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泉州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泉州史实鳞爪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作者:淳于旭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泉州 历史考究 贸易 市舶司

    泉州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一大港口,有许多事蹟不为人知,略述几项,可见一斑:出洋宋人咸淳十年(公元一二七四年)吴自牧「梦梁录」曰:「若要航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又曰:「若有出洋,即从泉州港口。」可见泉州在当时是对外交通的门户。直到如今,我们家鄕人到海外来,叫作「过蕃」,也作「出洋」。铜钱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评南宋的经济问题曰:「南渡后经费困乏,一切倚办海舶,岁入固不少,然金、银、铜、锡、钱币,亦由是漏泄外境,而钱之泄尤甚。法虽严禁,奸巧愈密,其弊

  • 文章仙公廟求夢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期  作者:吳緜衞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仙公庙 泉州 功名 寿命 宦途

    泉州北门外离城约十余里,有座淸源山,山麓间有一所仙公庙,历经一段久长时间,香火鼎盛,弗远千里而来者大不乏人,据闻,仙公梦甚灵,但所求者不外是财子寿贵之类,最初,仙公在梦中明指祸福,但若干恶梦者竟然跳崖自尽,后来,附近村人乃立一石碑,上书:「不许在此舍生。」从此,仙公则不明示求梦者是祸或福,令求梦之人离庙后求人圆梦。兹附仙公梦五则:一、功名某鄕有父子两人,父已二次赴攷名落孙山,子则读书进步,为求功名,某日,父谓子曰:「科期将届,闻仙公托梦甚灵,你我明日相偕

  • 文章中國習俗(連載)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張鳳儀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中国 习俗 年俗 除夕 漳州 泉州 台湾

    十六日尾牙,宴请职员时,以鸡头朝向的人不再雇用。以往大陆各地,店主决定职员留去,是人日这一天盛筵疑待职员,欲辞退某人时,则请其坐首席,并执壶敬酒,而对留用者则说:「请各位随便坐罢。」被辞退职员心裏有数,次日即离去,从无争执。因现在实施「劳动基准法」,职员都有保障,这些习俗,都成历史名词。人日这一天各地习俗,福建泉州「取菜果七种作羹,名七宝羹。」食之一年健康。广东「以菜七样煮食,云益寿。」浙江「家家吃叠砂团子,俗名曰人口之可人口一年平安。」安徽「以饴糖掇少米成团

  • 文章为「泉州人个个猛」点灯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4期  作者:欣禾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俚语引言 立业省亲 泉州域名变更 个猛详述

    泉州人个个猛」是方言、俚语、俗谚,也是俏皮话。姑不论其产由何地,传于何时,出自何人?时至今日,仍流传于海内外鄕亲之口中而不「褪色」,推原其故,或因其能引起鄕土亲切情,有轻松幽默感,同时,可供谈笑戏谑之资,笔者对造此语者当时构思意向,谅料不及此,鄕亲能否认同?我宁愿作如是观。打从我破题儿第一次听闻此言,时方年少,茫不知其然,及其后偶阅鄕亲杨秀楣(字介人)手著畅所欲言木刻本后有改良石版本民初发行,中有「泉州人个个猛」一语,既不注明其所本,亦未道说其出处,且

  • 文章泉州的梨园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泉州梨园戏 福建泉州梨园戏实验剧团 经典剧目简介

    承继了宋元南戏风貌,梨园戏以优美的戏本文学、表演科范以及晋唐遗韵的音乐唱腔,在中国戏曲长廊中,独具一格,它所保留的每一出传统剧目都是经过百年磨练出来的艺术珍品。受邀前来演出的「福建泉州梨园戏实验剧团」是大陆硕果仅存梨园戏职业表演团体,不仅致力于继承传统剧目,更努力赋古老剧种以新的艺术风貌,《节妇吟》便是成果璀璨的一个例子。守寡十年的美貌少妇颜氏,在情欲驱使下深夜向塾师沈蓉求爱,在遭到拒绝和羞辱后毅然断指自诫……剧作者将笔端伸入人物内心深处,表现颜氏性格

