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先生世居河南商城縣,現任臺灣省政府敎育廳督學兼秘書工作,公餘之暇硏究社會敎育,從事著述,賢伉麗相敬如賓,家學淵源,敎子有方,千金秉眞於四年前參加大專聯招,以歷史學系第一名成績分發國立台灣大學,今年畢業,又以優異成績獨占該校歷史硏究所的「鰲頭」。長子秉綱,次子秉元,今年同時參加台灣地區大專聯合招生攷試,也以傑出的成績同登該校機械工程學系及大氣科學系「金榜」。姐弟三人同時在台大攻讀,不但是該校空前的創擧,全校師生也常引爲美談。熊先生到台北來,不論公務如何繁...
-
我浪跡古樸盎然地文化古城——台南,一幌已經十年了,比我留在我的故鄕河南羅山澀港店,時間還略■長一點,台南也可以說是我的第二故鄕。但我也十分喜愛這個値得留念的地方,這裏民情純厚,文風鼎盛,好似河南「南五縣」——光州羅山一帶文風一樣的興盛,受人推崇。台南爲本島早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遜淸時代,號稱「台灣府城」。台南孔子廟,興建歷史悠久,有明淸帝王頒賜匾額,還有先總統 蔣公親題「有敎無類」橫額,亦稱「台灣首學」。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台北萬華...
-
大埔是一個山多田少的三等縣,抗戰後羅卓英先生主粤時方改爲二等縣。明嘉靖五年(西元一五二六年)開邑後,至今不過四百餘年,但却出了很多顯宦和富商,蜚聲國內外。其所以人才輩出,自有其特殊的社會背景,現特寫此文介紹如下:大埔人無論怎麽窮,他們的父母必盡量設法讓其子弟讀書,使其有生活發展的基本學識,以備其能出外經商或轉向仕途拓展,以適應山多田少,生產不能自足的環境。因此,就是位居窮鄕僻壤的人家,也必請個先生來敎書。子弟較聰明的便使其以讀書爲專業,由敎學或科名上尋求...
-
我很少谈教育问题,更没有写过有关教育问题的文章。但是,对教育问——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我不是没有感触。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很失败。不过,责任却不应该由教育工作者单独负担。特别是:如果列一个失败的「排行表」——这是商业化社会最时髦的玩意儿——社会教育第一失败、家庭教育第二失败、学校教育第三失败。换句话说:今天,我们的社会教育最失败!理由多得不用说,一箩筐、一箩筐。从少年偷窃、杀人、强暴……到成人的种种胡作非为、自立救济、无法无天;可以一言以蔽之曰
-
章代表益修先生江西南昌縣人,民國前九年夏曆三月十二日生。世居縣內第五區岡上鎭安仁村。詩禮傳家,父紫琨公爲淸季擧人,曾與江西革命元勳李協和、熊育錫等參加革命活動,竭智盡忠,功在國家。先生幼承庭訓,年甫弱冠,卽卓然自立,加入中國國民黨從事黨務工作。當時共黨混跡黨內,潛行分化破壞活動。先生摘奸發伏,奮鬥不懈,屢予共黨嚴重打擊。民國十五年革命軍光復南昌,先生當選南昌縣黨部執行委員,出任組訓組長,未及周年,各鄕鎭基層組織卽次第完成,爲全省黨務發展最爲迅速健全之縣份...
-
鑑於現今社會的亂象、倫理道德的淪喪,使我深感五十年前的社會秩序及人的價值觀和現在兩相比較,簡直是天壤之別。以前的政府官員們只要有災難,大家同舟共濟、全力以赴、不眠不休地把災情降為零,救災如救火積極感人的精神使人感佩,反觀現在的人民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政府官員卻是說得多做得少,可苦了黎民百姓,使我百感交集,更加懷念起從前的種種……尤以蔣夫人宋美齡女士救災從不落人後,救難卯足人力和資源,總是帶頭做起,那種無私愛的付出,實為現今社會難尋!猶記得來台時,夫人到基隆...
-
而不把广播事业用作建立社会新秩序的有效工具,便是本末倒置。为求发挥广播事业的最大效用,国家必须就其多重性功能之中,选择其符合国家与社会的最大需要,为建设和发展广播事业的基本政策。其他附属利益及适于专业性的电台,则宜视国家的处境,配合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作适量的设置,在合理而有力的管理下,为重点之运用,而不使其产生流弊,庶为上策。七、广播事业与社会教育笔者既极端重视广播事业对社会敎育的卓越功能,故不揣固陋,愿对这一主题略纾个人的所见:甚么是社会敎育?照笔者
-
「今天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必須不停地吸收新知,充實自己,而圖書舘就是知識的寳庫。」立法委員華州潘廉方有鑒於目前各地圖書舘的異常缺乏,爲提倡社會敎育公益事業,供應社會民衆閱覽場所,輔導在學靑少年閱讀書報,補充國民生活知識,乃決意興辦一座私人圖書舘,用補公立圖書舘之不足。潘委員爲早日實現興辦圖書舘的心願,特將自己所有座落臺北縣永和鎭水源街二十七巷三號及五號第一、二層樓房四個單位,連同地下室,共計建坪一百三十六坪,捐贈作爲圖書舘舘址,同時捐贈全部開...
-
孝者,不逆長輩及父母之意旨,爲血系長輩盡心盡力服務也。親在世要善養(包侍疾奉藥),親已故設孝堂哭祭、營葬、春秋祭祀(包括設神位、掃墓、拜靈骨)孝恩綿綿不絕,是尊親敬親最高之表現,亦行夫子之道之一也。咸知夫子之道有二:在小我來說是孝于親,在大我來說是忠于國。忠孝原爲一體,因奉行的空間時間有殊而異其名,在家曰孝子,在國曰忠臣。家無孝,這個家庭必衰必頽,國無忠,這個國家必亂必亡。所以忠孝又爲維繫家邦與團隊精神之原動力,興亡之臨界點也。爲何要行孝,囘饋父母及尊長...
-
孙老师邦正教授,是我以一员流亡学生随政府来台,又经历十年的军旅生涯,最后幸而在花师、师大所遇到让我最为景仰孺慕的恩师。他不仅是当代杰出的教育学家,一代宗师;也是我国推行社会教育最力的一位社会学家。老师著作等身,重要著作四十余种,已发表于中外教育刊物的论文四百多篇,立论严谨、内容宏富,堪称社教界的津梁、宝典。师生缘起 春风风人我在念师大之前就认识孙教授了,因我于民国五十一年就读省立花莲师专特师科,由于我们是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请由花师代训的,当时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