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9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浅谈灾爆炸预防管理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9期  作者:趙興中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火灾 预防管理 成因 灭火管理

    前言当我们生活在现代生活中,物质的享受愈来愈多样化,生活水准也跟着水涨船高,过去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人民居住环境比较宽敞空旷,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农村人口快速移向都市,使都市人口的剧烈攀升下,居住的环境也有了变革,过去平面的,慢慢变成立体式,面积也受到限制,显得狭窄而拥挤,这种居住型式的变化也会隐瞒一些风险的陷阱,加上生活品质的提升,各项周边使用的器具用品日渐步入科技化、电气化、自动化之际,相对地亦产生了不少的风险,这些风险对人们伤害最大的应属灾的发生

  • 文章「謝南方」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8期  作者:安陽山農  出版时间:1977-02-20
    关键字: “谢南方” 防火 祭火神 法师 时间

    故鄕对防工作,很为注重,尤其到了阴历十二月,在城区各救会,增加消防人员,每天日夜廿四小时轮班守望。在鄕区各地,都把消防用具装配完善,准备闻警随时出动外,还雇用更夫在每天晚上「喊烛」,叫大家提高警觉,小心防,同时还提醒大家谨防贼盗。此外,还要求神明保佑,举行「谢南方」。「谢南方」是否为我们故鄕特有的风俗,我不得而知;但我到了台湾二十多年来,没有见到过。「谢南方」是故鄕一种传统的迷信风俗,在老一辈人的目光中非常重视。南方属,「谢南方」就是祭

  • 文章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4期  作者:張元首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火柴 打火石 历史

    ,亿万年来呑没了多少林木,多少庄园,多少人们的生命财产。也造福于人类和万物的繁衍进化。社甫诗中曾有「野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也被利用于战争,也被利用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人们的祖先,从发现可为人利用,后来学会了引、存、钻木取、打石取,用是人类认识发展进步的过程,直到上世纪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后,在中国大地上还保留着打石取数千年的原始方法。我小时候看见大人吸烟取出腰里别的烟袋,取出打石、打镰子、打吸烟。家庭作饭打做饭

  • 文章八十初度述懐

    来源期刊:《連聲》 第10期  作者:項際科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寒窗 林泉 耕耘 灯火

    ㈠似水流年八十春师恩祖德忆前尘寒窗灯三更雪离乱萍踪一饭珍四邑疮痍惭百里三厅负重乐清贫白头狂狷家风旧饮马贻谋溯渭滨㈡两试春官赴棘围文衡逾渥釆葑菲都门承训师宗伯旧国弦歌咏浴沂薄赋省刑营剧邑宏文敷教固封圻基层黙黙耕耘者太息峨冠误万几㈢忆昔乘桴趣海东尘劳荏苒感飘蓬故园子弟皆头白客地巾箱照眼红家国艰难霜鬓改林泉忧患雨声中三元数运今当转鸿业兴亡系至公

  • 文章腿的来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期  出版时间:1970-02-15
    关键字: 火腿来历 宗泽 宋高宗

    宋代大破金兵的宗泽,据说他有一次囘浙江义乌省亲。假满囘京的时候,亲属知道他为人廉介,只送他新鲜猪腿肉数块,让他沿途食用。但宗泽素性节俭,怕肉变坏,便加盐,醃好,再用竹叶包裹,放行李中的竹篓里。由于竹篓上放着笨重的东西,所以沿途没有拿出来吃。他抵京后已是严冬,竹篓放在一角,肉已阴乾,有一天,留朋友吃饭,就把篓底醃肉拿出来款待客人,想不到烧熟后,香气扑鼻,甘美可口。同时因为剖开的时候,肉红如,就有了腿的名称。后来,宗泽托鄕人照样醃制,再运送京中送人

  • 文章康廬文存(九)談歷代服制及葬喪禮俗(下)——對土葬法的改良建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6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传统习俗 土葬 火葬

    或草葬正反映他们的生活环境。说文中的葬字,是「死尸在草中」,会意。这可能是游牧时代所造的字。蒙古人不用土葬,据说土葬会触怒龙王,不利于马、羊等畜类。正反映出游牧民族的观念。至于农业社会以泥土为生活的凭借,居住有定所,「死徙无出鄕」,田园庐墓,多半相连在一处,当然以土葬为宜。至于航行海上的海员或乘客,若在航行中不幸因伤病而死,这时要找地方来野葬或土葬,(甚至葬)俱不可能,于是船长只有替死者擧行水葬算了。葬虽不合孝道,但多半受宗敎信仰或经济因素地理环境

  • 文章葬史话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火葬 习俗 火化 历史考究

    葬,又叫『化』,就是用葬化尸体。这种处理死人遗体的方法,简便、易行、节约、卫生,是现代文明的一种标志。我国早在原始社会就已有葬了。一九四五年,在甘肃省临洮县寺洼山史前遗址中,出土了灰色的大陶罐,这是最古老的储存骨灰的容器。先秦古籍中已有了葬的记载。《墨子·节葬下》:『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取柴薪而焚之。燻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可见,春秋战国时,甘肃省庆阳一带民间葬已经盛行。东汉初年,随着佛教的传入,我国的僧侣普遍实行葬,后来

  • 文章探讨的原由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3期  作者:朱思光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基因 人类进化 钻木取火

    国父 孙中山先生著的「三民主义」书上写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阳光、水,缺一不可。」空气和阳光是免费的,水虽要钱,但它确非常便宜。⒈空气、阳光、水不只是人的依赖、凡动、植物都很依赖它们是缺一不可。文化的进展,使人类的需要又增了一样「」。其他的动植物,未看见它们塡表申请。大槪是有没有无所谓。⒉对人类息息相关,如此重要不能不对它追根究底的了解。世界天文科学家们,为探究宇宙的诞生,用天文数字的金钱硏讨,惟对我们天天要用漠不关心,眞是舍近求远。⒊自从人类

  • 文章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箭发射地—南汇

    来源期刊:《浦東》 第90期  作者:寧遠 出版时间:1997-12-30
    关键字: 火箭发射地 南汇 火箭事业 历史资料

    我国自抗日战争胜利后,历经战、动乱,尖端科技人才凤毛麟角,五十年代来;在简陋的科研条件下,由于少数孜孜不倦的科技人员的努力,也能创出奇蹟,最近,一段尘封几十年的历开,一九六〇年二月我国首枚箭在南汇县发射成功。五十年代,当时的计画分二个阶段发展我国的箭事业,第一阶段为初期试验阶段,第二阶段再重点研制燃料箭,并向小型化发展,由箭发射系统专家陈衍、箭发动机专家黄永清等人领导的科研小组的苦心钻研下,制造出了T—7M液体燃料探空箭的模型箭,起飞

  • 文章端午话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涂繼文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火腿粽子

    的。到了唐代,粽子瓤除包黍米外,还包粘米、栗子、枣及其他佐味品。这当然比以前单纯包黍米的粽子味道要好得多。明代是粽子大变革、大发展时代,这时的粽子:⑴粽瓤已由原来包黍米改用包糯米。⑵粽子已由投江祭屈原的祭物,改为自食或节日赠送亲友的礼物。同时粽叶也由菰芦叶改为箬竹叶。清朝,又出现了「腿粽子」,袁子才《随园食单,扬州洪府粽子》说:箬叶裹粽,中放腿一大块,封锅内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断。这和现在腿粽子的做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共99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