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瑞安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靑衿歲月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王杲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瑞安中学 初中 高中 学校

    铜锣当当地响起,吸引了四周邻居,纷纷围住门口,敲锣的一面高喊「报!贵弟子高中瑞安中学!」,另一个人高举红纸裱糊的报纸,原来我考上瑞安初级中学了,这是利用科举时代的遗风,乘机讨一点赏钱罢!我们家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父母亲乐在心中,祖母笑瞇了眼,嘴里轻声咕哝著:「女孩子也可与男孩子一样了。」心中的高兴完全表露了出来。我投考初中,是小学毕业以后才决定的,母亲观念的改变影响了父亲,于是积极替我购买升学指导,送我进补习班。这补习班的名称是「学社」,男女学生总共二十

  • 文章高則誠後裔的發現與研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俞海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瑞安 高则诚 后裔 高氏宗谱

    肯定。但也有一些问题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如:一、高可逊[1]是高氏后裔中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但他是不是高则诚的嫡孙,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上曹高氏宗谱》中的”诏书“是否出于建文皇帝之手,也有待于考证。二、林的《寿序》中提到的”兵燹“,究竟是指明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2],还是指明嘉靖年间的东南倭寇作乱[3],高则诚后裔迁离柏树村,究竟是为了躲避”靖难之役“的牵连,还是为了逃离沿海倭寇的骚扰,还需作进一步研究。三、林的《寿序》中所指出的”高则诚嫡孙

  • 文章溫州之學代有傳人——簡介陳黻宸到林尹三代學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2期  作者:宋維遠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温州之学 瑞安之学 陈黻宸 陈怀 林损 林尹

    晚清至民国,温州文风大盛,出了一批学人,时人称之谓:「温州之学」。曾任温州府学堂监督、平阳刘绍宽曾说:「吾乡太仆孙氏(衣言)以永嘉经济之学倡,同时有求志社相应和;而能成其学派者,唯介石(陈黻宸)先生」。著名学者胡适也称:陈介石和其弟子马叙伦、陈怀、林损等人为「温州学派」代表人物。以上人物中,除马氏外,瑞安人居多数,又有「瑞安之学」的提法。二〇〇〇年,在瑞安召开的孙诒让学术国际研讨会上,多位台湾学者仍称「瑞安之学」。本文简介陈黻宸、陈怀、林损、林尹等三代

  • 文章迎校慶·懷往事漫談瑞中辦學上半個世紀史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2期  作者:林杰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瑞安中学 校庆 往事回忆 学计馆

    瑞安中学是浙江省创办最早的一所中学。今年恰好是百年大庆,学校在这漫长的跨世纪岁月中,历经风风雨雨的日日夜夜,走过坷坎曲折的道路。回顾往事,缅怀乡贤先哲披荆斩棘的办学苦心苦行,奠下瑞安这座最高学府的坚实基础,从缔造以至延续到今天,仍然屹立在浙南大地,而且不断发扬光大,造就数以万计的人才,桃李满天下,雄才遍四方。值以百年校庆来临之际,旧事重提,聊表饮水思源之情。瑞安中学前身学计馆和方言馆,先后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二年、二十三年(1896、1897)。这是产生

  • 文章二〇一一年 十大年度人物池士勋 千万元捐瑞中鼓舞学弟妹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4期  作者:本刊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池士勋 瑞安中学 捐建 “勤行楼”

    二〇一一年三月,身在美国的温籍台胞池士勋,响应中国侨联「侨爱工程」项目,拿出了自己积攒了半世纪的一千万元积蓄,为母校瑞安中学捐建大楼「勤行楼」。池士勋于一九四八年毕业于瑞安中学,同年考入台湾大学医学院。几十年来,池士勋一直关注著温州的发展变化,希望能为家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二〇一一年年初,池老先生向中国侨联公益中心表达希望将自己毕生积蓄一千万元人民币捐给自己母校瑞安中学的意愿。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最后达成协议,在瑞安中学校园内建设一幢综合楼,命名为「勤行楼

