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沮漳江汉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沮漳江汉——荆楚文化的摇篮(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9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荆楚文化 沮漳江汉 历史沿革

    《左傳·哀公六年》楚昭王說:「江漢沮漳,楚之望也」。楚昭王有病禱之,卜者言:「河爲崇」;當祭之而解。昭王認爲河在北方非楚望祭之地,指出江漢沮漳才是楚國望祭的水道。《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說:「昔我先王熊繹,闢在荆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明白無誤地吿訴我們:「荆山沮漳是楚國的發祥地,江漢是楚國後來強大發展的基礎,它們都是楚文化的中心。特別是荆山之陽,沮漳河的兩岸,是自有楚至項襄王東遷於陳以前七百年間楚文化誕生的搖...

  • 文章荊楚硏究雜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28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楚文化产生区域 沮漳江汉 历史沿革

    沮漳江汉—荆楚文化的摇篮《左传.哀公六年》楚昭王说:「江汉沮漳,楚之望也」。楚昭王有病祷之,卜者言:「河为崇」;当祭之而解。昭王认为河在北方非楚望祭之地,指出江汉沮漳才是楚国望祭的水道。《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明白无误地吿诉我们:「荆山沮漳是楚国的发祥地,江汉是楚国后来强大发展的基础,它们都是楚文化的中心。特别是荆山之阳,沮漳河的两岸,是自有楚至项襄王东迁于陈

  • 文章沮漳江汉——荆楚文化的摇蓝(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2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沮漳江汉 荆楚文化 历史遗迹

    书院,其三子孙何、孙仪、孙侑在此读书成名;南宋又有朱震朱巽兄弟在此读书成名。荆门市已发现古代墓葬七处,单独墓六处,出土珍贵文物如越王州勾剑,现按时代顺序介绍于下:⑴白胜冢 在东桥集东北约一里处,冢高11米,周长240米,传为楚平王之孙白公胜之墓。⑵古定桥古墓群在后港,方圆一公里,内有大小古冢十余座,属战国墓葬,发掘天鹅冢,出土楚国人骑骆驼灯等重要文物。⑶包山大墓位十里铺王场村荆沙铁路线上,南距纪南城16.5公里,其2号墓仅次于江陵天星观1号墓(即邸阳君番

  • 文章沮漳江汉——荆楚文化的摇篮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34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沮漳江汉 荆楚文化 古墓介绍

    在今江陵境內所發現的古墓無法統計,只在一九五三年春西北各鄕農民自發地湧現出挖地下死地主老財的地財高潮時,就挖掉一千多座古代大墓,明代遼簡王朱植的墓和遼莊王致格妃毛娘娘墓以及幾處郡王墓皆在這時鑿開毀掉。幸政府後來制止,才保留了許多。乾隆《江陵縣志》載有名可考的冢墓達七七座,現在經勘察,有高大封土堆的冢子達八八六座,其中多爲楚墓,已發現的楚墓數居全國之冠。經文物考古工作者重點發掘清理的大小古墓在兩千座以上。沮漳河順古楊水的東支流域內,其東岸和北岸順次可分爲紀...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