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淞沪会战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上海「八百孤軍」記實(上)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2期  作者:王潔 孫元良 張柏亭  出版时间:1977-01-10
    关键字: 淞沪会战 战争纪实 八百孤军死守上海

    中影攝製的「八百壯士」影片,完全是一部紀實的血淚抗戰史,從這部影片中,可以瞭解中華兒女的不可侮,曁抗戰時期民心士氣艱苦卓絕的犧牲奮鬥精神,抗戰獲得最後勝利,自非偶然倖致當年的八十八師,在上海作戰兩個月後,原有官兵,已犧牲過半數,後期官兵,全由幾個湖北保安團整團撥補的,因而在「八百壯士」的行列中,不少是我湖北健兒,本文獻不忍使此批無名英雄,除尙健在者外,已犧牲者,歿而不彰,特將本文刋出,並向尙健在者申致敬意,已犧牲者,申致悼念之忱。 ●編者謹誌●

  • 文章上海「八百孤軍」記實(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王潔 孫元良 張柏亭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淞沪会战 战争纪实 八百孤军坚守上海

    ㈩緊張的一夜黃昏後,按照計劃開始行動,大軍有條不紊地向滬西轉進,敵軍毫無所覺。楊營長先在北站附近掩護大軍轉進,謝團附率第一連首先到達四行倉庫,偵察四周地形,佈置所要警戒,已經廿七日凌晨二時左右了。各部隊在謝團附的指揮下,分配任務,開始部署守備,首先用倉庫中的沙包、黃豆、牛皮、棉花等堆置在底層及第一層樓窗戶下面,加强牆壁抗度,利用窗戶設置爲射口,各出入口都加强掩蔽設施,倉庫四周形勢,南面爲蘇州河,對岸英軍駐守,東面北河南路爲越界築路,顧慮較少,敵可能進犯的...

  • 文章張發奎將軍抗日戰爭回憶記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3-31
    关键字: 张发奎 抗日战争 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 回忆

    编者序言吾粤始兴张发奎将军,军旅耆宿,功勋彪炳。东征北伐抗日诸役,忠勇前驱,迭建荡决奇功,汀泗桥贺胜桥一役,尤腾誉中外,铁军之名,为世所称。抗战军兴,全国军民,一致奋起抗敌,将军领麾克敌,转战各地自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领导第四战区,负责第二方面军,以至胜利受降,在华南遣俘善后,勋劳卓著。将军于大陆沦匪后,港台定居,于六十八年在港辞世,此一代名将生平历史行谊,已由美国近代史学术机构,在将军生前口述录音,发表当俟异日。惟其参与抗战经过,亦有纪录,逝世后,由其

  • 文章七七事變與上海南京保衛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李宗仁 唐德剛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淞沪会战 保卫南京 抗日战争

    全以他一人的意志为依归,旁人简直没有置喙的余地。他坚持死守淞沪三角地带。并吿诉我说,他已命令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赶赴上海参战,要我去电催促他一下。这既是最高统帅的命令,我的建议未蒙采纳,自然只有绝对服从。不久,廖磊所部六旅之众赶到上海,奉命参加大场的决战。三淞沪会战,历时三月,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敌方上海派遣军总司令官为松井石根大将,所部有:第三、六、九、一一、一〇一、一〇五、一〇六、一一〇、一一四、一一六等师团和海军陆战队,总共不下

  • 文章抗戰史實重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2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6-04-10
    关键字: 抗战回忆 淞沪会战 参战经历 广西军队

    附说〕「淞沪会战」是抗战中最惨烈和最重要的战役。我桂军主力—由廖磊总司令指挥第七军及四八军各两个师投入该战场——在蕰藻滨南岸陈家行、谈家头一带与日敌剧战四(五)天,即死伤过半。其后由友军接替移防于施相公庙一带(见文中附图)仍与敌对峙中。(本人曾于施相公庙抢补铁丝网呢!)工兵部队(本人当年任职于48军工兵营)。常要敌前作业,退却后又要殿后破桥阻敌追击,换言之,既要走在最前头,也要走在最后面,任务是艰钜的!本人并非在宣扬个人的功劳,此实乃军人的天职也

  • 文章半生戎马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周志道 出版时间:1980-07-04
    关键字: 淞沪会战 京沪会战 南京抗战 徐州会战 衡阳受降

