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炎帝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登老顶山·拜炎帝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老顶山 炎帝 游记

    这次去长治原本是造访长治教育学院宗亲牛成孝教授,却意外应邀参加了长治市台办王绪珍主任与硏究室「创新」编辑部赵善笃主任(主编)的午宴餐叙,加上牛成孝教授和几位文艺界的大作家,虽然都是首次见面,但好似多年不见面的老友,因而在将近二小时的餐叙中,大家都是妙语如珠,开怀畅飮,好不热闹中结束。下午原班人马登上老顶山,朝拜炎帝像。位于长治市城东六公里处的老顶山(百谷山),山峦起伏,树木葱翠。相传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在这里尝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种,实现了人类从游牧到

  • 文章明太祖祭炎帝尧帝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郝振篤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朱元璋 炎帝尧帝 祭文

    明太祖洪武三年庚午(一三七〇)祭尧帝,洪武四年辛亥(一三七一)派雷燧祭炎帝,祭文均有记载,具见其尊崇圣德,量同天地之心怀,兹录祭文于后,以资纪念。一、明太祖祭尧舜陵文洪武三年庚戌帝生前世,作烝民主,大德无穷,垂法至今,后人不忘者,以其量同天地故也。朕典百神之祀,考君陵墓在此,然相去三千余年。观于帝典,大哉圣德,非天而何?虽切慕于心,奈禀性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谋,万世所法。二、明太祖祭炎帝祝文洪武四年维洪武四年岁次辛亥正月乙酉朔越二十二日丙午

  • 文章炎帝文化在上党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張啓才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炎帝文化 民间传说 旅游开发

    高平县发现炎帝陵的消息,经省和中央电视台,本报和《山西日报》的先后报导,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日前,堪称亚洲第一的炎帝铜像在长治百谷山落成,更吸引了众多游人。作为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氏在古上党的重大活动,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笔者曾赴羊头山和老顶山实地考察,并参阅有关典籍、方志和今人硏究著作,草成此文,以飨读者。一、炎帝神农氏的伟大贡献炎帝作为上古部落的首领之一,生活在距今五〇〇〇多年前由渔猎向农耕转化的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其事迹散见于《国语》、《左传

  • 文章上党炎帝文化探微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呂日周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上党炎帝文化 神话传说 发扬意义

    上党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内涵博大,这裏自古流传着,许多有关拓荒创世的神话传说,如:女娲在长治县天台山炼石补天。羿于屯留县三嵕山射九日。炎帝神农氏在百谷山、羊头山尝百谷。炎帝之女女娃化精卫鸟于长子县发鸠山。禹在平顺县奥治村凿漳河东岸边成错錾沟等。而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上党地区尝百草,创医药;制耒耜,试水泉,始教民耕种五谷;开市交易,制琴作乐;建耆「国」。完成了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这样一个具有重大

  • 文章解读“炎黃子孙”由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3期  作者:戴新安 湯玲知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炎黄子孙 渊源由来 华夏版图 黄帝 炎帝

    当人们来到闽赣交界处的江西省黎川县,首先就会看到两座高达28米的炎、黄二帝全身巨型塑像,炎、黄巨塑下面是一个面积达6.8万平方米的宽阔广场,广场四周建起10座高达16米的盘龙巨柱。当人们仰视这二座高高的炎、黄雕塑,就会置身于历史悬念之中,心中会产生不少疑问?为什么黄帝战败蚩尤,连胜炎帝炎帝只为臣,黄帝是帝,但华夏子孙为什么称「炎黄子孙」,炎帝反而名列在前?为什么还臣、帝并驾齐立?更为不解的是为臣的炎帝立在为大的东边,为帝的 黄帝反而立在为小的西边

  • 文章炎帝陵」访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嘉惠仁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羊头山古迹遗址 炎帝庙遗址 游记

    去(八十五)年八月中旬带子返鄕探亲,来去二十天,到家后全赖胞弟仲雨夫妇他们照顾,一切行止料理的有板有眼。此行从胞弟之议往访羊头山古蹟炎帝陵。八月十八日天气晴朗,我们一行五人坐车从长治市出发先到的地点是团池鄕鄕公所,适逢星期日,由副鄕长接待,并介绍兼任古蹟导游的李老师(女性)及其女伴和我们同行,爬坡越涧,曲径通幽,行行重行行,回来已是傍晩时分。此行因受时间限制,无法登上羊头山巓峰,只是看过了羊头山所属的古蹟遗址:清华寺、上清华寺、炎帝庙、神农城、白清二泉

  • 文章炎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程孟明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炎帝 轩辕 神农氏 司马迁 拷证 黄帝

    炎帝是否就是神农氏?如果说是,则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是则轩辕氏与神农氏之战也。《史记·五帝本纪》似乎否定炎帝即神农氏,其说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敎熊、罴、貔貅、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

  • 文章中國人引以自豪之稱謂——「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由來考略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1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中国人 炎帝 黄帝

    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动上天的神龙而生,黄帝是附宝感动「北斗」而生,尧是庆都感动「赤龙」而生。既然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上天「龙」的传身,那么,中华民族子孙当然都是龙的传人了。[1] 耒耜,耒(累上):耜的木柄。耒耜:起土用的铁器叫耜,铁耜上的弯木柄叫耒。今泛称耕具。[2] 汉高祖「隆准龙颜」:《玉篇》:「汉高祖隆䪼龙颜。」《史记》、《汉书》作隆准,注:音拙。《五音集韵》:「,面秀骨。《博雅》:「䪼,颧頄䪼也。」《说文》:「䪼,头颉䪼也。」《集韵

  • 文章华夏祖先炎帝神农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安萬江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华夏祖先 炎帝 神农氏 风景名胜

    老顶山,悠久的历史沿革,深厚广博的文化淀积,形成弥足珍贵的、丰实的人文景观。全山庙宇林立,题刻繁杂,诗文精秀。特别是有关炎帝神农氏的的文化遗产珍贵而丰实,是老山顶山人文景观的灵魂。炎帝,即神农氏。在远古时代,尝百草,制耒耜,兴农业,疗民疾,为人类的进步,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被遵为民族的祖先之一。他起于烈山,居姜水,是以牛为图腾的原始部落首领。他率先从西方沿黄河来到中原地区。在上党耆地(山西东南长治县黎岭村)建国并在太行山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活动

  • 文章炎帝神农氏与上党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炎帝神农氏 神话故事 农耕起源

    人文荟萃,内涵博大,史前神话传说保留众多,流传至今的有:女娲在长治县天台山炼石补天;羿于屯留三嵕山射九日;炎帝神农氏在百谷山、羊头山尝百草,制耒耜,教民耕作,发明医药,日中为市,在并黎岭建立耆国;炎帝之女女娲化精卫鸟于长子县发鸠山;禹在平顺县奥治村凿漳河东岸边成错錾沟等。长治县上郝村天台无影山,有远古时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女娲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她「化万物」、「搏土作人」,创造了人类;「为女媒、置婚姻」,为皋之神;炼五色石补苍天、正四极、平冀州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