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湖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上方山的地址何在?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5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75-03-20
    关键字: 无锡 太湖 上方山 串月

    五十四期鄕讯载「太记事三则」,内有「上方山借阴债」一则,敍述该山在无锡太中。想作者此说乃得自传闻,并未亲身到过此山,因而以讹传讹。无锡太中并无此山,亦无出借阴债的神庙。过去我们在家鄕时,凡是江南区域的人,大家都知道,有到上方山去借阴债的这会事,故鄕有些贫苦人家,也常常有去烧香求借的;可是,去借债的庙宇所在地上方山,是在邻邑旧属长洲县今属吴县辖区的石湖中,从无锡水路前往,比乘火车到了苏州后,再转道前往,要近便得多,如坐船由无锡南门沿运河一直下去,到

  • 文章读「泉州南门外石湖塔」 忆故鄕形景图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4期  作者:陳東曙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地图标注 族谱修订 手绘地图

    晋江杂志」周仁先生大作,介绍「泉州南门外石湖鄕六胜塔」,古蹟胜景,资料充实翔尽,文笔翩翩生动,写尽巍峨塔影,雄伟壮丽!读后宛如置身图中,心旷神怡,故鄕景色,呈现眼前。追忆吾鄕先贤伯侗公,咏故鄕八景之一,诗云:「山塔影映江心,鼎随波覆更深,春水自来还自去,沙堤旋起复旋沉」。又阅吾族谱牒有载:「吾鄕外临茫茫大海,晋邑石湖、蚶江、祥芝,罗列吾前,石湖塔光遥映,天马腾空,而岱屿为之扞门,西通鲤城,东极无际」。此为先贤对我故鄕东鄕,地理形势之所记载。去年吾

  • 文章于右任载酒游尙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0期  作者:吳正明 出版时间:1992-05-01
    关键字: 于右任

    当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一九六四年逝世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六十年前,他曾经莅临江南文化古城常熟,访友谈艺,登临虞山,盘桓古寺;尤其是扁舟载酒荡桨尙,吟诗述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像。于右任听朋友说起,江苏常熟有一位农村贫苦出身的书法金家赵,号古泥,书法神似翁同龢,篆刻颉颃吴昌硕,而且南人北相,长髯挂胸,甚至相貌跟自己有几分近似。一九二七年秋,于右任雅兴勃发,轻车简从,专程赶到常熟,直抵城内虞山西麓枕轩茶馆,跟赵古泥相见。于右任双手

  • 文章江南春色太游(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8期  作者:曉陽  出版时间:1983-10-20
    关键字: 游太湖 蠡园 太湖石 百花窗 日月

    上面这篇游记,内中所写只是我们部份的梦裏山,读之不免令人鄕思撩乱,同时更可槪见中共窃据大陆三十余年来,家鄕已面目全非,而今只剩些破坏不掉的天然山水,把太边上的梅园、蠡园、鼋头渚等地区,称为「太公园」,以吸引外人前往游览,赚取外汇,而其最难令人想象的,匪帮竟把位于梅园后山的吾邑最高学府江南大学,改作观光旅馆;梅园中原有南海康有为题书的「香海」,衡阳李梅盦(淸道人)题书的「诵豳堂」等匾额,邑人秦宝瓒题书的楹联——「树木十年,此地合名小香雪;太万顷

  • 文章广东肇庆星岩、鼎湖石刻史料之价値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曾一民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广东肇庆 星岩 鼎湖 石刻史料 考证

    华夏文化与地方志会议之讲稿甲戌仲春修订)(注:图㈠ 永历丙戌仲夏李霞绮题诗)(注:图㈢ 唐,李绅题名)(注:图㈡ 唐·李邕《端川室记》)(注:图(四) 明陈献章《肇庆城隍庙记》)(注:图㈤ 淸·李又白题字)(注:图㈥ 淸·黎简《南服陨碑》)(以上附图摘自《七星岩鼎山书况刻选》)[1] 见《中国史学家评传、段熙仲、郦道元》中州出版社·一九八五。[2] 见同上书。[3] 见翁覃溪《粤东金略,自序》[4] 见《明史》《通鉴

