱入庙中,把同道的冷嘲热讽当入耳边风。为了使新生儿活下去,他每天下山为

  • 文章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孫劍鋒  出版时间:2001-07-31
    关键字: 惠能法师 佛教 禅宗 南华寺 禅宗六祖

    作者孫劍鋒先生,係陸軍軍官學校十五期工兵科畢業,曾任工兵團上校團長,自軍中退役後考入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就讀,畢業後擔任台北市立成功高中教師,教授歷史及三民主義課程,深受學生喜愛和尊敬。屆齡退休後自研電腦及佛學,現年已八旬,篤信佛教,二十年來從無看病紀錄。其對佛學研究有獨特心得,著有「六祖壇經箋註」等七種佛理典籍。孫先生現僑居美國洛杉磯,應本社之請,特撰寫本文,以饗讀者。

  • 文章禅宗的发源地——湖北黄梅探讨禅宗的学术思想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6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禪宗 黃梅 學術思想 發源地

    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的湖北省黄梅县,是一个鸡鸣三省的地方,它的地理面积虽然不大,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却留下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中,最値得人们推崇敬仰而承续发扬光大的,则为源远流长与一脉相承的佛教禅宗。禅是什么「禅」是什么?你是否对它陌生,认为高不可攀,渺不可及,玄之又玄,与我们现实生活,根本上毫无关系。其实,禅在本质上,是一种「明心见性」的功夫,是挣脱桎梏走向自由之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便无处不隐含着禅机。「禅」的效用宽广,能使我们啜飮

  • 文章談“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馬美豔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禅宗思想 修养心性 心灵自由

    文·馬美豔在禪家看來,人心就是一泓清水,展現的一切都是影像。心愈靜,鏡愈明,悟性就是止水上盛開的蓮花。覺悟通常是心如止水時發生的,只有在風平浪靜水波不興的時候,蓮花才是最動人的。禪家的這種見解包含著對人類精神世界深邃的把握。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以保持自己不偏正軌。莊子認為生存之理如庖丁解牛,只有用心去感應才能達到盡善盡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主張先進行內心道德修養,然後才能齊其家,治其國,明德於天下。心性是如此重要,心性就是一切。佛家告誡...

  • 文章永嘉禅师不属于禅宗的五大宗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5期  作者:徐晉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永嘉禅师 六祖慧能 佛学 禅宗

    温州文化释先于儒,永嘉禅师是温州历史上文化第一人。著名温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山川人物与永嘉禅师》中说:「温州的文化在唐以前没有出什么很大的人物,只有一位,是佛家的永嘉玄觉禅师,在文化史上占很重要的地位。这个人不但影响了唐代的禅宗,还是禅宗与天台宗两大派同出的重要人物……温州的永嘉禅师的著作影响到一千多年来的学术思想,尤其是禅宗,他的份量有那么重,价值是那么高,文字之优美更不用说了。我觉得,讲温州人物,最光荣的一位就是他。」「永嘉禅」应该是今日「温州学

  • 文章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陳鶴齡 出版时间:1993-09-30
    关键字: 惠能 禅宗六祖 佛教 人物传记

    禅宗六祖大师卢姓,父讳行瑫。于唐朝武德中谪官岭南,作新圻居民,古新圻即今之广东省新兴县,母李氏,大师于唐贞观十二年戊戍(公元六三八)年二月八日子时生,诞生时毫光腾空,异香满室,黎明,有异僧二人造访,谓大师之父曰:「夜来生儿,专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惠者,以法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言毕而去,不知所踪。大师出生不受乳,夜遇神人灌以甘露,幼年丧父,老母孤遗,艰辛贫乏,一日,货柴于巿,闻一客诵金刚经,心即开悟,便欲出家学佛;复

  • 文章儒與禪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盧滿子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禅宗 思想交融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在表面上是儒释道,文化不是一个物质可以个别分解的,儒释道相互间的成分,自然不能绝对说:在数千年后的儒释道三敎内彼此是纯粹的,自从释家的禅宗在我国光芒四射,倡言即心即佛,转到赵宋理学家即心即理以后,许多人把儒与禅,视同为一了。不但陆象山和王阳明两先生所主张心性的理学,有许多学者,视为引禅为儒,即二程子和朱子的即物穷理之心性的理学,也不少人以为是包含了不少禅那的成分。究竟主张即心即理的儒学,是禅宗的蜕化呢,还是禅宗是儒学的衍变而来呢?本文

  • 文章曹洞宗在江西的演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2期  作者:伍常安 出版时间:2016-02-25
    关键字: 曹洞宗 佛教禅宗 演化历史

    作者單位為江西省志辦(責任編輯:楊俊穎)

  • 文章馬祖道一和洪州禪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0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15-08-25
    关键字: 佛教 禅宗 洪州禅 思想理论 创立经过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公元一世纪前后的两汉之际,佛教由西域传入中国。佛教倡导众生平等、普度众生、寻求人生解脱,日渐得到中国各阶层民众的信仰,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传播发展,至唐朝步入鼎盛,形成了八大宗派,其中最中国化且影响最大的是由北魏菩提达摩创立的禅宗。唐初,针对如何觉悟佛性的问题,禅宗的两位禅师神秀、慧能,分别创立

  • 文章六祖壇經所啟示的自我教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彭震球  出版时间:2001-07-31
    关键字: 六祖坛经 惠能 自性 佛学 禅宗思想

    編者:作者彭震球教授,廣東省海豐縣人,民國三年出生,八十八年逝世。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系畢業,隨即留校任助教,並追隨教授崔載陽博士從事研究工作。抗戰期間,接受李漢魂將軍指派,擔任私立力行中學校長(該校隸屬廣東兒童教養院,學生享受公費),民國三十五年來台,先後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之聘,擔任教授,及僑務委員會華僑教育函授學校兼任校長。著有「回家」、「屋頂上流雲」、「課餘隨感錄」、「創造性教學之實踐」、「創造性教法」、「佛學人性論」等。本文轉載自「佛學人性論」,在此...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