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明共返回9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明偶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魏治江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清明偶感 悼念祖宗

    清明时节行匆匆,纸箔酒浆祭先魂。闲看稚童争炊饼,怒斥逆子詈祖宗。蚍蜉何能撼大树?丑戏五更定曲终。阴霾扫尽彩云归,黄陵阶前颂大同!

  • 文章(艺文诗坛)清明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0期  作者:張振郁 出版时间:1996-04-03
    关键字: 清明 春风 宇宙 景色

    春分過後爲淸明,不濁不亂謂明淸,古禮俗禮暮春風,始於周漢唐宋興。春暖融和正淸明,大地織錦宇宙淸,芳草舖茵綠英英,萬物爭輝遍野生。天朗氣象淸,景色分外明,百花開放怒;鳥語齊聲鳴,桃李艷薰風,楊柳舒多情。順時郊遊來踏靑,三五結伴同步行,淸明節令意味濃,男女素服詣墓塋,添土修墳剪草荆,擺上鷄肉蒸饃油餅燒香焚紙跪塋坪,祭掃先墓拜祖宗。思慕懷親追愼終。掃墓孝盡逢季淸,談天說地冶性情。一望無垠麥壠菁,景色宜人良烟景,澹蕩舒適恬然靜,心曠神怡暢襟胸。玩童雀躍興緻濃,迎...

  • 文章三月三螞蟻上高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0期  作者:子規  出版时间:1982-04-20
    关键字: 清明节 斗山 无锡

    淸明節大都在農曆三月初三前後,古老遺傳,三月三是正淸明日,我們無錫北鄕的斗山,自初一開始,就有迎神賽會之舉,初三那天,尤其熱鬧,家家戶戶都留客宴飮,鄕人稱斗山爲「淸明山」。同時,附近的西高山,亦很熱鬧,環山數里的寺廟,都有迎神賽會,遊人如織,紅男綠女,少長咸集,在山上看下去,好像一羣螞蟻,所以故鄕有「三月三螞蟻上高山」的俗諺。

  • 文章故鄉憶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6期  作者:田舍翁  出版时间:1990-04-20
    关键字: 清明 纸鸢 扫墓

    淸明日都至郊外踏靑,到處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如天氣晴朗,路上但見携着祭品去掃墓和紅男綠女,老老少少的遊人。城區的人大都至惠山踏靑。北門外斗山,在淸明日,遠近鄕民男女咸集,環山數里居民皆設宴待客,所以斗山又叫淸明山。西膠山遊人亦盛。玉祁大墩有神會,非常熱鬧,城鄕遠近居民爭往觀看。故鄕放紙鳶在淸明日截止,所以有「淸明斷鷂」之諺。因過了淸明,麥苗生長抽桿,放紙鳶在田中踐踏要損壞麥桿。

  • 文章清明怀思谢祖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8期  作者:王伯年  出版时间:2006-04-20
    关键字: 清明节 思乡 祖恩 怀念

    翘首西望故家园,五十七个小阳春,思鄕思亲思祖先,千念万思在梦境;时序又逢清明节,馨香素菓忝薄洒,遥祭祖先西方拜,不孝子孙三叩首;祖先慈爱比山高,祖先恩情比海深,延续香火代代兴,子子孙孙一脉承!远涉重洋千万里,难隔亲情丝毫分,愼终追远不忘本,年年清明悼祖灵!九十五年清明

  • 文章戊申清明遥祭典礼及五十九次文献座谈会纪录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68-04-30
    关键字: 清明 文獻座談會 紀錄 典禮

    日期:四月五日上午十時。地點:臺北市私立强恕中學大禮堂。出席:顧祝同 丁治磐 汪寶瑄 韓德勤 朱亞夫 束雲章 錢大鈞 余井塘 滕傑 劉鋤强 鈕長耀 陳倬 顧翊羣 馬大有 金仭千 姜洪 錢用和 江政卿 徐政 陸達 錢振榮 李敏 王子蘭 何時尙 戴長華 沈立人 朱沛蓮 凌紹祖 蔣佩儀 蔡石如 洪蓀祥 李鴻儒 展恒擧 王旌德 江次卿 江潘蘭芳 陶心冶 陸克平 張亞華 施裕壽 陳森 包明叔 葛建時 姚兆如 陳伯紅 卞大章 范星五 荆鳳崗 羊宗達 盛朗奎 莊子誠 陸容庵 張志民 倪耐冰 項榮時 張綏禮 湯奇 洪亦淵 濮孟...

  • 文章淸明掃墓源遠流長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4期  作者:劉呂潤璧  出版时间:1988-02-17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 追念祖先

    清明扫墓起源于秦代前,到了唐宋初才普遍盛行。在台湾民众扫墓的日子却有两种,一种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另外一种是国历四月五日清明节,何以有此差异,也与历史有关,多数本省人最初是从漳州和泉州迁来的,原来所谓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其实都是同源的河洛人,只因移民有先后,侨居地不同才分家。诚如行政院俞国华院长在立法院所说:我们大家都是由外省迁来的,不论早期来台,或民国三十八年以后来台,迁来的时间不同而已;大家都是中华民国的人民,都是中华民族一份子,都应为反共而努力

  • 文章懷百泉舊遊二首并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7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84-07-30
    关键字: 诗歌 清明祭祀 故乡有感

    岁次甲子,四月四日为淸明节,崇德报恩,愼终追远,祭祀祖先,孝思不匮,乃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所系。忆及故鄕,大地春回,亦为踏靑郊游之好时光也。余早岁负笈汴垣,背井离鄕,及至中原变色,辗转东来,立志匡复.今时逢淸明佳节;目断鄕关何处是,杜鹃声声唤人归.关山阻隔,探讯无从,悯乱伤怀,卒为此诗,蒙瞀之余,不知其言之无当也。处处楼台官宦家,百泉[1]风物倍增华,当时年少恣意乐,几见啸台[2]日影斜。一别苏门[3]四十年,前尘如梦复如烟,饿夫[4]旧事谁能说,且读皇

  • 文章清明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7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四川 清明 祭祖 烧钱 挂纸

    四川鄕間,流行着一句俗話:「死了也有人燒錢掛紙」。所謂燒錢,是七月半中元祭祖,在家中堂屋裏,設供燒化紙錢,以祭祀祖宗。所謂掛紙,是淸明節,子孫上墳,在祖宗墳上,舖掛上錢紙。目前淸明節已成過去,但川俗淸明前後十天,一共二十天之內,都可以上墳掃墓,拜祭祖墳。風俗與人情關連,自古以來,淸明時節雨紛紛,每逢淸明,總嫌多雨,前後十天可以上墳,眞是風俗之善者。不因天雨而廢孝思,提前延後,皆所以善盡孝思也。冬至過後,一百六十天便是淸明節,淸明節前一日為寒食節。川中雖不...

  • 文章清明节叙怀

    来源期刊:《同安》 第67期  作者:吳品華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节 习俗 杜甫

    清明,从字义上看,有多种解释,一是表示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的治平盛世。诗大雅大明有:「肆伐大商,今朝清明」。毛诗传:「不崇朝而天下清明」。后汉书班固传:「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二是表示人的神志光明,思虑清晰开朗。礼记王藻:「色容厉肃,视容清明」。三是表示天气晴朗,清净无浊。四是表示节气,叫做清明节。清明节,又称民族扫墓节。它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其时日计算,系以太阳到达黄经十五度时开始。是自冬至算起第一百零五日,在每年阳历之四月五日或六日,节序排列

共93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