  • 文章晚淸瑞安县城发展教育槪况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1期  作者:朱杞華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瑞安县 教育 诒善祠 利济医学堂

    一、前言瑞安县城内新式学校创设极早,对当时全国各省而言,亦属名列前茅。先贤孙衣言,诒让先生父子功不可没,尤其诒让先生晚年全力躬行乡里敎育事业,并协助邻县发展敎育,传得浙江省敎育界人士的敬仰与赞誉。民国肇始,故乡人才辈出,在国内外皆有所成,实应归功先贤诒让先生等,苦心孤诣,普及敎育有以致之。爰撰此文,以表示对故乡诸先贤的钦佩之意。二、诒善祠熟孙衣言先生于同治年间(一八六二—一八七四)创办「诒善祠塾」,虽属私家所设之学塾,但学生不限于孙姓子弟,凡县内各生

  • 文章历史上的瑞安项姓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6期  作者:王維奇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瑞安 项姓 名门望族 项芳兰 学计馆

    一、瑞安的项姓在宋朝时已经在这里瑞安城南堤街一带生息、繁衍,历史已相当久远,至今可能已有千余年左右的历史。据说其远祖是生息南海岛中。原在瑞安城关东门(现在安阳一中)那一圈有一块有名的项宅墓,即是项氏宗族的墓地。另在东门吊桥头后尙有一个十八进士的牌坊,也就是说瑞安项姓从宋代开始历代以来曾出了十八个进士。因此可以说项氏是瑞安最古老和最有影响的名门望族中的前列。这十八个进士,在宋朝有九个。㈠项纯孝,宋·崇宁丙戍年中,曾监台州路。㈡项悫,宋·绍兴壬子年中,曾任

  • 文章瑞中百年校慶追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1期  作者:李崇儒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瑞安中学 百年校庆 庆祝大会 记述

    纪录著这宝贵的瞬间。上午八时三十分,各地校友代表聚集在西岘山之巅的文艺馆前,参加孙诒让铜像揭幕仪式,这座栩栩如生的孙先生座像是由上海瑞中校友会发动校友捐资的,他们根据孙先生遗像,请雕塑家在杭州铸造的,底座为黑色花岗岩,书有孙公诒让讳名及其生卒年份。九时许,五千多校友又聚集在硕大的瑞中操场,参加庆祝瑞安中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大会。瑞安市负责人、温州市领导、瑞中校长、教职工代表、外地校友代表都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阔别故乡已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台湾中原大学

  • 文章“二仲”先生幾位出色助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5期  作者:宋維遠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瑞安 孙诒让 黄绍箕 学术群体 地方人才

    瑞安「二仲」先生,指的是孙诒让(字仲容)和黄绍箕(字仲弢)二人,这两位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之间感情深笃、交往密切。许多事情相互支持、协作。他们对瑞安、温州以至全国的学术研究,教育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这已经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事了。但二仲先生的周围还有好几位志同道合的出色助手,却鲜为人知。如果说孙、黄是两朵鲜花的话,那么这批助手应是鲜花周围的一簇绿叶,也不应该被史册所冷遇!孙诒让的学术代表著作之一的墨子间诂,不但得到黄绍箕帮助,黄替他补说了好几处。而有一位温州人

  • 文章瑞安人与报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王超六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瑞安人 报刊 王超六 《东瓯日报》

    王超六先生遗作瑞安有识之士对报刊的阅读、正刊与副刊一样是很关心的。早在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汪康年、梁启超、黄遵宪主办的《上海时务报》;据报馆统计,订阅者以瑞安人数为最多。同时这一年,陈虬等创办《利济医学堂报》,是我国很早的一份医学期刊。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孙季鹏在东京订购中国同盟会创刊的《民报》寄瑞,争相传阅。民国以后,温州第一份日报——《东瓯日报》是陈怀、孙诒棫两人于一九一二年在温州创办的。此后,温州报刊迭出,其中《瓯海公报》创刊于一九一六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