    之作战槪要,分别追记如下,聊志不忘。二十八年八月以前,余任一五一旅少将旅长,对该师直属部队及一五三旅作战纪要及光荣史实,因情况不明,多付缺如,倘能发扬蹈厉,从而有助于今后反攻复国之大业,消灭匪寇,还我河山,庶使八年抗战,艰苦战鬪之成果俾能重获,则先烈之英灵,定可安息于地下矣!淞沪会战嘉定罗店之役作战槪要民国廿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激起我全国军民抗战怒潮,日本军阀,深知我中华民族,再不致屈服,于是,接着八月十三日日军在上海登陆,沪战又起。此时,本师集训陕南

  • 文章吴克仁军长殉国纪实

    来源期刊:《浦東》 第23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吴克仁 淞沪会战 抗日牺牲 战争经过

    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日寇發動入侵淞滬,與我守軍激戰約三個月。敵更於該戰場之南金山衞乘虛登陸,拊我軍之背。因而我軍轉進,政府西遷,此卽所謂「八一三之役」。按敵在金山衞登陸之後,直驅松江縣城,擬進而切斷我大軍退路;我方爲掩護計,必須死守松江一段時間,遲滯敵之抄襲。但在該項艱鉅任務,圓滿達成之後,吳軍長克仁卻不幸殉難。其殉難確情,不爲人所盡知。且竟有不明事實,妄加揣測者。惟以功績不容泯滅,是非必須澄淸,而對於國家民族效精忠者,尤應加以表揚。本人以和吳軍長,...

  • 文章八一三淞沪会战亲历记

    来源期刊:《浦東》 第39期  作者:張柏亭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淞沪会战 抗战回忆 孙元良 黄梅兴 刘宏深

    ㈠枕戈待旦淞滬戰役是八年抗戰的緒戰,戰端啟於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距今已四十餘年,戰役經過槪要,報刊已多披載,筆者自始至終與其役,因感陣中細事,猶多未盡,特就臆想所及,追記鱗爪,以供史家參考。那時,我服務於陸軍第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將軍,師轄第二六二及第二六四兩個旅,每旅各轄兩個步兵團,我的職務是師部上校參謀主任。時値暑期,正厲行學生軍訓,師長孫元良將軍,被派在鎭江的集訓隊負責,第五二七團團長廖齡奇上校,調兼爲大隊長,我奉命代理團長,率部駐防於江陰蟠龍...

  • 文章壯烈無匹的鄧靜華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8期  出版时间:1976-04-20
    关键字: 邓静华 无锡 淞沪会战 壮烈牺牲 抗日

    承胡開誠先生惠寄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本年三月二十九日出版之國民革命烈士傳略專輯(抗日戰役)一册,內有鄧同鄕靜華女烈士專傳,除向胡先生致謝外,茲錄原文如下:鄧烈士靜華,江蘇無錫人,貌端麗,性任俠,襟懷磊落,巾幗而鬚眉也。肄業於吳縣原道中學期間,適蘆溝橋變起,繼以淞滬血戰,獸蹄縱橫,寇焰瀰天,憤然謂母曰:「倭奴侵我國土,殺我同胞,人人得而誅之。我雖女童,義當奮力報國也」。言已,痛哭失聲,涕泗交流。亟慰之,終不能釋懷。三十年卒業,投身軍委會調查統計局,派任忠義救國...

  • 文章廣西軍事與抗戰的貢獻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6-01-10
    关键字: 广西军事 抗战贡献 淞沪会战 徐海会战 李宗仁

    只有第三十一军第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和四十六军第一七〇师(师长许高阳)十一月一日,敌军即开始向桂林城攻击,并滥用毒气攻击我七星岩守军三九一团(覃泽文部)八百余官兵,几全牺牲。此役除师长阚维雍与城共存亡,壮烈殉国之外,另有防守司令部中将参谋长陈济桓及三十一军少将参谋长吕旃蒙(二人突围时牺牲)以及校尉官数百,士兵数千阵亡,牺牲之惨烈,为抗战八年来城市防守战役中所仅见。大别山区我最高当局,鉴于自从淞沪会战国军经过三个月血战后,牺牲重钜,深感对敌作战,非采取长期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