  • 文章会务消息

    来源期刊:《浦東》 第25期  出版时间:1981-07-15
    关键字: 澎湖游记 石门水库 餐会 端节慰问

    了,虽然我们的游兴打了折扣,只要对大多数人有益,我们也乐意牺牲了。出乌山头水庳,直奔嘉义,在天厨餐厅午餐,三天的飞机、船、车坐得已够劳累,虽然不是筋疲力尽,但归去的心,淹没了游兴,所以饭后不再留恋旅途景色,游览车在高速公路上全速前进,我们大家在座位上闭目、养神,下午五时到达台北车站,大家拿了大包小包土产,互道再见。慈、阿姆坪、门水库霉雨的尾巴,引进了艾克台风,台湾地区的人民,以似忧又喜的心情,来迎接艾克的光临,北部虽然只有象征式的风势,但带来的雨相当惊人

  • 文章返鄉拾零

    来源期刊:《連聲》 第15期  作者:李恆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溪水 住宅 鼓山 冠豸山 石门

    松冈岭上走一程车动牛步停又走 履满泥浆践田坑连城朋口路三段 痛苦难言此一行五、匆游福州鼓山久闻榕城名鼓山 藉婚时暇作消闲春日驱车天色美 山径杂木围路弯峨巍高轩涌泉寺 壮阔辉煌几重殿惋惜半日难收尽 仅游一处喝水岩六、晨游法云寺峭壁朦胧悬半天 新松杂木夹泉法云寺前添新宇 冠豸山麓拜神虔岚气腾云如烟过 塘水映岩似空悬路边小犊舔露草 枝头鸟儿乐神仙七、游览天造地设 巨坝凉亭美景图碧水盈围山绕 青山细松映水濡客登游艇赏景 巖洞老君审其符船到水穷山尽

  • 文章记马蹟山——太七十二峯之一(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期  作者:伍受真  出版时间:1970-05-15
    关键字: 杨梅树 马迹 马迹山 太湖 蜈蚣岭

    有种紫黑色的叫作「炭团」,每颗如枇杷般大小,水份足,甜中微带一点酸,另有一种香味,吃十几枚便够一饱,别处从没有这样好的品种。八角杨梅一称白杨梅,也很名贵。以前我在家鄕时,每逢端午节前后,便有山间友人以此见餽,后来一直在外面做事,遂与此果绝缘。每诵前人「折来鹤顶红犹湿,剜得龙睛血未干」之句,便会想起这果中的尤物来。在山的西部有一个伸出在面的山觜,那便是西靑觜。马迹就在这里,是全山风景最好的地方。濒,为水冲激,陷为一大龛,号熨斗崖,坡上面长着不少苍藤

  • 文章匆匆故鄕三日夢(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1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87-05-20
    关键字: 望湖亭 水秀饭店 千步长廊 法帖石刻

    春亭种植梅花,夏亭种夹竹桃,秋亭种桂花,冬亭种腊梅花,四季鲜花,馨香不绝,四季亭的南北方分建了六角亭和八角亭,都在边,可以远眺景,所以又叫望亭,循柳堤前行有人造假山当路,也有通道引人入假山羣,假山堆砌得非常精巧,盘旋曲折,如入迷阵,假山都以云字题名,进山处是云窝,峯顶是归云,峯高十二米,是全园最高处,在假山羣中穿行,声息相通,但互不相见,儿童最喜在此处捉迷藏,假山羣前有池塘、曲桥、碧溪、小亭、莲舫、淸泉等,夹杂着靑松、翠竹和花木点缀其间,立有

  • 文章蒋公灵榇暂厝之所——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75-04-30
    关键字: 慈湖 灵榇 暂厝之所 大溪镇 福安里 白石山 草岭山 慈湖宾馆

    ,这块碧水靑山,曾为 总统蒋公深所钟爱的简蕤灵秀之地,现已成为 总统蒋公灵榇暂厝之所,它的名称,也将与 蒋公同样地永垂后世。慈在大溪鎭南靠近与复兴鄕交界之处,纳大汉溪支流之水而成。乘车沿北段横贯公路,约七公里,逢一隧道,取名为「百吉」,还不到隧道,路东边一溪豁然开朗,沿溪遍植翠竹、棕榈,此即为「慈」。慈以前称为「埤尾」,而埤尾所在,鄕民称为「洞口」,因「百吉隧道」在往昔,是一个很小的走台车的山洞。「洞口」的土称,一直保持到现在,桃园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