  • 文章泉州市民与百岁人瑞陈公立夫的翰墨情缘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3  作者:泉州晚报记者彭耕耘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陈立夫 泉州市民 翰墨情缘 人物轶事

    泉州晚报记者彭耕耘跨入新年,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已至百龄高寿。在日前的一次聚会上,记者偶然获悉我市一位普通市民与陈立夫先生结下了深厚的笔墨情缘。记者特地造访当事者—市水电局退休干部、市职工灯谜协会会长陈光亮先生,详细了解了这段跨越海峡的情谊佳话。那是一九九四年的金秋时节,贵州麒麟文化艺术协会慕名特邀陈光亮先生担任协会会刊《龙凤报》社长。经协会中陈姓宗亲牵线,陈光亮及协会同仁首次致信陈立夫先生,索求墨宝。原籍浙江省湖州市的陈老,得悉大陆陈氏宗亲中的一些文艺

  • 文章我自泉州渡海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8期  作者:王友釗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福建泉州 战乱中的同年 求学生涯

    体贴,对我们两兄弟的敎育十分用心。母亲念过书,在当时称得上新式女子,靠著在小学执敎的薪水,以及些许产业,日子过得还不致太苦。平静的日子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抗日战争起始便有了改变,我们一家离开晋江县城,迁到鄕下;最叫我记忆深刻的是母亲时刻督促我,不许我丢开书本。当时学校仍在市区,外婆及祖母等亲戚都觉得世局乱,小孩子念书迟几年无所谓;母亲不以为然,很有见地一定要我回校考毕业考,因此虽然逃难,我不惟没荒废功课,还顺利完成小学敎育。战况好一些时,我又回到市内念了私立泉州

  • 文章泉州古乐(中)(一)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2期  作者:余承堯  出版时间:1968-06-10
    关键字: 泉州市 古乐 音乐文化 史料记载

    曲十八阕,与齐东野语所记乐府混成集中霓裳一曲,共三十六段合,是三十六段,每二段为一遍,即十八遍,与白石的十八阕同,淸乐法曲出自一脉,隋的法曲,即是淸乐,唐的淸乐,转入法曲,二者示应视为两物,故硏究南管泉州古典音乐,不可不知现存的淸音雅乐,大曲部分,是一个重要寻源溯流的问题。燕乐二十八调 宫声七调商声七调角声七调羽声七调唐武德初,高祖年号朝廷宴亨,仍隋旧制,奏九部乐,即一、燕乐,二、淸商,三、西凉,四、天竺,五、高丽,六、龟玆,七、安国,八、疏勒,九、康国

  • 文章哀悼仲若叔

    来源期刊:《連聲》 第1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北伐共事 浴血平潭 锋芒初露泉州 清风恤民 沉痛哀悼

    英年犹忆气如虹,谡谡眞如松下风;北伐军兴同效命,南迁生聚励精忠;泉州初试锋芒露,海外羣钦德望隆;浴血平潭寒敌胆,万民共颂一英雄。× × × ×顽廉懦立树风声,劲节坚持两袖淸;推食解衣撑士气,明査暗访察民情;复兴基地初重建,民治规模赖策行;敢问苍天胡不吊,抚棺痛哭泪纵横。× × × ×

  • 文章順濟門外順濟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8期  作者:靜江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顺济新桥 泉州古代四大名桥 龙眼传说

    顺济桥同笋江桥遥遥相对,是晋江入海处的最后一道桥梁,位于泉州南门(即顺济门),连结新桥头和桥美街。它建于宋代嘉定四年(公元一二一一年),比笋江桥较晚,故俗称「新桥」。桥长一千多尺,桥头竖立两尊护桥石将军。此桥为梁式石桥,为泉州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现桥面已扩建为钢筋混凝土。据说这座桥梁,当年建造时,由于水深流急,困难重重,不少人遇险,后经多年勘测,才找到了有利地形,筑造基石,工程相当艰难、巨大。桥美,是一个浮泛于绿波之中的小岛,一边系着顺济桥,一边繋着顺洲桥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